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全民审丑:审丑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线之间。   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两种对立状态的距离之近。   不过如今,美与丑之间已经没有距离。美丑各自突破了界限,不再泾渭分明。   在草根阶层,恶搞、围观丑女,曲解、丑化英雄成了欢乐的根由;在精英层面,阴谋论小说,小市民的奸诈、底层生活的丑陋,是知识分子喜闻乐见的题材;在艺术领域,越丑陋的画作价格越飞涨……
  原本,中国人判断事物的标准极其简单,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事物走到了对立面的极端,一个推崇美的社会正渐渐被宣扬“丑”的浪潮淹没。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难道,社会真的不再需要美丑标准了吗?
  究竟,我们还要不要将美与丑的泾渭,再次划分开?
只要不构成伤害
  文|央视主持人 阿丘
  我更倾向从人的心理状态来看待“审丑”浪潮。
  人都有“恶”的一面,更有“做恶”的冲动,只是迫于社会道德的压力和秩序、规范,才会小心翼翼收起“坏心思”。当有一天发现各种恶趣味横生,内心的那点阴暗便会不断滋生。
  对于这种风潮,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通过“审丑”,人们不用再去追求那些自己不认同的主流的美,还通过对“丑”的把玩,给自己重新设计一个美的定义,这无形让自己有了自信。而那些所谓的小丑,也追求到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比如,芙蓉姐姐开始商演,凤姐去了美国。
  人性的阴暗自古有之。我不认为审丑是近期才出现的。也许自古亘有,只是因为没有网络的传播,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在这漫长的发展史中,人类社会并没有因为这种阴暗而出现道德滑坡。按照这个逻辑,自然不用担心审丑会击溃现在的道德底线。
  其实,任何事物的底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不构成伤害,那个底线就是合理的。我们所持的态度就是不去过分宣传和褒贬,时间自然会判断。
  美和丑都是有场合的。不能要求一个自然人,在任何场合都保持庄严,他应该有自嘲和嘲讽他人的权力。比如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他们一直处于一种“端”、“庄”状态,甚至无法辨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曾经一度,70后、80后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相对于当时的主流,是“丑”的,但现在再看,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说,如今人们活得相对自我,这也是“丑”能够存在的原因,也反映了各个阶段审美观之间的一种碰撞。
推倒所谓的道德高地
  文|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宋健武
  我关注审丑,远不是近一两年的事情。近十年中,审丑的群体在不断壮大。
  早些年,赵本山走红,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在“审丑”,用来消解“装”的正襟危坐。在精英层面,则是以王朔小说为代表。实际上,这两个层面有异曲同工之处,推倒了所谓的道德高地。所以,这种审丑有积极意义,得到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实际上,解放之后的中国在价值体系方面,一共完成了两次解构:第一次是共产主义的文化解构了传统文化,第二次是市民文化解构了共产主义文化。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就是第二个阶段,不过遗憾的是,我们只完成了解构,却没有实现重建。
  正是由于新的价值体系没有重新建立起来,所以才会不断出现一直突破人类视觉极限的“丑”的事物。其实,我们不该局限在讨论“丑”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建构一个新的价值标准,确定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前些日子,我看了斯皮尔伯格的《战马》,让我对人类的普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实际上,普世价值是对人类几千年所形成的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这种价值表现在《战马》中,则是对人的奋斗精神、人与动物和谐关系的赞颂。
  我也拿雷锋举例。雷锋被西点军校列为学习的典型,这是为什么呢?显然不是雷锋的助人为乐,而是作为一名士兵,他身上具备了战士应有的团队精神。这些都是普世价值。如果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人们怎会不去信仰这些美好的事物呢?所以,公共知识分子也好,社会精英也好,不要一味参与破坏旧有的价值体系,更应该去履行义务,寻找美的东西。
  不过,建构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最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不要再一窝蜂的去解构,而应该有更多的担当精神,去为建设新的价值标准而不遗余力。
廉价的狂欢
  文|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润霞
  在刚刚过去的3月,社会上出现了恶搞雷锋的现象。一定程度而言,这是对强加的意识形态的反弹。雷锋属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人物,但随着社会的演进,大家开始本能抵制这样的宣传,从而自发出现了消解崇高的行为。
  不仅是雷锋,鲁迅、董存瑞、赖宁等英雄人物无一不是“调侃”对象。这反映了草根对于所谓“高、大、全”形象的质疑。从“信”变为“不信”,这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英雄本身一定是有“水分”的。可怕的是,当怀着这种逻辑的民众面对真实,仍习惯性地以恶搞去解构,那时,社会难免陷入诚信危机。
  “审丑”现象的集中爆发和网络传播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人性本身就有缺陷和劣根性,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将这种现象归于网络后画上句号。更多的,我们应该从社会运作的本身去考虑,如何不让这样的行为发生变形?否则消解权威和审丑风潮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审丑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怎样审。在这方面,民众需要提高文化底蕴,不要让“审丑”演变成廉价的狂欢。
献丑炒作
  文|苏州画院院长 沈威峰
  美术,应该是为了表现“美”而存在的。
  不过,有些“丑”也是被允许存在的。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与思想,对一些工整的物品进行变形,这是一种创新。这种“丑”只能算是审美异化,因为在表现形式之下,它是有内涵的。
  再比如中国的八大山人。他生活在明清时代,早期的画作都很工整。但是,迫于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悲观,他就会违背自己一贯工整的画风,肆意变形扭曲。这也是一种创新,是在用“丑”表达思想。
  近些年来,一些所谓反映“丑”的艺术大行其道,作者自己都说不出所以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献丑”。当然,这背后不乏有国外机构的炒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在影响着艺术工作者。

标签: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