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设问句 > 正文

[建构主义思想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近年来,建构主义成了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尝试探讨建构主义在当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上海某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英语专业二年级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建构主义思想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应用
  
   一、引言
   建构主义于上世纪80年代风靡欧美国家,如今又被引入中国,对中国的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冲击,在外语教育界,很多学者教师也认为建构主义可以为中国的外语教育带来新的启发。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外语教学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研究讨论,改革和创新,人们已经从最初的标新立异,相互否定逐渐过渡到相互借鉴和配合,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逐渐采用理性态度,不再像过去那样从头至尾按照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转而在众多教学法中博彩众长,根据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建构主义的风行又给中国的学者和教师带来了新的启发,其新颖的思维方式推动了中国外语教学的改革。本文经过对上海某大学的英语专业二年级某班级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和理性思考,认为建构主义中的很多思想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真实和任何客观的现实,认识者只有在依靠自己的经验建构真实或者是在解释真实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苏格拉底不直接给出答案的启发式讲学。现代建构主义是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所谓的“建构”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行动。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理论。到了7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ZPD)。他发展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他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即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重视“活动”和“社会交流”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地位,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环境在个体的学习中发挥重大作用,强调个体知识的习得在与环境的互动环节中完成自我构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基础,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知识不再仅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真正实现由教师为课堂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同时,学生不再是被动吸取知识的对象,而是信息知识传播的参与者,主动完成相关知识的同化、顺应与平衡过程。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一是情景,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所学内容的构建。二是协作,该环节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三是会话,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四是意义构建,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某一门学科虽然是该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学生来说它没有任何“真理性”,“权威性”,它只是主体主动构建的结果和对象。在这里“构建”有两层含义:一是每个学习者都要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处理、构建自己的理解;二是原有知识经验又因为有新的经验进入重新改造和重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信息的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知识的主动构建性,因此在逻辑上反对以教师为中心,虽然否定知识传递的可能性,但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并非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和促进学生自动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
   本文以上海大学外国语出版社出版的《综合英语》(An Integrated English Course(3)Student’s Book)中的第五课The Unhappy American Way为例来描述老师怎样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英语学习的。
   (一)Free Presentation
   首先让一位同学来做自由主题的演讲,十分钟左右。此时同学所选择的主题一般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调动课堂气氛。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该演讲的主题和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老师会相应提问,然后演讲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都可以做出回答,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老师做出总结,指出该同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二)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
   按照《综合英语》第五课的内容,前一节学习了该课的1-3段,故老师带领大家复习1-3段的课文结构同时解决前一节课遗留的问题,包括词汇问题和一些难点:比如修辞,因为是阅读课,必须兼顾相应的阅读技巧。
   (三)Text presentation
   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由老师在前一次上课结束时分派一段课文自学内容,上课时小组中的一个成员代表本小组去做自己组负责的某段课文任务。一般是用自己的语言将该段落中的句子一个一个做paraphrase,其中的难词也要小组成员合作查出来,由该组代表讲解给大家。每个成员都要有参与演讲的机会。本节课有三个小组做课文讲解,即分析了三段内容。学生的presentation结束后,仍是由先让其他同学对于有疑问或认为演讲小组讲的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提问和讨论,和前面一样,如果课文比较难,老师会做出提问和相应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
   学生的课文演讲结束后,由老师再系统的分析下本节课学习过的段落的结构和难点问题,其中有时候老师会留下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课下自己寻找答案,下节课来了再讲。
   (五)布置课下任务
   老师安排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安排给具体的小组。还会让同学们就本节课进行评价或做一个reflection.相当于锻炼了大家的写作和理解能力。
   四、课后反思
   从该老师指导的这节基础英语课堂的情况来看,她采取了建构主义的思想,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的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综合的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做presentation,不论是自由选题还是做关于课文情况的演讲,学生的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其次,课下让大家做reflection反思,反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写的能力的提高。第三,分为小组,安排任务,符合第二外语习得的规律,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来交流和表达思想,这一点决定了语言学习必定是一个合作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协助和交流在建构性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师生有互动,学生之间也有互动。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学习者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相互的交流中理解他人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课堂中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即是一种合作和互动的交流,课后在跟该老师的交流中她很欣慰的告诉我说“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后,学生们的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变的敢于提问和善于思考了。”其实这是学生思辨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此时,他们真正把语言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来用,在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第四,对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错误,也都大家集体讨论来进行纠正。要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开放的、生动的、建立在学生自身兴趣和主动探求之上的学习。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自主学习的实施,学习者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习者错误的认为语言学校只有在传统的课堂上由老师指导、讲授并组织活动,而学生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才能成功,那么他们就会对以培养自主学习为目标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动于衷,甚至有抵触情绪,他们的成功几率也就会因此而减小。可见,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Brown(1994:43)也曾说,“学习者需要培养的是自主而不是依赖”。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教师应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情感,给他们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懂得如何自学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自我满足,最终达到运用自己的学习策略为自己学习负责的目的。
   五、结束语
   21世纪高等教育将发生的重要变革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点。笔者认为,建构性的语言学习对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建构主义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学习促进作用,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因此应该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中,学习者要实现的不是单纯、被动地对知识的记忆,而是要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知识的获得建立在立体的、多角度的理解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外语教学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也是21世纪高等英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Pedagogy[M].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2]孟臻,建构主义的理性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2).
  [3]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4]张生春,蔡丹英.建构主义视野中教学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97-100.
  [5]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7).

标签: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中 思想 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