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时间:2017-03-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1 沁园春 雪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内容和地位: 《沁园春 雪》 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位于单元之首, 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 诗词拔萃 。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的璀璨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穿越时间的长河, 拨动人们的心弦。

而毛主席的词是用古诗词的体例来表现现代的内容, 是中国革命的史诗,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沁园春 雪》 更是被誉为 千古绝唱 。

2、 课标要求与处理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而诗歌阅读更是难点。

什么是阅读? 阅读有什么意义? 《课程标准》 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本身不是目的, 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 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

因此, 诗歌的阅读与赏析不能只是机械的背记, 也不能是零打碎敲的分析, 要引导孩子们品味诗词的内蕴, 逐步达到拓宽胸襟, 净化灵魂的目的。

《课程标准》 阅读部分指出: 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 感悟与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沁园春 雪》 就是训练朗诵的极好例子, 需要反复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 感受韵律, 品味语言, 赏析手法, 领会意境, 发展语感。

《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指出, 编写教材要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教材的使用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是教材的使用者、 评价者和编写者。《沁园春 雪》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七年级学生与九年级学生应该有明显的能力差异, 因此课文编排的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而这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再别康桥》 难度更大,在大学语文教材里也是精讲篇目。

教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 一般处理策略是难者浅教, 易者深教。

而《沁园春 雪》 作为传统名篇, 虽有一定难度, 必须突破难点。

二、 说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 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轻松背诵。

2、 品读赏析, 体会作者的胸襟与抱负。

3、 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 学以致用。

三、 说重点、 难点 《沁园春 雪》 是训练朗诵的极好例子,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 感受韵律, 品味语言, 领会意境。

难点是体会作者的胸襟与抱负, 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 学以致用。

四、 说教学方法 《沁园春 雪》 作为传统名篇, 适合朗诵, 因此教学的最佳途径就是诵读, 以读贯穿始终, 分初读理解内容, 再读体会情感, 品读深入赏析, 诵读传情达意四个板块。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读析结合,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 鉴赏文学作品还有一定难度, 所以上阕以老师引导、 讲解为主, 下阕以学生自学、 合作探究为主。

五、 说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 有一种让人爱得几乎心疼的文学精灵, 它就是诗; 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文学神魔, 它就是词。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 雪》, 共同感受风流人物的慷慨豪情。

二、 展示学习目标。

老师宣读 三、 简介题目。

老师简介词牌名知识, 词牌名与题目的区别。

(这三个环节用时大约 1分 40秒, 最初的教学设计导入语较长, 学习目标由学生齐读、 老师说明,解题之后还有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用时大约 6分钟, 入题太慢, 时间利用率极低。

导入语设计必须简洁,学习目标主要是老师掌握, 学生齐读也没有必要, 甚至不展示教学目标也完全可以, 因为语文课也很难当堂进行达标测评, 我个人认为展示目标没有任何作用。

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如果只是按照套路程式, 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 还没有接触文本已经丧失了兴趣。

因此, 这些环节必须精简压缩, 让孩子们快速接触文本。) 四、 初读整体感知。

1、 学生大声朗读, 结合注释, 读准字音。

2、 老师正音。(多音字和易错字) 沁.园春 莽.莽分外 妖娆. 成吉思汗. 今朝. 数.风流人物 3、 学生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 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 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感知, 避免一开始就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 五、 再读体会情感。

1、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准字音, 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第一遍读重在注意语音饱满圆润, 注意节奏; 学生第二遍要体会情感, 注意抑扬顿挫, 在配乐中静如意境。

(教师的范读意义非凡, 如果教师畏畏缩缩, 一直回避范读, 却一直要求学生要大胆尝试, 读出水平, 结果可想而知。

课文范读录音往往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 学生范读往往对内容把握不太到位。

因此, 教师要做好准备, 不必担心自己读得不好, 我们常常就是这样对学生说的。

大胆尝试范读, 做学生表率, 教师范读对学生的鼓励作用不可忽视。) 六、 品读深入赏析。

1、 老师引领学生学习上阕, 品味情感, 指导诵读。

(1)、 上阕写北国壮丽雪景, 如何读出壮丽的特点? (2)、 词人望到了什么? (插入介绍写作背景) (3)、 总结写景特色。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4)、 齐诵上阕, 教师指导点拨。

