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居民购买力 浅析居民购买力与经济转型战略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购买力;经济转型;导向       在我国已经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获得了成功,举世公认。而今,面对的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发达国家复苏过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并逐步加大通过贸易、资本流动以及预期等渠道影响中国;在国内,随着经济增长向常态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逐步显现。现实告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坚决果断地把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成内需导向、提升经济内生动力发展经济的轨道上来,此乃新形势下唯一正确选择。这个转变的成功实现,关系国家前途,攸关人民命运!
  我们姑且把经济转型、扩大内需重大理论问题先行搁置,不去探讨。可是,要扩大内需,总得让老百姓去消费,并且需要有足够强的消费能力,否则,扩大内需便无从谈起。这样,提高居民收入就被尖锐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近些年来,对于这个问题,讲得不少,调门儿不低,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仍然是消费不振。谈到居民现实购买力,无非是由居民消费欲望与居民实际购买力(即资金拥有数量)两个主要因素构成的。就居民消费欲望而言,既有中华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影响,更有社会保障程度地制约。但是,这绝非问题根本所在。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最核心、最关键问题,只能是居民口袋里到底有多少钱,客观真实的购买能力有多大。近些年来,居民收入确实在逐年增长,但毋庸置疑,占我国居民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收入增长缓慢,始终大大落后于GDP增长,更严重落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又成倍高于GDP增长。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到2003年,GDP增长150%,而财政收入却增加316%。2005年的GDP比1994年增加280%,但税收收入却比1994年增加461%,财政收入增加507%。2011年,在全国经济增速下滑,楼市调控收紧以及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下,全国财政收入仍比2010年增长24.8%。中国政府全口径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一般来说,用政府的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可以表征一个国家人民的税负。税负过大,将导致“国富民穷”。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已在制约老百姓收入增长,影响拉动内需、启动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几年来房价疯涨、通货膨胀,以及“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等市场乱象频生,导致居民消费心理严重受损。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和不足,使人们深存后顾之忧。凡此种种衍生、叠加,形成了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转型的严重障碍。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必须提高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居民收入。
  首先,要大力提升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必须从初次分配入手,加大初次分配转型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根据统计,“九五”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了15.9%,其中劳动报酬占比、居民经营性留存占比和财产收入占比都有所下降,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影响最大,对整体下降的贡献率接近60%。据了解,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22年下降,2007年下降到39.74%,而在发达国家大多在50%以上。解决好这个问题,才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近些年来,国家一再表示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抑制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根据社科院2011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披露,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仍然缓慢。国家有关部门酝酿三年有余的《工资条例》的出台,因意见难以一致,而再次陷入僵局,如何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成为两难选择和利益博弈。对此,不能不令国人深感困惑和失望。
  其次,要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必须从再分配入手,提升居民的消费欲望,扩大内需,解决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我们知道,完整的再分配环节,也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对低收入者的扶持作用。在整个收入分配过程中,再分配环节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以日本为例,再分配前,日本的整体基尼系数是0.5左右,经过再分配后,其基尼系数就下降到了0.3。但是在我国,再分配对调节收入的作用就大打了折扣。据测算,全国税前基尼系数大约在0.48左右,而经过税收调节后反而上升了0.02。如果把全国居民按照收入水平划分成十个组,其中收入水平最低的群体所负担的各类税种的综合税率高达42.1%,而收入最高的群体的综合税率仅为25.5%。此外,政府财政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的受益群体是全体公民,对于居民间收入分配起到的调节作用并不大。目前,对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直接发挥作用的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仍不高,且损调程度也不强。
  第三,居民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差距过大,既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更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严重障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指出,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人均年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9倍扩大到2009年的8.9倍,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且仍有扩大趋势。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12月19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披露,从2000年到2011年,城镇家庭中20%最高收入户与20%最低收入户相比,生活消费水平差距从2.8倍扩大到4.1倍。人们发现,往往收入越高储蓄程度越高,消费比例反而越低,这就造成了收入越高,间接税纳税比例越低,低收入者反而就税负越高的现实。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尖锐指出,过去几年中,把分配改革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而没能从初级分配着手,堵塞中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源头。这是造成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多年来资本要素收入增长很快,体质因素导致垄断行业增长过快,以及机会不平等,都是促使越富的人收入增长越快的重要原因。居民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差距过大,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更将给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严重障碍。□
  (编辑/刘佳)

标签:居民购买力 浅析 战略 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