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蚂蚁说课稿

时间:2017-03-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蚂蚁说课稿

《蚂蚁》 说课稿 车陂小学 林思敏 一、 教材分析 《蚂蚁》 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4 课的内容。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起始年级, 在植物单元学生通过大树的观察, 叶的观察, 已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科版的教材以活动为构架, 通过一个个的活动,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实验能力、 交流与表达能力, 以及科学态度、 科学价值观等科学素养。

蚂蚁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寻访了 小动物, 观察了蜗牛、 并对蜗牛和蝗虫进行了比较之后, 又一次的观察活动。蚂蚁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数量很多的昆虫,易于捕捉, 教材选择蚂蚁作为探究对象, 来建构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促使学生课后进一步去进行蚂蚁的观察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 为下学期饲养蚕宝宝, 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 研究其它事物打下一定的基础。

《蚂蚁》 一课由五个教学活动组成, 活动一是引入研究观察蚂蚁的活动。

由于蚂蚁很小, 又到处乱爬, 由此引出活动二 怎样想办法观察蚂蚁, 学生在小组讨论、 交流, 想出各种办法来观察蚂蚁之后, 引出活动三 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好的方法来观察蚂蚁。

观察后, 进入第四个活动 交流观察蚂蚁的情况,蚂蚁身体是什么样的, 观察蚂蚁的过程中, 有哪些发现。

活动五是课后活动延伸 送蚂蚁回家, 并在送蚂蚁回家的活动中, 进一步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等。

二、 学情分析 1、 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 虽然在生活中学生对蚂蚁很熟悉, 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

2、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 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各种感官、 使用观察工具、运用比较、 实验等方法进行观察。

但蚂蚁的身体小, 到处乱爬,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清楚的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而三年级的学生容易停留在参与热热闹闹的活动中, 应该通过巧妙设问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设计意图和学情, 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了 解蚂蚁的身体分为头、 胸、 腹三部分, 有三对足, 均长在胸部, 头部有一对触角。

2、 过程与方法: 能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经历对蚂蚁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 并在观察过程中, 不断改进观察方法, 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小动物的生命也是值得我们爱护的, 逐步形成关注、 亲近、 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培养探究能力。( 因为科学课活动的目 标取向是培养发展孩子的科学素养。

所以要赋予活动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

在这一课中, 学生发展观察方法, 提高探究能力,对难以观察的物体, 能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观察, 这比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更重要。

) 2、 教学难点: 蚂蚁进行细致的观察, 有较多的发现。

( 在一定的时间内, 学生要克服观察的困难对蚂蚁进(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蚂蚁说课稿)行细致的观察和获得较多发现有一定的难度) 五、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 主导和主体 、 学习与探究 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主 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 教法 (1) 引导自主探究, 观察交流。

新课标中提出: 科学学习 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 的目 标又是科学学习 的方式, 还是科学学习 的过程。

所以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 身的观察活动大胆的提出 问题, 并能通过自 身的探究来解决问题。

多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

(2) 通过组间竞争、 即时评价, 激励探究。( 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丰富, 学生的观察兴趣很高, 这也容易出现课堂较难调控的局面。

应该做到指令明确的同时,还要通过小组评比, 竞争, 即时评价等方式, 使课堂活而不乱, 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3) 通过丰富的实验材料, 促进探究。

2、 学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讨论法、 小组合作法、 自主探究法等。

(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 , 鼓励同学在交流研讨中学习 。

充沛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六、 教学准备 小组: 昆虫观察瓶、 白纸、 放大镜 2 个、 小盆子、 小瓶盖或小木块、 小勺; (自助选择: 搭 桥 用的小纸条、 蟑脑丸、 食物等)。

记录表, 课件 七、 教学流程 (一) 引入新课(1`) 通过谈话, 检查课前布置寻找蚂蚁任务的完成情况, 引出课题。

(课前布置学生去寻访蚂蚁, 可以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 (二) 激发探究欲望, 思考解决观察中会遇到的困难(5`) 1、 说一说, 你是怎么捕捉蚂蚁的? 在寻找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 2、 画蚂蚁比赛。