( 望 字是上阕的领字, 作者望到了什么? 学生一般会回答: 望到了长城、 黄河、 群山、 高原。

其实, 作者当时的立足点距黄河 25公里, 距长城 150公里, 根本不可能看到长城、 黄河, 在这个时候插入写作背景的介绍, 告诉学生:长城、 黄河虽然是写实, 但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 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气魄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 有助于突破难点。

朗读指导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整体指导; 又要注重个别指导。

齐读容易读出气势, 但也容易掩盖问题, 而个别指导暴露了问题, 进步明显, 对全体学生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上阕的教学要点是写景的特色: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应把教材作为例子, 进行练笔指导。

写景要注意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 还要注意联想和想象。) 2、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自学下阕。

思考: (1)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2) 惜 字内涵丰富,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历代帝王是什么态度? (3) 作者认为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当今的风流人物与古代帝王有什么不同? (4) 讨论下阕的朗读处理办法。

班级展示, 老师指导点拨。

3、 教师总结。

(1) 用对联概括上下阕内容, 老师给出上联, 学生对出下联。

上联: 绘雪景江山多娇 下联: 论英雄还看今朝 (2) 写景、 议论、 抒情相结合。

上阕寓情于景, 下阕寓情于议。

(3) 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 论史上下几千年, 大气磅礴, 豪气冲天, 充分体现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慷慨豪情和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

(下阕是这首词的核心, 教学要点确定为: 上下阕的衔接,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对主旨句的理解。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收束上阕写景,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阕议论, 过渡自然巧妙。

而不少学生只能说出承上启下, 不会具体分析。

今年的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就设计了这样的题型, 只答承上启下 3分只能得 1分。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上阕写景寓情于景, 下阕议论寓情于议。

对表达方式的判断, 是个难点, 尤其是抒情与议论, 教师应结合实例加强指导。

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教参认为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 出自 19 58年作者的批注。

这样理解就使这首词失去了最精髓的神韵。

还其原味, 风流人物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 全词表达的是词人自己的豪情壮志,其次才是人民群众。)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豪迈, 高而慢) 千里/冰封, (干脆) 万 里/ 雪 飘。

↗(拉长) 望/ 长城内外, (望 拉长)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 (慢) 山/ 舞银蛇, 原/ 弛蜡象, (语速加快, 体现动态) 欲与天公/试比高。

↗(高昂)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 /妖 娆, (舒缓, 赞美)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低沉、 惋惜) 略输/文采; (慢)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一代/天骄, ↗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低, 慢) 俱 往矣——, (慢, 拉长)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高昂, 坚定) 数/ 风流 人物——。

还 看/ 今 朝!(一字一顿) 七、 诵读传情达意。

1、 听视频范读, 品味情感, 体会怎样通过朗诵表达情感。

2、 齐声朗诵, 传情达意。

(余映潮老师说过: 朗读时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 是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 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沁园春雪》 富于情韵, 琅琅上口, 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读, 让学生感受了诗词的魅力, 提高了审美能力。

课堂上的朗读是培养语感, 提高语文能力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朗读既是传统的, 又是时髦的; 既是语感的, 又是技能的; 既是文学的, 又是审美的。) 八、 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词。

1、 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内容层次快速背诵。

2、 全体起立, 有感情的背诵全词。

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课文背诵最好当堂完成, 不要推到课下, 教师应该加强背诵技巧的指导,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提高背诵速度,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 盘点收获, 总结学法。

1、 初读整体感知; 2、 再读体会情感; 3、 品读深入赏析; 4、 诵读传情达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结学习诗词的一般方法, 进行学法指导, 形成定势, 有助于提升诗词赏析能力。

学习方法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感觉到, 自己总结概括, 老师包办代替, 效果就大打折扣。) 十、 布置作业: 诗意介绍主席诗词作品(毛主席一生留下了数量并不太多的七十来首诗词, 但都是主席播撒在革命征途上的心灵花朵。

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 有谁主沉浮的浩歌; 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 有战地黄花的灿烂; 这里有宏图惊世界, 更有腊梅傲雪霜!), 请同学们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预习主席的第二首词《卜算子 咏梅》。

(在结束环节, 不少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师喜欢拓展延伸, 似乎没有拓展延伸语文课就没有深度; 作业布置往往是课外搜集资料。

立足课内, 着眼课外, 这种观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但是忽视对文本的理解, 不是在课堂上扎扎实实进行语文能力训练, 一味的追求课外拓展, 是不可取的。

