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诗词 > 正文

终结的意义的论文 终结的意义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朱利安•巴恩斯凭借新作《终结的意义》第四次入围曼布克奖短名单,并最终折桂。         2011年度曼布克文学奖(Man Booker Prize,以下简称“布克奖”)于2011年10月18日在伦敦揭晓,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凭借小说《终结的意义》(The Sense of an Ending)折桂,将5万英镑奖金收入囊中。此前,朱利安•巴恩斯曾凭借1984年的《福楼拜的鹦鹉》(Flaubert?s Parrot)、1998年的《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和2005年的《亚瑟和乔治》(Arthur & George)三度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可惜最终都铩羽而归。与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和马丁•阿米斯(Martin Amis)并称为英国“文坛三巨头”的朱利安•巴恩斯虽然不再需要布克奖来确立自己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但在将近30年的等待之后最终获得英国这一最重要奖项的垂青,令他有如释重负之感,他在获奖感言中对评委们的“明智选择”表示感谢。他戏言获奖犹如买彩票,中奖之后才明白评委们还是最聪明的家伙。
  布克奖设立于1969年,是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每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当年出版的优秀长篇英文小说,小说作者必须是英国、爱尔兰或其他英联邦国家公民。布克奖一直以来都是小说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获奖作品几乎成为“最好看的英文小说”的代名词。毫无疑问,获奖将大大促进小说的销量,2010年度布克奖获得者霍华德•雅各布森的长篇小说《芬克勒的问题》(The Finkler Question)在英国就已售出25万册。
  
  朱利安•巴恩斯在英国是广受读者和出版商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已经创作发表了11部长篇小说、大量短篇小说以及其他文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福楼拜的鹦鹉》;短篇小说集《柠檬桌》(The Lemon Table,2004)、《脉搏》(Pulse, 2011);回忆录《无所畏惧》(Nothing to Be Frightened Of,2008)等。1946年1月19日巴恩斯出生于英格兰列斯特市,后随全家迁到伦敦郊区。196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专修现代语言,他曾参与《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电视评论员,现居伦敦。巴恩斯的创作不拘一格,写作手法多样,曾获过毛姆奖、杰弗里•费伯纪念奖、E.M.福斯特奖、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等多种奖项。此外,他在法国读者中也备受欢迎,是唯一获得法国梅迪西奖和费米娜奖的英国作家。
  《终结的意义》篇幅不长,只有150页,是六部入围作品中最短的一部,也创下布克奖1979年以来篇幅最短的获奖小说纪录。小说2011年8月由兰登书屋出版集团旗下的伦敦乔纳森•凯普出版社推出,甫一上市就荣登畅销书排行榜之列,至今已卖出27500多册。很多读者认为该小说充分表现了巴恩斯简洁的写作文风,是巴恩斯最易读的一部,但它又绝非像快餐小说一样缺乏深度;巴恩斯在很短的篇幅内提供了大量信息,很多信息在读第一遍时可能会被忽略,所以读者必须反复阅读,方能理解其中真味。本届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斯特拉•里明顿在颁奖典礼上这样评论该小说:“《终结的意义》拥有英语文学经典作品的品质,它笔法精湛,构思巧妙,而且每读一次都能揭示新的深度内涵……我们认为这是一本写给21世纪人类的书。”她还指出,该小说“几乎是我们时代小说的一部原型之作”,考察了记忆的不可靠性以及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如何少得可怜。小说同样受到各大报刊好评。《金融时报》盛赞了小说的精巧结构以及小说语言的精确和微妙,并认为“小说的简短绝不会损害其密度――每一个单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巴恩斯以伟大而不可见的技巧把人心之复杂展现无疑”。《书单》杂志称赞小说“简短而尖刻……作为写作艺术的真正大师,巴恩斯精确而简洁的文字总能给人带来愉悦,在短短150页内他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描写了场景,展示了情感”。1984年度布克奖获得者安妮塔•布鲁克纳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指出,该小说与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在悲剧性上相似,建议读者“不要受到小说简短篇幅的误导,因为神秘和最古老的记忆深深嵌于小说之中”。
  
