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书 > 正文

应急管理部消防局服装【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方法的探讨】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校教育成本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学校管理者、政府部门、学生和家长以及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对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高校教育成本的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构成;核算;控制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含义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费用,其本质内涵是高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高校为培养学生有关的耗费,才能允许计入高校教育成本。高校教育成本的内容。人员工资是指学校支付给教师和为教学服务的教辅、行政、部分后勤附属机构服务人员(指不宜实行社会化的部门人员,收发、传达、水电管理等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各种补贴、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行政事业费指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和部分不宜实行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部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办公差旅费、邮电网络通讯费、水电煤气费、物业管理费、会议费、交通费、车船炉燃料及保养修理费等。教学业务费指学校教学部门发生的与教学有关的各项支出。包括教学用各种低耗、实验、教育实习、军训训练、教材编审、教学差旅、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毕业分配即教学用邮电、会议等费用。修缮费指学校教学用房、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和修理费用。折旧费指学校为培养各类学生占用固定资产而承担的价值。用于教学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以及附属设施、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文物和成列品、图书资料、其他固定资产等六类。
   二、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一般原则
   (1)非盈利原则。学校教育成本管理与企业成本管理不同,目前,我国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成本确定应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成本管理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成本通过盈亏临界点原则和确定目标利润额来确定目标成本。(2)最大效益原则。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为目标,应以投入的成本效益最大为原则,通过教育目标成本管理,力求使单位成本尽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不能盲目投入,在操作上应使成本投入向综合效益高的项目倾斜。(3)全面管理原则。指全校、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全校管理是指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即从校级到各院系、各部门凡有关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环节都要实行成本管理,计算成本的收支;全员管理是指成本管理的群众性,即从校长到每个员工都要参与成本管理,注意每个环节的消耗;全过程管理是指成本管理的完整性,即从招生、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毕业等都要进行成本管理,讲求经济效果。(4)分级分口管理原则。为提高教育成本管理效益,学校需建立分级分口管理体系,每一项目应有专人负责,并按业务分类归口到有关职能部门,建立教育成本管理体系,推行教育成本管理责任制,从纵向和横向都去把好成本管理关,提高教育成本使用效率。(5)企事分开管理原则。企业成本以盈利为目的,而教育成本以非盈利为原则。目前应该将企事业分开,确立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明晰产权,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办法,以分别确保教育成本和企业成本的真实性。(6)发展优先原则。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首要是突出发展,对一所学校来说,以发展求生存是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
   三、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方法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实际上是以教育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及其效果为杠杆,围绕如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来研究分析教育活动中的成本问题。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应在遵循非盈利、最大效益、全面管理、分级分口管理、企事分开管理等原则的基础上,借鉴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理论方法的不断循环。其运行实质是从成本核算到成本分析再到成本控制以及信息反馈的过程的不断循环。因而,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分析和教育成本控制构成了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理论方法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运行程序图
   (1)高校教育成本的对象是指教育资源耗费的载体或目的物,成本项目的内容必须是当期为提供教育服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所有的应计入教育成本的费用都能在成本项目中反映出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对象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年教育服务量。(2)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就可以被理解为高校管理者对教育过程中的资源耗费过程进行规划、调节,使教育成本按预期方向发展的过程。它是高校实施教育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降低成本、提高教育效益的重要手段。(3)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也称前馈控制,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成本预测与规范,通过成本决策,选择最佳成本计划方案,规划未来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预算,以利于成本控制。事中控制也称过程控制,就是在费用发生的过程当中进行成本控制。它要求实际成本支出尽量按照目标成本的要求来进行。成本的事后控制也称为反馈控制,就是将所揭示的差异进行汇总,分析、查明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并据此评定和考核责任单位业绩,为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4)教育成本控制的客体,即成本控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资源耗费。无论企业还是学校,其创办运行的直接目的都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学校耗费教育资源是为了生产教育产品,教育成本控制对象应是教育的产品成本。高校教育的产品比较复杂,高校教育成本的对象是高校培养学生为之提供的一学年的教育服务量,而成本项目包括人员工资、行政事业费、教学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五项。因而,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应当针对构成教育成本的各项要素来展开。(5)教育成本控制主体主要是指涉及成本管理的人员,如进行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预测等日常成本工作的相关人员。其中,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承担首要责任。作为教育成本控制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的成本意识、决策水平直接影响到普通教职工成本意识的形成以及学校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完善以及具体实施。他们不但要掌握学校总的成本计划,更要定期讲实际开支与计划对照,从宏观上调节经费使用,努力避免实际开支偏离成本目标。当然,普通教职员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应鼓励他们参与其中,每个环节都在掌握之中。
   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是由涉及教育成本管理的人员对教育过程中构成教育成本的各项要素进行规划、调节,使教育成本按预期方向发展的过程。高校教育成本的可控性受时间限制的特点,决定了其事前控制可控性最强,事后控制效果最差;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受空间限制的特点,为建立多层次的高校教育成本控制责任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更好地控制高校教育成本,有必要引进一些企业成本控制方法,针对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对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高校自己的成本控制手段。在目标成本制度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教育成本控制责任制的构想。该构想的总体思路是首先在学校内树立起全员成本意识,其次是构建高校教育成本控制责任制,最后是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应从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固定资产和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具体做法是:以“精练”为指导思想,从数量上压缩教职工人数,从质量上优化教职工结构,来实现人员成本控制;以“集成”为指导思想,通过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体制、实现教学设施的多功能化、建立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来控制固定资产;贯彻“简洁”的思想,简政放权、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改革行政机构,来控制管理成本;制度控制通过在宏观层面上应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中观层面上需努力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还应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志红.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师.2011(2)
  [2]王璐.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7(5)
  [3]谢鑫.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
  [4]陆媛.我国高校预算编制方法改革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5]刘天佐.高校经费筹措与管理新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标签:成本管理 探讨 高校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