因为《沁园春雪》 是毛主席词二首的第一首,因此这个环节我安排的是 诗意介绍主席诗词作品, 引出第二首词《卜算子 咏梅》,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预习《卜算子 咏梅》。) 十一、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上联: 绘雪景 江山多娇 下联: 论英雄 还看今朝 横批: 豪情万丈 因为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

我采用对联形式概括提示主要内容, 既能激发兴趣, 又可加深对联知识掌握。

2《雨说》 教材分析 1 、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雨说》 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在七年级上、 下册新诗教学的基础上, 相对集中学习新诗,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雨说》 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 让 雨 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 倾诉真情, 使人感受到 雨 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在诗人笔下, 雨 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 成为一种十分美好, 神奇, 有情有意的存在, 使人觉得亲切可爱, 活泼欢快, 充满情趣。

在教学这首拟人化的诗时, 我们应该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 结合课文注释, 用心体味, 揣摩诗句, 体验诗人蕴含的真情, 达到背诵这首情诗的目的。

2、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 , 诗词教学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 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①注重朗读, 感受诗歌语言美 ②理解诗情, 体悟诗歌情感美 ③合作鉴赏, 品味诗歌意境美 对于这样一首优美的诗歌, 组织教学时, 我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摆在首位, 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我希望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挖掘出诗歌中各种美的因素, 体会诗歌魅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品味诗歌意境美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分析 1 、 诵读法 美文需要美读, 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中我将 读 贯彻到课堂始终, 要求学生以切合的语气和语调, 很好地表现 雨 的形象, 在诵读中感悟体味诗歌之美。

我希望通过 练读 、 悟读 、 品读 三个环节, 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审美能力。

练读 即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朗读进行有效练习, 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感受诗歌语言美; 悟读 即边读边领悟, 体会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感情, 体悟诗歌情感美; 品读 即品味和鉴赏诗歌意境美。

2、 合作探究法 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 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创设情境法 运用相关图片创设适合本课的情境。

此外, 我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课前确立预习步骤, 要求学生熟读诗歌并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三、 学法指导 朗读体会; 联想想像; 记忆背诵; 四、 教学流程 整体思路: 情境导入, 创设审美情境 品读诗歌, 强化审美体验 拓展延伸, 提高审美情趣 (一) 解读标题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回忆《马说》 、 《爱莲说》 中对 说 的理解,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 既可以议论, 又可以抒情, 那么《雨说》 中的 说 是什么含义? 副标题 为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对我们学习诗歌有什么帮助? 透过这个副标题, 我们就可看出诗歌所要揭示的主旨, 即主要为了表达儿童在春雨到来之际的欢悦、 欣喜之情。

副标题起了一个揭示主旨的作用, 给了读者一把解读这首诗歌深刻含义的钥匙, 使人在欣赏这首诗时有一定的方向性, 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多媒体出示一幅优美的春雨图, 学生欣赏并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某一景物, 想象雨姑娘在对你说些什么? ) 在现代诗人郑愁予的笔下, 雨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幻化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

淅淅沥沥、 绵绵密密的雨点是她探访大地的殷勤的脚步。

今天, 就让我们和着喜悦、 轻快的节拍, 去聆听 雨说 ,感受诗人的清美诗风。

(解说: 之所以这样导入, 是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 窗口, 以此为突破口, 可以让学生明确诗人的写作目的。) 1 .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 欣赏配乐朗读, 然后自由朗读课文。

(根据自己的理解, 标明重音、 停顿, 体会情感基调, 学生读完后, 老师作适当点评。) (2) 请齐声朗读, 听雨向我们诉说了什么? 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的内容。

(解说: 这个问题的设置, 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又把握作者的思绪, 为下面鉴赏全诗作铺垫。) 2. 联想想像解读意象 (过渡: 既然 雨 对我们说了这么多话, 那 雨 是怎样说的呢? 雨说的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 思考: 诗歌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主题? (老师要举例介绍意象如: 雨、 田圃、 牧场、 鱼塘、 小溪、等), 请一边默读, 一边想像这些意象所呈现出的画面, 配上色彩、 声音等。

(老师先展示画面, 让学生回到大自然中, 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春雨的气息。

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老师一起和学生讨论交流, 不时插入这样的话: 田圃里的种子, 张大嘴巴, 等待着春雨的滋润; 辽阔的牧场仍是一片 枯黄, 往日欢叫的牛羊也不见其踪影; 小溪寒浅, 无力的静卧着, 多想再听听它清脆悦耳的歌唱 就这样学生走出文本, 融入自然, 进入心灵。

