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

时间:2017-03-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呐喊》自序说课稿

t">甘肃岷县扎地初中 杨雯霞

一、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呐喊〉自序》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作者鲁迅,体裁为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大纲告诉我们,阅读在本套教材中的作用――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本单元所选都是序言,序言,是一种文体,是附加于著作或书画等并同它们有一定关联的评述性文字。单元的教学要求是:①了解序言的相关知识;②通过深入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③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走出课堂,放眼社会,增强历史责任感。本文作为序言单元的首篇课文,不仅能够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及其爱国情怀,又有利于对著作《呐喊》的理解。不仅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欣赏习惯犹为重要,又能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呐喊〉自序》以其情感的真挚性,思想的深刻性,高超的艺术价值一直吸引着海内外读者,但这篇文章在高中教材中显然是块硬骨头。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和把握“序言”的文体特点;

2、能力目标:A、了解和概括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过程;B、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3、情感目标:学习鲁迅先生努力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由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了解鲁迅先生自身经历与思想发展的历程。教学难点:捕捉《〈呐喊〉自序》的“道”,即贯穿于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努力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2、教法与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要把这么一篇各方面都称得上经典的优秀范文轻松地传授给初步具有理性思维的、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并非易事。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篇小说集的序言,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也就是从组织鲁迅的信息入手,对相关材料进行有效的编码。因为学生对于人物的故事总是感兴趣的,而主人公鲁迅的事迹在文中是一个重点,又容易把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结合资料自行研读课文,

二课时,在学生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

篇二: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说课稿(全)精编版

》说课稿 3

2《故都的秋》说课稿1

2《故都的秋》说课稿 2

3《囚绿记》说课稿 11 5 7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12

5《离骚》说课稿 15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16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17

7短歌行说课稿 18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20

9兰亭集序》说课 22

10赤壁赋 说课稿 24

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 25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3我有一个梦想 说课稿 34

1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36

15林黛玉进贾府 说课稿 38

16《祝福》说课稿 41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43

18蜀道难说课稿 45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47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21琵琶行 说课稿 49

22李商隐诗2首 51

23《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24《劝学》说课稿 57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58 53 48 29

25过秦论说课稿 60

26师说》说课稿 62

27动物游戏之谜 64

27-1动物游戏之谜 66

28《宇宙的边疆》 68

13-1宇宙的边疆 68

29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30《窦娥冤》说课稿 74

30-1《窦娥冤》说课稿 75

30-2《窦娥冤》说课稿 76

31《雷雨》说课稿 77

32《哈姆雷特》说课稿 79

33《望海潮》说课稿 80

34《雨霖铃》说课稿 81

35《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82

36《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84

37《水龙吟》教案 87

38醉花阴 李清照 89

38-1《声声慢》教案 89

39《拿来主义》说课稿 91

40《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93

41短文三篇 97

42廉颇蔺相如列传 100

43苏武传 102

44张衡传 104

4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106

46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108

47边城 说课稿 109

48《归去来兮辞》 111 70

49《滕王阁序》 112

113 50《逍遥游》 节选 说课稿

51《陈情表》说课稿 114

52《咬文嚼字》说课稿 115

53《说木叶》 116

54《谈中国是》 118

55中国建筑的特征 119

56《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57宇宙的未来 124

58《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127

59诗两首说课稿 128

《雨巷》说课稿 128 121

《再别康桥》说课稿 129

60《大堰河我的保姆》 131

61《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132

62《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134

63《鸿门宴》说课稿 135

64《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65《小狗包弟》说课稿 138

66《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140

67 短新闻两篇说课稿 141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143

68《包身工》说课稿 145

69《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147 1《荷塘月色》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经典的美文141 137

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2知识目标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通感的学以致用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境引起共鸣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

三说学法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2分钟1拟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2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

二456段课文分析33分钟

先介绍作者是为了排遣不宁静的心情选择了独游荷塘然后自然过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学习一两句简单的过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点又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1朗读训练8分

课前预习已整体感知文章课堂设计配乐朗诵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选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进行点评

2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25分

提问这几段写了什么都说它美它美在何处

理论依据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一句话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

⑴语言美

本文语言突出特点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神采飞扬其中的博喻叠词通感为重点对此学生却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洁莹润精致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几眼吗

学以致用发挥想象仿写或扩写写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写扩写是高考考察的语文能力之一

②叠词

切入角度用音乐的击鼓打节奏方式领略叠词独有的韵律感如曲曲折折阴森森脉脉节奏分别是 学生会用手指叩响桌子去感受叠词带来的音乐美感荷塘月色的灵动飘逸

课外拓展《诗经》中的大量叠词如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③通感

明确定义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典型例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让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得到了嗅觉听觉上的双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课外拓展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通感现象注意积累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学以致用当堂造句巩固消化锻炼文笔

⑵画面美

篇三:高中语文说课1

">第四单元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9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

[推进新课]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这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即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合作讨论。】生: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生:我觉得语言一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生:演讲要面对很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生:演讲要能打动听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除了刚才大家说的,演讲辞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师: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须—— 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师:对了,要不听众半天听不出个头绪来,可就痛苦了。另外,这么多听众聚在一起,可不是只来听声音的,对吧?