  《终结的意义》是一部关于历史和记忆的小说,这一主题在朱利安•巴恩斯其他作品中也反复出现。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名叫托尼•韦伯斯特的男子,早已人过中年,乍看起来毫无吸引人之处。他平凡而又普通,容易满足,过着平庸无奇的生活。他自认为生活令人满意:事业顺当,退休金丰厚,尽管平淡的婚姻多年前就走到了尽头,但仍跟前妻保持友好联系,女儿也已健康长大、结婚生子。若不是某一天突然收到一封律师来信,他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安定的老年生活中安详地回忆过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他从律师那里得知,大学初恋女友的母亲死前留给他一笔钱以及好友艾德里安的日记,这迫使他重新检视自己的过去,再次评估自己的人生价值。伴随着记忆的浮现,他必须面对生命的真相。
  小说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托尼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回忆,集中描写他和三个死党“渴望书籍,渴望性关系”的中学时光,以及大学时代与女孩维罗妮卡不成功的恋情。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郊区度过的中学时代深深扎根于托尼的记忆中,尤其是那位名叫艾德里安的男孩让他不能释怀。艾德里安是班里新来的同学,他与众不同,天资聪慧,人很严肃,喜欢阅读加缪和尼采的书籍。课堂上同学们讨论历史、诗歌、“爱与死”、“出生、交配和死亡”时,带有深厚哲人气质的艾德里安总有不俗表现,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托尼的三人小团体吸纳了艾德里安,他们亲密无间,发誓永远做朋友。除了一个男同学的自杀事件,他们的中学时代一直波澜不惊。后来四个人分别考入不同的大学,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轨迹,关系也日渐疏远。托尼爱上了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女孩维罗妮卡,但是维罗妮卡就像谜一样令他捉摸不透。托尼觉得她在各方面都高他一等,两人志趣并不十分相投,关系也不冷不热。最让托尼难忘的还是去她家度过的那个十分不快的周末。她的父亲和哥哥对他粗野无礼,言语中充满讥讽和不屑;她的母亲还算友好,但让他感觉神秘莫测;维罗妮卡本人表现得也比较冷淡。他们一家人好像早有预谋,以不同的方式合起伙来令他难堪。之后不久两人就分手了。几个月后,托尼收到艾德里安从剑桥大学写来的信,得知他和维罗妮卡走到了一起。尽管他对此并不十分吃惊――艾德里安正是令维罗妮卡钟情的类型,比他聪明、深沉,社会地位也高,并且之前他也隐约觉察出维罗妮卡对艾德里安的兴趣,但托尼还是感觉很受伤害,气愤之下他回了一封带有侮辱言辞的信,断绝了与艾德里安的关系。再后来艾德里安突然自杀的消息传来。短暂的震惊之后,托尼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工作、结婚、生子、离婚、退休,生活一直在有条不紊、平淡无奇地进行着。他本以为艾德里安和维罗妮卡已经彻底从他的生活中消失,直到40年后的一天收到一封律师来信。
  小说的第二部分聚焦托尼现在的生活,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已过花甲之年的托尼正享受着沉闷而悠闲的退休生活,沉浸在生活的自满之中,那封律师来信犹如平静的池水扔进了一块石子,顿时激起层层涟漪。托尼得知维罗妮卡的母亲最近去世,给他留下了500英镑和艾德里安的生前日记。这一消息给他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谜:首先他和维罗妮卡的母亲只有短暂的一面之缘,为何她要在遗嘱中想到他?好友艾德里安的日记为何又落到她的手中?她缘何要把日记留给女儿的前男友?日记里面又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年轻时的往事一件件涌上托尼的心头,他下定决心解开心中的谜团。令他更没料到的是,40年未曾谋面也没有音信的维罗妮卡偷走了艾德里安的日记,而且丝毫没有把它交还托尼的打算。托尼尽管智力一般,但他很倔强,执意要拿回艾德里安的日记,解开昔日好友的自杀之谜,而这意味着他不得不重新和维罗妮卡打交道。他想尽办法与之取得联系,面对她的冷淡和不合作,他表现出了与保险公司打交道的耐心,最终维罗妮卡先后分两次给了他一页让他一头雾水的艾德里安的日记复印件和一封托尼自己早已忘记的、多年以前写给他们的信。读到自己在信中对他们恋情的刻薄诅咒,托尼对当初冲动之下写的恶毒之言懊悔不已……
  