而心灵的情感是丰富的, 为了把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 合作探究, 体悟诗歌情感美 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 、 诗歌题为《雨说》 , 雨到底说了哪些话? 找出其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 反复吟咏, 仔细体悟其中蕴含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 2、 诗人为什么会通过 雨 来倾诉自己的情感呢? 设计思想: 这个环节主要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要求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 仔细体会,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已感受了 雨 温柔、 亲切的爱的形象, 所以能很容易地找出诗歌中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

让学生反复吟咏这些诗句, 领悟诗歌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对中国儿童的真诚祝福, 对中国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二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掌握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更好地认识诗歌的语言美。

若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未能很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则可运用资料助读法, 在此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雨说实际上是诗人说, 雨的爱就是诗人的爱) 问: 雨说 这个提示语, 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几次? (这五次, 逐步地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请将这五个乐章冠以不同的标题。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情感浸润的同时, 把握诗人情感升华的轨迹。) 问: 春雨对我们说了这么多话, 我们对春雨也说几句心里话吧? (解说: 这个问题让学生梳理刚才零散的理解, 表达对雨的深深的敬意。

我认为这是在前面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一次理性的升华。) 1 ) 诗人为什么要借雨来诉说, 为什么不直接对孩子们说? (用拟人的手法, 将春雨塑造成一位充满爱心的天使, 符合儿童的心理。) (三) 合作鉴赏, 品味诗歌意境美 1 、 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节, 与同学一起交流为什么喜欢它? 2、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乐齐声读诗歌, 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情感美和意境美。

设计思想: 品味诗歌意境有一定难度, 因此我设计一个学生容易把握的问题引导学生品味。

学生在谈喜欢的原因时可能会谈到诗节所表达的情感很美好、 描绘的画面很优美、 诗节中某个句子用得很好, 甚至某个词语用得很贴切等等, 学生畅所欲言后, 教师顺势引导: 同学们刚刚从诗歌描绘的画面、 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谴词造句等方面来谈, 其实诗人正是用典雅的词语、 活泼的口语、 优美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 营造诗歌优美的意境。

这样水到渠成, 学生在谈自己感受的过程中已经很好地品味了诗歌的意境, 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同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意境相切合的具体可感的雨中图景, 让学生如临其境。

(四)、 总结、 拓展 诗人郑愁予给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 勇敢乐观、 无私奉献的爱的使者, 正是她把我们带进了这样美的意境中, 让我们沉浸在雨的滋润里, 意犹未尽!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作诗的知己, 让珍贵的生命的花朵, 带着灵魂的闪光, 思想的色彩, 感情的汁液, 融入我们的生命。

(既然雨可以对自然万物温柔的诉说, 那自然万物也可以感谢雨的馈赠。

1 、 多媒体展示几幅意境优美的画面, 学生欣赏, 挖掘画面中美的因素, 任选一幅用优美的语言把画面中的美表现出来。

(课内完成) 设计思想: 对于课文的鉴赏, 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但教材只是个范例, 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来, 设计拓展延伸环节, 旨在推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积累审美经验。

完成这个环节时,教师可给予提示, 在每个人心里对美都有不同的看法, 让学生抛开所提供的画面, 放开视野, 谈自己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有创造性的设置了这样一段仿写。) 拓展: 按照例句形式仿写, 桃花说: 这是一场红色的雨, 它落在我身上, 我就开出了一朵朵粉红色的花。

柳树说: 这是一场绿色的雨, 它落在我身上, 我就换上了嫩绿的新装。

五、 教学理念设计: 本节课老师采用诵读感悟、 联想想象、 探究学习的方法, 紧扣一个 说 , 一线串珠, 说深、 说实、 说透, 将学生对意象的体验, 情感的品味, 融为一体。

让学生走出文本、 进入自然、 进入心灵, 心灵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对话, 学生在情感的层面上充分交流, 形成情感的升华。

3《星星变奏曲》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星星变奏曲》 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诗歌, 教学目标是学习这些诗歌, 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和联想, 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品味含蓄、 精练、 优美的诗歌语言。

《星星变奏曲》 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是了解 朦胧诗 的特征与创作背景; 二是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星星的形象, 领会其象征意义: 三是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四是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难点是认真体会 星星 这个意想在不同的情景出现和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所表现的情境、 氛围的不同。

