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整个学院办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入手、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功能及建设思路进行了描述,指出了要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彰显的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理念,更有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学者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当是在职业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职业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文化。
  一、什么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形态,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在当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一所学校要立于不败之地和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回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对学校教育的期望,融入追寻和建设优秀文化的大潮中,建设和超越既存的校园文化。从而,以校园文化建设来引领整个学校的长远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效能。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兼有“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等多重属性。能够直接观察和感受到的部分,如校容校貌、校园布局、师生员工的言语举动等属于“有形”范畴;院校的行为规范和文化惯例,如文化价值观、校风、教风及学风等属于“精神”范畴;应当指出的是,范畴之间是可交叉可逾越的,譬如,精神文化指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有时也包括那些体现精神文化的有形实体。因此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可以看做动态的系统性概念。其深刻内涵是谋求个人与院校制度的和谐,激发人的自觉精神和能力,实现个人目标与学院目标的高度一致。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侧重点在于“职业”,在建设过程中,定位应该紧紧围绕职业理念、职业理想、职业目标,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等特点。同时,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始终把学生能掌握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作为核心目标,着力于良好的职业学习环境氛围的营造。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个人的信念、情感、行为与学校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和整体趋向,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团结和谐、高度一致、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
  2. 激励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等系统性的多层次信息形式的呈现,营造一个人人奋发向上的氛围,每个校园人都希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由此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可以说,有特色、有个性、有魅力的校园文化起着决定职业院校师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作用,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提升完善自我。
  3. 规范功能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有着无形的约束力和软性的管制规范作用。一方面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和制度的调适、控制来促使每一个校园人在行为上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营造所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影响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正是这种非制度化的、看不见的行为准则,成为规范学院师生行为的内力。而这种氛围,既有批评约束作用,又有引导示范作用,易产生类化,彼此接受接近并趋同。
  4. 导向功能
  职业院校有着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未来愿景,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架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桥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不管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还是以组织者、管理者的身份,都能够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中有效锻造自己,不仅得以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还开拓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如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体协作精神等。
  5.发展功能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是开放的,是一个始终处于生成过程之中的开放存在。这个开放存在的校园文化系统在丰富和发展地域文化、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是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的亮点而存在。在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主体为全体师生,目标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等各项素质,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来形成催人奋进的院校精神,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最终促进职业院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要立足于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和学院的长足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职业能力,又有与所学技能相对应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
  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长远规划,整体实施,按照“职业人”的要求加强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的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让学生在美景交融中体会和感悟一种理念,一种特色,一种人文精神。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配套设施要重点建设。教学环境布置,除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外,还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体味专业特色,提高学习动力。
  职业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应从学校传统、精神、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入手,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每个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与社会主流趋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加强师生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养成,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工作态度形成等。从而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院校精神、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职业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反映的是院校的调控程度、监控原则和管理张力,是约束、规范、引导、保护校园师生员工行为与利益,维护院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提高管理制度的文化内涵,创新管理模式,在制度建设中以人为本,讲求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既以法束人,同时又要给予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其在制度规范与约束下自觉地自我提升,更好地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二)加强政治文化、道德文化、职业文化的建设
  政治文化建设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紧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脉搏前进,与时俱进。课里课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种法律、政策以及方针、规划等要准确、及时解读和做出相应的举措来为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价值观的转换以及道德的重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了甚至颠倒了。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混乱、道德精神迷失等的道德状况问题几乎成了一个每日话题:地沟油、奶粉、假冒伪劣、贪腐无不包括其中。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阵地,职业院校在对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帮助未来职业人确立和形成: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开拓创新、平等竞争、讲求效率、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整个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谓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但是对于未来职业人来说,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的就是职业文化。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等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因此,职业院校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文化建设,运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宽渠道广畅通地向学生展示和灌输优秀的职业人文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职业尊严和职业意义的追求,帮助学生确定具体职业文化领域的位置与意义,了解新型职业制度和职业规范等,让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职业岗位,开辟自己的职业天地。
  四、扎实推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精神和方向。在建设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过程中,要着眼于学院实际,着眼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成长的需要,注重实效,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分步实施,落到实处。
  (一)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充分挖掘院校历史和地方资源,结合院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要求,围绕院校办学理念,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树典型表先进,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营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
  (二)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为重点,建立起以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教育人,以针对性系列报告引导人,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能力素质实践基地锻造人,以完备的制度激励人的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三)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科技文化、体育文娱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智、体、美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把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多深入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创办好属于全体师生的学报,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以达到宣传和打造学院的目的。
  总之,职业院校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力求贴近学院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办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和各种潜能,不断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通过传授知识、培训技能,创新科技,培养具有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满足地方经济与全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琳,牛洁.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4): 52-53.
  [2]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0): 291-294.
  [3]韩宜中. 天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6).
  [4]谢小萍.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 职教论坛, 2009(6).
  [5]温景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 高教探索,2005(6).

标签: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