选几幅展示。

3、 学生比较分析同学们画的蚂蚁有什么不同。

4、 比较引出观察中的困难。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蚂蚁不相同, 如有的脚多, 有的脚少? 有什么困难吗? 引出观察蚂蚁的困难: 太小、 到处乱爬。

( 让学生说说都是怎么去捕捉蚂蚁的? 有哪些发现? 此时要引 导学生不要直接用 手捏, 以免伤害蚂蚁, 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在肯定学生的方法之后, 提出让他们用 笔画一只小蚂蚁, 并让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放到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 比比谁画得好? 此时, 由于学生没有进行有目 的的观察, 画出来的蚂蚁有可能有的脚多 , 有的脚少, 有的没有触角 等情况。

这时应抓住机会问同学们: 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 节? 那么多 的脚呢?教师这一问, 会引 起学生的注意: 我们捕捉来小蚂蚁到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意识到仅凭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初步印象是不够的, 要想认识真正的蚂蚁是什么样,就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而促使学生从内 心发出迫不及待想去观察探究的欲望。

有较强的目 标指向性。

有了 观察的欲望,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 直接观察蚂蚁, 会有什么困难呢?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 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到蚂蚁呢? 引 导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清楚观察蚂蚁的好方法。

带着目 的的讨论, 学生的热情会更高涨。

) (三) 讨论解决观察蚂蚁时遇到的困难(8`) 1、 提供观察材料: 碟子、 白纸, 放大镜, 昆虫观察盒, 矿泉水瓶盖, 小勺,樟脑丸、 纸条、 食物等。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比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

如: 放在什么地方观察? 用什么方法、 怎么观察? 用什么工具?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小组合作应该怎样分工? ( 1、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 来想办法, 可以使学生的想法付诸实际的观察中, 学生讨论的兴趣会更浓, 通过丰富的材料, 让学生建构多种多样的观察方法,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活动, 同时, 用有结构的材料来给蚂蚁一定的刺激, 可获得更丰富的观察结果。

突破难点。

2、 四人小组讨论, 不仅可以使学生间互相出谋献策, 互相商讨, 互相启发,产生思维的碰撞, 而且也为后面小组共同合作观察做好准备。

) 2、 组织交流汇报。

( 交流汇报环节注意引 导生生评价, 意在使不同组的学生互相启发, 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倾听意见, 互相质疑的精神。

) (四) 合作探究。

(13`) 1、 实验前通过 PPT 进行温馨提示。

包括实验的注意事项和提醒学生不要伤害小蚂蚁。

2、 各组选取认为最好的方法对蚂蚁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在观察前, 先讨论好一个观察的计划。

如除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外, 还可以观察第二个内容,如蚂蚁是怎么吃食的, 或蚂蚁被困住了, 会怎么办等等问题。

仔细地观察, 鼓励学生把发现及时记录下来。

并出示记录表, 对记录的方式作适当的指导。

可以写,也可以画。

( 设计意图: 1、 给学生自 主探究的自 由, 让学生自 主选择观察研究问题,去发现蚂蚁这样那样的特征, 体现了 教学的开放性。

有了 观察的计划, 学生的活动也更有目 的, 就会想方设法改进方法, 观察蚂蚁, 突破重点。

2、 使学生相互协作, 在思考中实验, 在实验中观察, 在观察中讨论, 在讨论中形成共性, 获得对蚂蚁的直接认识, 丰富已有的感性认识。

) (五) 整理、 展示、 交流(10`) 1、 先给学生 1 分钟的时间整理讨论时的材料: 小组其他同学把蚂蚁和材料放好。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3、 把自己小组认为最主要的发现最先说, 然后依次说出自己小组的发现。(学生代表发言时要面对全体同学) ( 在汇报前, 给出时间学生整理讨论观察的结果, 不是浪费时间, 而是必要的, 旨在培养学生实验之后整理实验材料的习惯, 同时让学生整理好思绪, 作好汇报的准备。