二、 说教法 一指导学生预习。

培养学生读书, 查找资料, 注音释义的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积累诗歌的基本知识。

本课要查找的相关资料有 变奏曲 、 意象 、 意境 、 朦胧诗 和作者等相关材料。

二朗读法。

诗歌的教学以诵读为主, 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语调、 节奏,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 星星 的形象, 感悟星星在诗的上下节中不同的情景和情境, 体会诗的主题思想。

三运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读读、 议议、 想想、 说说, 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老师的对话。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提问法。

加强教师的引导, 避免学生毫无目的的读, 没有方法的读,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探究课文。

三、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首先, 运用创设情境法导入。

导语是 同学们, 你们是否欣赏过深邃静谧的夜空? 是否欣赏过一颗颗璀璨瑰丽的星星? 你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的呢 (请同学们说说)。

这一导语, 意在把学生领进诗情画意的情景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 让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

即使检查预习作业, 也是积累知识。

第三, 教师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 物象 、 意象 、 意境 、 朦胧诗派 、 变奏曲 。

这些名词学生仅凭材料理解有一定难度, 需要教师的点拨。

这一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知识, 更好的理解诗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诗歌 (要求: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 2、 认真品味两节诗的不同读法。

想想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初步领会诗中创设的情境。

品味和揣摩第一节诗人创设的是光明、 美好的意境, 第二节创设的是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因此在朗读时第一节应用明快轻松的口吻朗读, 第二节应用缓慢、 低沉的语调朗读。

三研读赏析探究 出示思考题一: 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 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引导学生找到并朗读描写星星的语句, 体味和揣摩含义深刻的诗句, 如: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 通过学生思考、 讨论明确星星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事物, 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

出示思考题二: 两节诗在结构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分析句式) 如果 谁不需要 谁还会 谁不愿意 谁不愿意 如果 谁还需要 谁还需要 谁愿意 谁愿意 出示思考题三: 探究 变奏曲 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诗的一、 二节在结构、 句式、 意象的塑造上、 情感的抒发上, 形成的强烈对照, 这正如 变奏曲 一样, 因此, 题目 变奏曲 原指音乐术语,课文中是指诗的上下节结构、 句式、 意境、 主题和情感的变化。

四感悟延伸 1、 感悟朦胧诗的特点。

让学生思索学了这首诗后, 谈谈对朦胧诗的认识。

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感悟到朦胧诗是通过意象和比喻等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2、 延伸: 阅读 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 的感受 这一片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奏好四部曲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研读赏析探究 感悟延伸 。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是遵循阅读教学规律, 从整体到局部, 再从局部到整体。

二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实施新课程的阅读要求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课堂教学力求做到三个字 实 、 活 、 新 。

实 是实实在在学好语文知识, 活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新 教学方法新颖多样。

追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这首诗, 陶醉于诗情画意中, 收获于这堂语文课。

4《外国诗两首》 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羊亭学校的刘霞, 我说课的内容是《外国诗两首》 , 我将从教材、 教法、 学法、 教学程序四个版块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第一版块: 说教材 1、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外国诗两首》 编排在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这一单元共有 5 篇课文, 分别是《沁园春 雪》 、《雨说》 、 《星星变奏曲》 、 《外国诗两首》 和《桂林山水歌》 , 所选的都是诗歌, 都是由寻常的事物激起心灵之声, 语言优美且贴近生活, 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前两课是讲读课主要通过朗读指导训练, 品味文中的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 后三课是自读课, 在前两课朗读训练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自主赏析课文,掌握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意象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 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品味含蓄、 精炼、 优美的诗歌语言。

2、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我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识记积累生字词, 掌握作家作品常识。

能力目标: 分析两首写景诗的意境, 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 培养生活的情趣。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 因此教会学生自己赏析文章, 尤为重要, 我把文章的重点定为两点: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品读欣赏文章。

2、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 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等的欠缺, 为此, 我把有感情的朗读以及把握意象、 感悟诗歌内涵作为本文的难点。

第二版块: 说教法 教读课文, 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 感受形象, 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

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 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另外就诗歌的题材看, 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 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 对比阅读两首诗,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 我采用下列方法, 解决重点, 突破难点。