  巴恩斯可以说是设置悬念的高手,小说篇幅不长,但是作者时不时埋下“包袱”,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不揭开谜底心有不甘,为艾德里安自杀的原因,为维罗妮卡40年来的经历和命运牵肠挂肚,但随着小说一步步展开,却发现这些已经不再重要,托尼和维罗妮卡的关系又重新回到聚光灯下,成为焦点。正在读者感觉叙述缺乏波澜,太过平淡无趣之时,作者终于抖出了最大的包袱:维罗妮卡并非艾德里安有些弱智的儿子的妈妈,而是他的姐姐――这不仅让叙述者托尼有些措手不及,读者也是猛然震惊,而真相大白之后反而更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所以不得不重新回到前文,从托尼不完美、不确切的回忆中继续寻找线索,寻找艾德里安生命“终结的意义”,也寻找小说“结尾的意义”。
  本届评委因其以“可读性”作为评奖标准饱受争议,的确,将“文学性”与“可读性”对立不是明智之举,但不可否认,小说确实做到了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尤其是艾德里安的自杀之谜写得曲折离奇,再加上托尼不可靠的叙述和不确定的回忆更是给小说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叙述者托尼虽然智力平庸,但有时对时代和社会也不乏深刻见解。回忆少年时代,他说:“是的,我们当然狂妄自负、自命不凡。可这不正是年轻的标志吗?”尽管60年代在很多人看来代表着性开放和性自由,但这仅适应于英国的“某些地区、某些人”,他和维罗妮卡的恋爱关系虽然持续了不短时间,但几乎没有肌肤之亲;面对现在年轻人极其开放的性关系,他感觉自己正如“某个古老的、被忽略的文化的幸存者,那个文化的成员仍然用雕刻好的萝卜作为货币交换形式”。对于历史,它可以是“成功者的谎言”,也可以是“失败者的自我欺骗”,更是普通的“幸存者的记忆”;而在艾德里安那里,历史则是“不完美的记忆和不充分的记录产生的确定性”。加上一开始叙述者就提到“你最终记住的并不总是你亲眼所见的”,这些似乎都在暗中提示读者,托尼对过去的回忆并不可靠,比如记忆中他以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在信中“慷慨”地把前女友转让给了艾德里安,而面对确凿的证据,他的记忆却得到彻底颠覆。或许托尼并非像他认为的那样无辜,或许他在艾德里安的自杀以及其弱智儿子的生命中承担了不可推脱的责任。小说中维罗妮卡一再向托尼重复一句话:“只是你不明白!过去不明白,将来也永远不会明白。”到最后托尼自以为对一切都了然于胸,但读者很难相信现在的托尼比40年前的他聪明,正如时光并未带走维罗妮卡的神秘,也正如他永远不会明白妻子玛格丽特在与他生活多年之后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他永远也读不懂维罗妮卡,也永远参不透艾德里安的自杀之谜。
  小说的题目来自英国批评家弗兰克•凯姆德(Frank Kermode)的文学虚构理论名著,如题目所示,对死亡的思考是小说的一大主题。小说中提到两起自杀事件:一是中学时一位名叫罗布森的男同学因使女孩怀孕而吓得上吊自杀,用校长的话是他那“如花的青春年华突然中断”,但对托尼他们而言,他的自杀行为是对他们这一帮连女孩都没接触过的男生的冒犯,他本来是蔬菜,却通过自杀而荣升为过早凋谢的花朵,虽然令人艳羡不已,却毫无哲学意味,毫无艺术可言。被同学们公认为“哲学家”的艾德里安在跟朋友讨论此事时,提到加缪的名言:“自杀是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多年以后念研究生的艾德里安在浴室割腕自杀,与罗布森仅仅给母亲留下一张写有两个字的道歉字条不同,他在自杀之前显然做了周密精心的安排,对其行为作出哲学解释:生命是个人未经请求而获得的礼物,任何有思想的自由人都有责任思考人生的本质,也有权利选择死亡。对托尼和其他朋友而言,他的自杀是“一流的”,平庸的罗布森之死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如果罗布森的死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那么艾德里安的死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洞察,具有更高层面的形而上学的意义。而对于历史的幸存者托尼,在经历了平淡无奇的大半生后,面对即将到来的老年和死亡,他意识到“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自己接受最终的死亡”。至于终结的意义,那绝不是他们中学时代最爱用的口头禅,是“哲学上不言自明”的问题。
  
  (任爱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250014)

标签:终结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