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竞合战略理论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战略文献综述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现代经济正在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超越出来,竞合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力图通过梳理竞合战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竞合战略;战略联盟;产业集群
  有关竞合战略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才从西方兴起,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略有成果。以下笔者按研究的先后顺序先将西方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再对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按各研究领域进行分类阐述。
  一、西方学者对竞合战略的研究
  Raymond Noorda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竞合"的概念:竞合是超越单独竞争和单独合作的商业规则之上的,能同时获取竞争和合作优势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或战略。
  Ring 和 an de Ven(1992)从企业目标的角度出发,将"竞合"理解为契约基础上的企业间合作管理模式,并将其涵盖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目标范畴之内。
  Brandenburger 和 Nalebuff 在1996年提出制定竞合战略的主要方法是博弈论,即:在开拓市场、创造价值的时候,企业不能单独行动,应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者密切合作;而在分配价值、分配市场份额的时候应该竞争,通过竞争把"饼"分掉。
  Maria Bengtsson和 SorenKock(2000)根据合作和竞争强弱的不同,将竞合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合作主导关系(合作大于竞争)、对等关系(合作与竞争对等)、竞争主导关系(竞争大于主导)。
  Abuja 和 Kathleen(2002)认为要维系组织长期的竞合关系,就必须解决组织的稳定性问题,并设计了一套"结构嵌入"的网络组织治理机制,具体包括四个要素:限制性进入、宏观文化、集体惩罚和声誉。只有这四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建立起至关重要的声誉积累机制,从而阻止个别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Refik Culpan(2003)提出了三种形式的竞合战略:先合作后竞争、合作与竞争同时进行、对内合作对外竞争。
  Garcia和Velasco(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竞合战略比单纯的竞争或合作战略更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他们认为竞争与合作的有机融合对企业构筑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将与合作竞争伙伴之间的默会的、难以模仿的竞合关系视为企业持续获得超过产业平均利润的来源,这包括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互补品生产者和联盟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我国学者对竞合战略的研究
  总体来说,我国学者的研究历史较西方研究晚十余年,但笔者认为通过对我国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对捕捉新的研究点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1、博弈论角度
  何庆明、戴丽萍(2004)从博弈论的角度,说明企业竞合战略的形成是非零和的合作博弈机制,能够得到帕累托最优解集,从而帮助企业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钟贵江(2007)通过博弈分析说明竞合战略能带来更大的收益,但要通过制度约束来加强合作的稳固性,例如通过交叉持股形成战略联盟、通过互派董事形成良好的董事会议事机制等。
  2、产业集群角度
  王庆华(2007)认为产业集群是实施企业竞合战略的最佳产业组织形式,而通过塑造合作导向的集群文化、限制机会主义、组织协调和政府干预等措施,可以提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竞合关系。
  陈景辉、赵淑惠(2010)认为竞合是一种双赢的战略思维,竞合战略远比单纯的竞争或合作战略更有利于企业。而集群内企业的竞合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显著效应,具体表现为系统共生、战略协同和互补。
  3、战略联盟角度
  李健、金占明(2008)以竞争强度和合作强度相结合的二维模型来描述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并就联盟企业间竞合强度的具体衡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能够有效衡量竞合强度的系列指标。
  李薇、龙勇(2010)认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市场结构更利于竞合关系发挥其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的整合作用。另一方面,合作采用的结构紧密程度越高,联盟就越能够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做贡献,同时愈有助于降低联盟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水平。
  4、资源整合角度
  赵志运(2007)认为竞合战略的构建过程其实就是围绕提高综合竞争优势这个目标,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过程。企业的资源构成决定了竞合战略的构建方式,企业的资源提供者决定了竞合战略的结盟对象。因此,企业竞合战略的构建思路就是选择合适的资源提供者在稀缺资源方面的合作。
  5、竞合战略实施条件角度
  葛旭(2006)认为长期内采取竞合战略是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但是采取竞合战略是有一定产业条件的,即:市场足够大,产品差异性较大,产业技术变化速度快、不确定性高,行业内商业知识和经营知识的隐性程度高等四方面。
  黄升旗(2009)认为,企业实施竞合战略的基础是每个企业都从事自己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进而形成企业价值链。各个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结成一个企业型的共生组织进行运作,彼此间在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消费者群之间演化出新的复杂的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形成完整的企业间产品生态链系统,从而使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形成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
  6、竞合关系建立方式角度
  刘丽娟、康素梅(2004)认为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跨行业建立竞合关系,而且竞合关系不仅存在于企业间,也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同时他们提出竞合关系有以下几种建立方式:一是以市场为纽带的竞合关系;二是制造领域与流通领域的竞合;三是以资本为纽带的竞合。
  杨翩翩、刘益、侯吉刚(2009)提出竞合机制的三种形式:一是在渠道上下游成员之间;二是在隶属同一母公司的子公司之间或同一公司的各部门之间;三是在竞争对手之间。而在竞争对手之间,可以从顾客、供应商、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竞争者和行业竞争者等五方面分析竞争者合作的具体形式。
  三、总结
  通过对竞合战略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从研究对象看,对竞合战略的深入研究甚少,基本上限于对竞合战略的实施条件、组织形式以及制定流程的研究,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笔者建议应紧密结合应用背景进行建模和分析,而不应局限于对竞合关系的过度描述。
  第二,从研究方法看,应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讲,微观经济学、社会组织理论、运筹学等多方面理论知识都可以在企业竞合研究中交叉应用。
  第三,从企业主体看,由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均等、组织特性、市场特征及产业特征等都有所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企业的竞合行为,因此在研究中应更多关注个体特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第四,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实施竞合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效应分析;实施竞合战略的必要条件;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如何选择合适的资源提供者作为合作对象,以及如何根据企业的资源构成(尤其是稀缺资源)决定竞合战略的构建方式;竞合强度的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特.协作型竞争[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何庆明,戴丽萍."竞合"理论的帕累托效应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和炳全,梅明君.企业"竞合"战略博弈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作者简介:焦扬(1987.10-),女,山西晋城人,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杨增雄(1969-),男,云南大理人,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与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

标签:综述 文献 理论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