1. 诵读感悟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采取多种形式, 有层次、 有梯度地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 2. 联想想象法;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想像, 解读意象, 促进朗读的提升; 3. 比较阅读法 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4. 探究学习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发挥其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还准备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加大课堂的容量, 以便促进学生的理解。

第三版块: 说学法 《纲要》 明确提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据此, 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朗读体会, 联想想像, 记忆背诵。

第四版块: 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 导入: 面对大自然, 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 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 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 富有内涵。

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 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今天, 让我们走进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 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 , 去倾听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第二步, 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 作者简介(各学习小组交流在图书馆、 网络、 资料室等收集到的有关济慈的资料, 整理后推举出各组发言人) 。

作者简介: 济慈, 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维多利来时代诗人、 唯美派诗人、 意象派 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2、 字词积累(各学习小组组内交流补充, 互相抽写 2 3 个词语, 而后进行小组对抗) 此处完成知识目标 3、 教师范读, 学生闭目聆听, 展开想象, 用 我感受到 的句式讲述听读之后的感受。

此处设计, 在于让学生抓住诗中的意象, 想象诗中的画面, 进入诗歌意境。

4、 学生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 把握主旨。

进行朗读感知, 提出朗读应思考的问题: 在朗读过程中, 你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发现了什么? 交流句式为 :我发现了 。

或文中 借助 的意象, 表达了 的情感 。

此设计, 便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全诗的主旨: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作者通过对盛夏 蝈蝈的乐音 和冬日 蛐蛐的歌儿 的描写,赞美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 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 永远歌声不断, 永远充满生机。

5、 学生齐读, 生生点评, 进而有感情的朗诵。

注意处理朗读语调, 注意语气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掌握读诗的方法。

6、 合作探究, 赏析文章。

(1) 各学习小组采用 朗读诗歌提出见解或困惑 的方式展示本组朗读能力, 提出本组理解意见或困惑。

 (2) 学生自由发言, 答疑解惑。

(3) 向同学推荐你最欣赏的语句。

(可以从内容、 情感、 结构、 技巧、 字词等方面赏析。

) 参考问题: 1、 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 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 大地的诗歌 ? 3、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提示: 开头一句与 大地的诗歌呀, 从来没有停息 相对应分为两部分; 动静相衬, 意境优美。

) 盛夏 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 蛐蛐的歌儿 4、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此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品诗的方法。

读诗品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融入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 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通过交流合作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 对诗歌内涵和诗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诵读、 充分品味、 充分交流基础之上的。

总体上看, 读诗经验指导读诗感知, 激活诵读时的情感投入和品读时的个性理解, 最后达到 与诗人心灵对话 的最终目标。

5、 教师小结: 抓住诗中意象的特点, 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 《蝈蝈与蛐蛐》 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 表现了大自然四季 歌声 不断的特点, 构思巧妙、 意境精美, 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 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第三步, 指导自主学习《夜》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 请同学们将刚刚学过的方法, 迁移到另一首诗歌上, 请大家自学《夜》 。

1、 作者简介(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叶塞宁, 俄罗斯诗人, 被称为 天才的农民诗人 。

他的诗以纯朴的浓郁的农村生活情趣和色彩绚丽、想像力奇特的语言引起了诗坛的惊奇, 诗歌的主题大都是讴歌或哀叹俄国农村和美丽的大自然。

2. 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 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思考: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这首小诗主要写了夜的静谧、 美丽,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 宁静的心境。

3. 学生感情品读, 体会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

思考: 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 学生反复朗诵诗歌, 深层感受夜色。

第四步, 深入探究, 比较两首诗在内容、 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 题材相同, 都是田园诗。

(2) 写作手法相似, 都是以大自然极常见的事情作为感情表达的意象, 情味浓郁, 意蕴悠长。

(3) 两位诗人都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构思方面: 《蝈蝈与蛐蛐》 一诗, 短小精致, 而又十分大气, 仅仅描写了蝈蝈与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 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大自然一年四季 歌声 不断的景象着墨不多, 却能以少胜多, 富有内涵, 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叶赛宁的《夜》 , 纯然写景,反复吟咏, 在写景中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 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此处设计, 让学生结合所学方式赏析文章,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五步, 教师总结: 面对大自然, 诗人有唱不完的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 发出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的感叹; 而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 夜是那么静谧、 美好, 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人们常说,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

但是,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

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 5 分钟, 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 希望以后你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 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作业布置: 1、 诵读诗歌。

