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对教育产业化的经济伦理分析|产业化分析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教育产业化在我国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社会各界也从没停止过对教育产业化的批评,但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未因政府否定教育产业化而消失。因此,我们需要加深对教育产业的认识,找出背后的原因,引导人们对教育产业形成正确的认识,最终找到合理的发展尺度。
  关键词:教育产业;经济伦理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75-02
  
  一.对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回顾
  自1985年教育界对教育如何适应商品经济展开讨论开始,教育产业化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也渐渐地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来,招生人数成倍增长。在前半段时期,教育产业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产业化运作方式,实施教育产业化的手段层出不穷。但随着教育产业的过快发展,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曲解了教育产业化的真实内涵:政府向学校下达“创收任务”,学校把寻求经济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巧立名目高收费、乱收费,从而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甚至招致海外媒体的批评。及至2004年,社会各界对教育产业化的批评达到了高潮。我国前教育部长、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能搞教育产业化。我们历来不主张教育产业化。”至此,教育产业化被政府否定。
  追溯我国教育产业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教育产业化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教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潜在的作用。虽然教育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损害了教育事业的公益性,但不能因此就一味否定教育产业化,用“非此即彼”来简单说明。
  二.教育产业化经济社会体制原因分析
  (一)经济体制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前进步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有效地发展教育以适应经济发展,其根本途径还是要走产业化道路,但需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经营管理教育资源,使学校不断地自动调整内部结构,按产业化的方式走向自主办学、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目前人们受教育的愿望高涨,居民储蓄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教育支出,所以一定规模的扩大招生,势必使教育消费的潜力得到释放,而教育消费市场的全面启动,将在更大范围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房地产业、图书出版印刷业、信息技术业以及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教育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教育产业投入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即便在一些私有制经济国家,教育产业的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1]
  (二)社会体制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育能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给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高的生活水平,因而刺激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由于每个人所拥有的天赋、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从而使他们的教育程度不同,这种“阶层的差距”在制度化教育中明显地体现了出来。而我国社会层级划分相对稳定,人们通过教育以外的其它途径来改变现有的层级划分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想借追求高程度、高质量的教育能拿到一把打开高级阶层的钥匙,以此来改变自身的低级阶层的命运。这种根据人们持有的如何建设未来社会的愿望,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人生活在社会中的愿望建设教育体制的做法其实与民主主义精神是一致的。[2]另外,现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使很多成年人专注于经济活动,从而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他们本该行使的教育义务,把这种义务转嫁到学校等专门的教育机构上,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义务的转移而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承担自己本该付出的教育成本,在望子成龙的急迫愿望中却不断对社会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这种情况在中低经济收入家庭表现得较为明显。
  三、教育产业化的社会伦理分析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是因为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固有的内在规律具有深刻认识。道家的开山之作《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客观规律。[3]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以农业、手工业、到以商业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的转变。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由满足生活必需的物质型像“超物质化”方向发展。[4]首先,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对教育的需求来自受教育者,但受教育者本人的要求对教育需求的直接决定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很大程度上由供养其接受教育的家长来决定。家长们对知识改变命运有着深刻的体会,对自己的子女都寄以厚望,希望他们通过良好的教育来获得满意的生活。其次,近年来,在逐“善”愿望驱使和强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这大大地刺激了人们对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的需求。人们的眼睛都是盯着那些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和升学率高的重点学校,“从起跑线就要赢在别人前面”反映了国人对当前教育态度的一个侧面。转户口、择校热,高中热等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对获取更好的未来这一愿望的体现。在国家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优质教育的严重稀缺,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强烈。
  四、教育产业化应该重新被审视
  现在政府已经否定了教育产业化,可教育领域存在的教育不平等、高收费乱收费、教育质量下降、教育腐败等教育问题仍然没有消失。这说明引起人们不满的那些问题并不是教育产业化的必然结果,教育产业化只是被政府拉出来抵挡责难的替罪羊。我们应该解开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误解,还它一个公道,但应注意不要走入误区,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产业化之路。
  (一)发展教育产业化的重要性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和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世界已形成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教育本身具有的性质,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教育事业已演化为教育产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而我们这个时代又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又是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时代,又是各种文化互相激荡、交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等都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5]对此,我们教育的发展思路就必须思考这种变化,对教育发展模式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活动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近代中国历史血的教训也时刻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而今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科技水平,最终落脚点要归于教育。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发达国家借助知识经济占据了国际竞争的优势,特别是自加入WTO之后,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竞争能力低下,教育资源外流,教育市场由发达国家恣意瓜分,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更应提高对教育产业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抛开对教育产业化的曲解
  针对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很多人一直以来都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教育商业化,出现了教育向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一味倾斜的现象,教育领域存在的教育不平等、高收费、乱收费、教育质量下降、教育腐败等教育问题都源于教育产业化,这实际上都是对教育产业化的曲解。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作为人们寻求自身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具有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价值。因此,摆在教育产业化发展问题上的,首先应尊重知识和教育本来的价值。教育对人们形成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积累、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而教育产业化则不能笼统地“一刀切”,需要分清哪些方面可办成产业,促进消费(像诸如各类培训机构、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等),从国际经验看,义务教育和国家特殊规定的教育必须由国家来办,不能产业化。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受益的除了国家和用人单位,还有受教育者本人学费只是培养成本的一部分,仅仅是教育成本的一种补偿形式,不是教育的全部来源。因此,不能笼统认为教育产业化就导致了高收费乱收费,而教育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权利的结合物。另外,从历史上看,从奴隶社会至今,教育从来就是不公平的。所以,教育不公平并不是教育产业化的产物,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三)加强政府有关工作,促进教育产业化健康发展
  政府过去一览包办经营教育和学校的做法不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也不利于教育的自我发展。所以,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从教育微观领域退出来,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其次,制定并实施教育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引导政策,提供包括财政、金融、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惠。再次,建立一套严密而灵活、层次分明的管理监督体系,特别是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调控。最后,切实加强教育产业的法制建设,制定必要的教育法律和教学法纪,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王蕾(1987― ),女,四川乐山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成云(1965― ),男,四川营山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1]张家福,罗琳.教育资源稀缺的经济伦理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2008,(05).
  [2]佐藤孝弘.日本教育不公平问题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0,(04).
  [3]朱林,温冠英,罗蔚.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吴怡兴.教育产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标签:产业化 伦理 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