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日记 > 正文

从生态文明视角论和谐社会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3000字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生态和谐;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037-05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发展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的挑战和威胁,生态危机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髓,并用新的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东京议定书》等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相继制定,标志着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在全球各国引起广泛重视,并达成共识。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由此可见,走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之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
  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
  范式概念是指“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2](P22)是一个公认的模式。范式是人们实践过程中所遵从的行为规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思想理论前提。当旧范式无法通过调整解决矛盾消除危机时,新范式就会日益凸显,继而取代旧范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基于现实问题而提出,所倡导的是建立一个生态和谐与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相统一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现实状况相结合,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统一关系,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P374)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4](P159)可见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存在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5](P384)人类只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人类需要和自然规律相结合,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
  其二,关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人类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P32)因此可以说只有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其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为人类生存在社会关系中,正如马克思曾指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7](P322)“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8](P83)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势必要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处理好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
  (二)生态文明彰显出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对等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在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近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既尊重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又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自然具有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自然界为满足人类生活生产提供各种资源,这是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同时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指的是自然得以维持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方面。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并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把自然纯粹看做为人类所利用的对象,因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P517)而是应该在不破坏自然本身运行的规则内,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提供的丰富资源,从而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这样既满足了人类自身生存生活的需要,又尊重了自然的发展规律。生态文明理论正是人们基于对自身的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之后,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作出的科学认识。“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0](P43)
  (三)生态文明体现出社会运行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只有在与外部自然界进行正常的物质变换关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11](P236)可见社会得以平稳运行需要合理的结构以及和谐的关系,这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12]因此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保持和谐的重要条件,只有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维持社会自身运行。生态文明理论是对目前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积极回应,其落脚点在于通过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看到了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它必将深刻地改变着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这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四)生态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此目标的导向下,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来进行实践活动。不同的发展途径会导致相异的效果和结果。以往的工业文明偏重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甚至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寻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生态文明与此有明显区别。其一,生态文明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注重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属于新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如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费孝通九十新语》一书中写道:“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恐怕要有一个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才行。”[13](P144)生态文明理论反思了工业文明发展的环境代价,强调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主张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物质生产生活需要,而且要不影响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生态文明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方式。生态文明理论突破了以往发展观只注重生产力发展的狭隘性,它将发展观与生态观相结合,主张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同时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效果,实现促进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两者的统一,追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
  生态文明是指导人们科学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新的价值取向,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重要载体和强大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走生态文明之路。
  (一)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遵循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原始文明阶段,由于人类自身物质条件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甚至以自然的意愿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农业文明阶段,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方式,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不是很大,从整体上看,农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伴随着巨大科技进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一切以人的需求的满足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人类忽视了自然系统的承受能力,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人类开始对自身价值取向和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引起人类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以公平、公正为基本理念准则,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不和谐的代价,要求人类既发展自身又善待自然,把人类自身看做是自然界中平等的一员,与自然界互利共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不仅应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界作为朋友,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合一’、和谐”。[14]由此我们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
  根据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原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广义角度讲,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性,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四个系统进行考虑,注重四个系统的有机结合。四个系统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载体,其中,物质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载体,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载体,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载体。从狭义角度讲,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枢纽,不但直接制约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和谐和稳定,而所有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
  (三)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先进的文明理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最新的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首先,生态文明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过程实现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和自然,自然作为生产力的要素,通过人与自然的双向变换,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功能。自然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原料,没有自然资源与能源,物质文明就失去发展之源。其次,生态文明推动了精神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确立了新的文明观,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建设中优先考虑的重点工作,并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再次,生态文明制约着政治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法规制度,需有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的参与,因而生态文明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国际上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最终会演绎成战争,严重影响着和平与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对其他三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他三个文明的制约和促进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基于生态文明维度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思考
  在人类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绊脚石,必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解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一)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和谐生态意识
  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选择标准,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支撑和道德约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以良好的生态伦理为基础的,并且需要生态实践来支持和维护,而生态理论的掌握和实践的践行需要通过生态价值观教育实现。此外,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品格的完善,同时更在于通过对个体生态价值取向的培养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加强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提高人们的和谐生态意识成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全社会深入地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增强全民的和谐生态意识,首先就是要把生态危机感教育纳入全民社会教育系统,作为全面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全民忧患意识,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对生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能力。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坚决履行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维护生态和平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要大力宣传环境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倡导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等。
  (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开发和谐生态产业
  2010年6月5日在卢旺达基加利联合国环境署提出了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中国在响应这一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号召公众从自身做起,推进节能减排,崇尚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创建低碳社会贡献力量。为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呼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开发和谐生态产业,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和谐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走农产品的生态品牌化战略,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第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谐生态产业,探索建立新型的绿色GDP评价体系,在提高生产的同时,将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核算体系,实现产业优化组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工业绿色生态化发展。第三,大力发展和谐生态旅游产业,科学开发旅游资源,调整旅游布局,牢固树立“环保第一”意识。遵循“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引进和建设旅游项目时,要严格贯彻严把环保关,杜绝引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的规定。
  (三)营造生态文化环境,促建和谐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促建和谐生态文化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从思想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时指出,未来理想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15](P120)这里,马克思所强调的“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也就是和谐生态文化的解决之道。因而,构建和谐生态文化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意。从社会实践来看,营造生态文化环境,促建和谐生态文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因此,我们要努力弘扬文明的生态理念,营造生态文化环境,促建和谐生态文化,以此来唤醒和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努力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环境,使先进的生态文化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低碳减排、绿色消费等生产生活方式的理念,引导人们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我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从而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四)健全生态文明法制,营造和谐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道德力量和法制力量双重制约和保障,因此,在加强道德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法制建设。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法制保障,其作用在于规范和制约人们的文明行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经济活动,使其不突破自然资源的支撑限度,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立法和执法监督机制及相关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一方面,立法机关必须加快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建立健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污染治理、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规章制度,做到处理环境问题时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加重违法成本,使违法者代价惨重。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无一遗漏地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同时还要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五)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确立全球化的和谐生态理念
  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是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困境,要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必须坚持全球合作,即解决生态问题要具有“世界眼光”。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树立全民参与、全球参与的和谐生态理念,我们应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达成全球共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一,发达国家要有责任感。由于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因此,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要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理所当然地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反思历史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发展中国家也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任务,发展中国家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保护,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第三,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对等交流与合作。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因此,要倡导各国之间在处理生态问题上的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托马斯•塞缪尔•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13]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14]杨奏茂.“天人合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6-2-14.?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CHEN Shu-wen
  ?(Schoo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
  Abstract:Ecological crisis leads to the serious opposition and conflict that take place 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social economic system. It bring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risis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reats, it is necessary that we pursu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finish the great target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 Human and nature can co-exist in harmony if humans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ecological values, develop a low carbon economy, build ecological culture environment, enact and perfect relevant law and system, and develop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Key?words: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harmony;harmonious society
  ?〔责任编辑:何晓晖〕

标签:视角 生态 和谐社会建设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