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团申请书 > 正文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方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体态语引入】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主要对体态语言进行分析,探讨中西文化中体态语的共性与差异、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用及使用,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体态语的禁忌。   关键词:体态语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 功用
  0 引言
  体态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它可以辅助语言,使语言的表情达意更丰富,甚至可以代替有声语言,暂时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把课堂变成“天堂”,尤其是对外汉语老师,特别希望自己的课能受到“老外”的欢迎和喜爱。每当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和学生的心灵都会激起一层共鸣,产生某种愉悦。教学经验证明,在课堂上如鱼得水地把握好和使用好体态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成功的关键。
  1 体态语的定义及分类
  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 亦称“人体示意语言”、“态势语”等,是人际交际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在交际中常见的体态语言主要有:情态语言、身势语言、空间语言。情态语言,是指人脸上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表情语言。如目光语言、微笑语言等。身势语言,亦称动作语言。指人们身体的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包括手、肩、臂、腰、腹、背、腿、足等动作。空间语言,是一种空间范围圈,指的是社会场合中人与人身体之间所保持的距离间隔。空间距离是无声的,但它对人际交往具有潜在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决定着人际交往的成败。
  2 中西文化中体态语的共性与差异
  虽然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文化相异,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体态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有效交流,各民族的人们的体态语具有一定的共性。顾名思义共性的体态语主要是指一些先天性动作(如欢乐之笑,痛苦之哭)和自发动作(如双臂抱胸,双腿交叉等),然而更多的体态语却是每个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宗教环境中,从而具有了各自的民族特性。
  2.1 共性
  体态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这样一个地球村的大的中西文化背景下,一些与生理本能有关的体态语的表达形式及含义是相同的,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所理解。这是由于人类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人类交际的生理本能是相通的,不受文化制约。如挥手表示再见;高兴时会微笑;生气时会张大眼睛;拍拍男人或男孩子的背表示赞扬、鼓励等。
  2.2 差异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不同,人们用体态语进行交际的方式和含义往往会相差很远。
  2.2.1 不同体态语表达同一个含义
  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时相同意思的表达需要采用不同体态语表达方式。如吃完饭后,中国人用手拍拍自己的肚子表示吃饱了。而美国人用一只手放在自己喉头伸开手指,手心向下,也表示吃饱了。
  2.2.2 同一体态语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
  不同文化背景中,同一体态语表达的意思往往是不同的。在美国召唤人的手势是手心向上,对自己勾动食指。这一动作很像唤狗的手势,对中国人来说不容易接受。
  2.2.3 只存在于本文化背景的体态语
  有的体态语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在西方,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代表挑战、蔑视;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意思是警告别人不要做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在中国,两只手递东西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当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表示感谢。
  3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恰当的运用体态语作为辅助语来配合有声语言教学,则能在教学中收到更佳的效果。
  3.1 营造良好的课堂交际氛围
  在学习刚刚开始的时候,留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一定的生疏感、距离感,这很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往往比较压抑。这时,有经验的教师就善于使用面部表情,表达感情,最常使用的就是微笑语,且能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适时地调节课堂气氛,创造良好、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环境。同时也能消除学生的焦虑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放松状态下学习,提高汉语学习的兴趣。
  3.2 能辅助留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语音的学习
  汉语语音的学习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授汉语语音时,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发音方法及部位,教师常常会用自己的嘴巴来做示范。运用手势语模拟发音器官的形状,将发音的抽象理论知识用手势语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很容易把握发音时器官如何变化。在区分吐气音和不吐气音时,教师都会拿一张白纸放在嘴巴前,发吐气音时纸就会有颤动,而发不吐气音时纸不会颤动,学生就会看得一目了然,自己也可以模仿。
  3.3 交流和释义作用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量少,开始甚至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在不考虑使用中介语的情况下,体态语便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例如,学生看不清楚老师写在白板上的字,想告诉老师写大一点,但是又表达不出,这时一个学生先用右手在空中做写字状,再用双手比划大的形状。在学习抽象的词语时,教师也只需要用简单的态势语来阐释词义就行了,例如:穿、脱、关门、开门等词语,都可以用手势来解释。
  3.4 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课堂交际手段的体态语也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口语教学中讲中国人见面问候的方式时,总是一边说“你好”,一边招手,学生马上意识到中国人见面问候的方式是“招手”。这就与西方国家的“拥抱”、“亲吻”等方式不同。所以,教师的体态语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的体态语表达方式,就是中国人所常用的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可见,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4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禁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体态语。如果教师的姿态显得随随便便,比如手插口袋,学生的精神状态就会随意、松懈。教师双手交叉于胸前,高高在上,气势凌人,说话板脸,就会拉开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相互的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使用不礼貌或不恰当的手势语。例如,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用手指着对方,尤其不能用中指,这是骂人的动作。
  有些体态语的使用可能引起留学生的误解,如“摸后脑勺”这一动作是日本人表示愤怒时的体态语;“吐舌头”这一动作,在英格兰是粗鲁的表现,而在尼泊尔山区则是主人对客人表示热烈欢迎的方式。“扬眉”这一动作,欧洲人用来对亲人或好友打招呼,美国人配合着点头,表示强烈的赞同,而日本人则认为是轻佻,不庄重的举止。所以,体态语的适度、有目的地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5 结束语
  体态语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技能,它在保证教学质量上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备着高超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种愉悦的教学语言,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对体态语加以重视,研究它,更好地使用它。
  参考文献:
  [1]周国光,李向农.体态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4]温秀杰.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标签:引入 对外 汉语教学 体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