2、 自己寻找其它的田园诗, 进行赏析。

如《过故人庄》 《田园乐》 等。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浅显说明, 有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5《敬业与乐业》 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题目是《敬业与乐业》, 我准备从 教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简介 《敬业与乐业》 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 敬业乐业 的主旨, 接着分别谈论了 有业 敬业 和 乐业 三个问题, 最后用 责任心 和 趣味 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 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 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 教材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 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 外, 还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

本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书信, 将它们放在一起, 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将《敬业与乐业》 这篇演讲词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课文语言通俗, 文短意长, 有助于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 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 学习课文, 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 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 丰富个性内涵。

二、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在语境中理解、 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 如 征引、 旁骛、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等; (3) 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 格言; (4) 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1 ) 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 ) 学会 举事实 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3 ) 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品味与领悟 敬业与乐业 的精神。

3.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 喜欢自己所选择的; (3) 培养学生形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三、 说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 敬业、 乐业的内涵; 2. 为什么要敬业、 乐业? 如何敬业、 乐业? 3. 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 文章的各段分别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述, 各段之间是如何衔接的; 4.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5. 掌握文章中运用到的几种写作手法。

难点 1. 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富含哲理、 含义深刻的语句, 真切领悟 敬业与乐业 的精神内涵; ; 2. 指导学生将学习此文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四、 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一) 教法: 1. 情景教学法: 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 情景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 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

采用情景教学, 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 扩大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注意, 强化训练目标, 引诱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情景教学法通过直接感知,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本课文中的 业 不仅仅指工作, 也可以指学习、 生活, 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紧密, 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核领悟。

2. 诵读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 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 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中增强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 大量引用经典、 格言。

教学中,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 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3. 讨论法: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 对本堂课适当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

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以对话、 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去辨析、 去归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 深层理解 敬业与乐业 的主旨, 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 辩证理解人生问题,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二) 学法: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 勾画圈点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 整理、 贮存、 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此, 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 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 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将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让学生在分析、 比较、 思考、 讨论、 释疑中达到 问题由学生提出, 过程让学生参与, 疑难由学生解决 的目的, 把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 善于学习。

注意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提倡 不动笔墨不读书 , 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五、 说教学程序: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设计了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教学反馈 等教学环节。

其中, 导入新课估计需要 3 5 分钟; 整体感知需要 10 13 分钟; 合作探究 15 20 分钟; 拓展延伸 3 5 分钟。

至于教学反馈这一环节是否安排在课堂上进行, 要视学生对本课学习重点、 难点掌握情况而定。

运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

(一) 导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 给学生讲关于梁启超的故事, 但不点明此事的主人公姓名, 再让学生们猜谜: 既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之一, 发表过《变法通议》, 还参加过百日维新, 并自号 饮冰室主人 的是谁呢 , 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脑里搜索跟梁启超有关的所有资料。

(二) 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 勾画圈点等教学方法) 在对作者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向学生进一步解说作者和写作背景, 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作者, 了解这篇演讲的背景, 对当时有什么意义。

向学生讲解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 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 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 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 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

确立主旨。

这里讲的是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 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 认清环境场合, 明确演讲的主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 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 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 形象生动。

引导学生诵读课文, 疏解字词, 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 看法的语句。

诵读课文后, 让学生自主分段、 说段意、 明确 敬业、 乐业、 不二法门、 断章取义 等词的含义、 提炼文中观点,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认知, 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 思考的能力。

(三) 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演讲开始, 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 敬业乐业 的主旨, 说它是 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接下来, 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 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 对文中作者的观点, 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 谈谈你的理解。

3. 演讲最后, 作者言简意赅地把 敬业与乐业 总结为 责任心 和 趣味 , 说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

那么, 你认为 人类合理的生活 应该是怎样的? 4. 作者所论述的 敬业乐业 中的 业 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5. 文中说, 劳作便是功德, 不劳作便是罪恶 ,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 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相互质疑、 相互启发,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落实了教学重点, 完成教学目标。

(四) 拓展延伸(也即情感体验,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 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1. 资料背囊: 如关于佛门与儒门; 2. 素材集锦: 如关于 敬业 的名言; 3. 美文欣赏: 如梁启超的另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 4. 情感交流: 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五) 布置作业: 文中说: 事的性质, 从学理上解剖起来, 并没有高下。

又说: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 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对这两种人生观, 你如何看待, 倾向于哪一种? 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 欢迎指导!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

今天我...

标签: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