在汇报交流环节, 要引 导学生认真倾听, 针对学生的发言再发表自已的意见。

这种习惯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都注意培养。

) 4、 根据学生的认识总结蚂蚁的身体结构, 深化对蚂蚁的身体结构的形成正确的认识。

并对学生的发现, 进行赞赏和肯定。

( 体现教师为导的作用, 在让学生充分探究之后, 再进行归纳, 进行适当的补充, 不仅注重探究, 也要注重结果) (六) 课后延伸, 送小蚂蚁回家(3`) 1、 确定课外研究课题。

学生初步观察了 蚂蚁, 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如蚂蚁怎样怎样生活? 蚂蚁会游泳吗? 蚂蚁的家族等等。

教师让各组讨论一下, 然后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把课外研究的结果填在 《我们的研究》报告单里。( 对三年级的孩子而言, 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是无止境的, 对科学的探究也应该不能只停留于课堂内。

) 2、 送小蚂蚁回家。

蚂蚁的观察活动结束了, 但是课外的探究仍将继续。

要下课了, 小蚂蚁怎么办呢? 由此引发送蚂蚁回家的活动。(这也正符合《科学课程标准》 里提出的 珍爱周围环境中的自 然事物, 初步形成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这一理念。

蚂蚁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南帆的《蚂蚁》。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蚂蚁》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之机趣”。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关于生命的话题。《蚂蚁》一文通过对一只蚂蚁寻找食物时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冷静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积累词汇;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读课文,品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品味文章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

之所以这样设定是一句新课标和中考要求,近几年中考命题就涉及到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法:引导。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选择依据: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主。同时,本文篇幅不长,也相对简单,适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三,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 《 蚂蚁》课件 汉语字典 绘画纸笔 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蚂蚁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蚂蚁》。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析:《蚂蚁》这一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动物王国”教学单元里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就是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而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学习难点是:比较蚂蚁、蜗牛、蚯蚓的身体结构,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第二,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三个环节:1、创设情景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一段关于蚂蚁活动的视频)2、自主探究,观察交流。新课标中提出: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还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大胆的提出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决问题。3、利用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使课堂活动化和自主化。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课前要他们先自己抓蚂蚁,在课中自主观察自己想办法等)。而在学法上,我同样采用了三个环节:1、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学习。充分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探索中学习科学是合作、观察、探究为一体的学习。通过让学生设计蚂蚁迷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科学素质。3、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习在学习本课之前,我布置了学生们回去自己搜集有关蚂蚁的其他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在学习准备上,主要准备了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等。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1、谜语导入课题2、自主观察3、交流研讨4、自由活动5、拓展延伸第一个环节:谜语导入课题我采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远看芝麻萨迪,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远,只怕跌进热锅里)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自主观察首先,我播放一段蚂蚁视频,通过观看,调动起学生对蚂蚁探究的兴趣。其次,我出示几幅蚂蚁图片(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身体特点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际观察蚂蚁标本,并完成观察记录表(课件)。最后,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出蚂蚁的共同特征第三个环节:交流研讨教学时,首先我会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蝴蝶、蟋蟀、蜜蜂、螳螂、蝉、蜻蜓、蝗虫等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将它们与蚂蚁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与蚂蚁的共同特征,总结出它们与蚂蚁是一类,都属于昆虫类,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然后,再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蜘蛛、蝎子、青蛙、蚯蚓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判断它们是不是昆虫,在学生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总结出它们不具备昆虫的特征,因此不属于昆虫类。小结:最后,播放一段科教视频:昆虫世界,让学生感受昆虫种类的多样性,教育学生去观察研究小动物时不要忘了送他们回家,让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要珍惜生命,关爱小动物第四个环节:自由活动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昆虫模型,调动起学生制作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昆虫模型,并事先告知注意事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学生对昆虫特点的认识。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下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继续研究他们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饲养兴趣和长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学习深究拓展到课堂之外。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标签:上天的蚂蚁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蚂蚁说课稿 蚂蚁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