生:哦(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明白了,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师:这位同学悟性很高,一点就通,他说得很好。演讲辞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入耳有益。刚才大家基本上把演讲辞的文体特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记在心里,以后迟早会派上用场的。

【幻灯片放映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讨论。】

生:我会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生:我也差不多,会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生:除此之外,我会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

师:哦?什么希望?

生: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让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目标。 师: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对吧?看来大家的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重点大都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又构思了就职演说的内容要点,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看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是怎样写的,具有演讲辞的哪些特点,内容与我们构思的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

师:好,先来看看,本文作为就职演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三点要求,直指北大弊端,很有针对性,而且层次分明。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生:内容都是教导北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的,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师:说得不错,继续。生:思想性很强,很有现实意义。师:哦?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这三点都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都关系到北大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很有现实意义。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生:没有了。

师:再想想,刚才大家的思维全都集中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大家别忘了,演讲辞最终是要用口来说的。所以还要注意��生:它的语言。

师:对了,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读起来很特别。师:怎么特别?生:说不出来。

生:有古文那种古朴典雅的味道,简洁凝练,又比较口语化,比起以前学的古文来更容易理解。

师:对了,本文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既有文言的简洁凝练,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下面大家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哪些句子或词语是不懂的,找出来,我们课堂上解决,先把文意搞懂了,才容易深入分析。

【学生默读,教师轻声回答学生的问题。】

师:好,我们已解决了难懂字句,把文意疏通了。下面我们再比照一下,作者的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 生:是啊,有点出乎意料,他几乎没说自己会怎么做,将要实现什么目标,而是对北大学生明确地提出了三点希望。

师:第一个同学说是作者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二个同学说是提出了三点希望,想想是要求还是希望?两者有什么不同吗?生:是要求。生:是希望。生:希望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要求。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其实既是希望,也是要求。看来大家都找到了作者和我们构思的不同,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生:很苛刻,不近人情。

师:哦,有的同学认为这位新校长很苛刻,不近人情,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不能说他苛刻,但可以看出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

生: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师:大家都说得不错,虽然蔡元培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一篇演讲辞已让我们领略了他的严厉和务实。在文中,严厉务实的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三点要求?

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师:找对了,但这只是要点,能不能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生:“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师:解释得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师:也就是说,他提出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谋求发展,对吧?生:对。

师:那么我们对蔡元培的认识,是否可以因此而更进一层?他是以什么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在严厉和务实之外,这位校长是否还有什么我们没发现的品质?

生: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

生: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生: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师: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那么,这个有办法、有谋略的改革家有没有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改革方略或计划?

生:没有完整的计划,只提到了自己上任后首先要做的两件事。师:哪两件事?

生: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师: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如何改良讲义?为何添购书籍?

生:改良讲义就是以后的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要听教授口授或自行参考;之所以要添购书籍是因为书籍虽多,新出的却很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师: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是不是太小了点,这与他改革家的形象是不是不太相符?

生:不能这么说,这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生: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但都是很迫切、很有用的。师:哦,为什么这么说?

生: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生: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

师:说得很好,事虽小,意义不小。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那么,蔡元培在这里开门见山地提出三点要求,脚踏实地地提出两点计划,究竟能不能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风气的作用?他做了校长后,北京大学能否一改陈腐之状,旧貌换新颜?

生:能,提出的要求针对性都很强,直指弊端;两点计划又都是办好大学所迫切需要的,所以一定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生:不一定,对症下药也未必能药到病除,课文没讲到,不能想当然。

生:课文也提到了,第49页注释①说了,他“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生:这只是结果。或许这不是刚上任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起的作用,而是其他后期的施政纲领起的作用呢?

师:看来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啊,推断有理有据,质疑亦难能可贵。其实,要深刻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要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以,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下,在下堂课具体分析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时再来解决。

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也分析了本文的特点,知道了作者的三点要求和两点计划,初步了解了蔡元培这个人和他的办学方针。虽然还有一个问题存(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在争议,但有问题不是坏事,学习最怕的就是没问题;有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敦促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我们应该为不断发现问题而高兴。

布置作业师:今天的作业是课外尽可能地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师:上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今天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知道,蔡元培开门见山给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不良风气而提的,但没有深入地探究当时的社会怎样黑暗、北京大学又存在着哪些弊病和不良风气。现在我们结合作者提的三点要求,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具体分析一下。我给大家几分钟,认真找一找,把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北大情况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答案。】

生:“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师:分析得很好。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生: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师:答得又快又准,但还不够完整,只说到了对学生个人的影响。想想,这样的学生若在校内,会对北大造成什么影响?出了社会,又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师: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生: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师:作者认为,大学的性质是什么?

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师:非常好。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现在,我们继续分析一下后面两个要求,看它们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生: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想想,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生: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师: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师:很好。请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

生:这一要求课文没直接写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不良风气。但从前面所写的情况可以知道,当时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功利至上,学生都很势利,缺乏一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师生不能融洽相处。

师:你的推理很正确。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这一段时确实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标签:北京大学 就任 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