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新时代高校实验教学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长期以来,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实验教学的现状、解决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实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多元化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高校的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实验教学能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人才,是对高校实验教学的严峻考验。
  一、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实验室的地位仅是教学辅助设施,远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普通高校实验室在功能、建设与管理及实验教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概括为六点:第一,实验室建设资金紧张,实验经费不够充足,仪器设备跟不上实验技术的发展,更新率低;第二,实验室条块分割,功能单一,设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过强;第三,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项目,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少;第四,实验室设备、房间利用率低或闲置,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第五,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实验技术队伍和教师队伍泾渭分明,不利互相融合和促进;第六,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欠缺,相对封闭,制约实验室长远发展。[1]
  二、相应的对策
  1.高校各级部门应切实提高重视程度,为实验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彻底改变在实验教学认识上的偏见,在实验设备、仪器和实验准备材料上加大资金投入,转变理论教学高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最大范围地激励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建立和完善考评和考核制度,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上位环境。
  2.合理规划,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为实验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确立实验室的重要地位;并以课程设置为依托,结合实际,突出专业特色;保证基础,突出重点,体现整体均衡[2]。
  采取整体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采用分科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培养科学观念、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既要有面向学生的基础教学实验室,又要有满足科研需要的专业实验室,充分体现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不可盲目追求“大、洋、全”,要突出高校自身专业的特色。
  3.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
  目前高校的实验课程内容大部分是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只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验教学内容上陈旧,脱离实际的生产生活,也缺乏对当代科学发展前沿的介绍,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下,学生所能做的仅仅是验证已知的理论,很难达到突破。这种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达到实验目的,在现有的理论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限制很大,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应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与理论课程保持着有机联系,却又不依附于任何一门理论课程。在实验课程设置过程中,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应减少,在保证必要的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强化和增加综合性实验,并有选择地开展研究性实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避免被动接受性学习。在课程设置时可分为必选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方面。
  4.建立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目标[3]
  目前有许多教师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非常重视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原理和定律等科学知识,突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认识论功能和动机功能。然而,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如果旧的实验教学目标再沿袭下来,显然已经不适合新时期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必需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目标体系,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更重要的还应包括:第一、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如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操作方法和基本仪器使用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如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第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识和精神,如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科学真理的不懈精神等。
  5.建立多元化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4]
  首先,要以实验课程体系为基础,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实现实验选题的多元化。选择研究课题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提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或者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观察中或者在实验中的意外发现;二是靠调查研究,筛选课题。这表明实验的参与者提出实验课题,可以是教师,或者是学生。然而,当前的实验课题大多是由教师提出的。这种课题选择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多元化的实验选题模式应该包含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以教师提出课题为中心的实验选题模式,主要以教材为基础;二是师生共同协商、讨论的实验选题模式;三是学生提出实验课题的选题模式,主要以生活实践为依托。这三种模式应该是相互补充和协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终达到实验选题的最优化。[5]
  其次,以探究性实验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实验形式。高校应建立实验教学园地,开拓实验资源,尽最大可能开放实验室,为探究性实验学习创设条件。既要重视验证性实验,又要重视探究实验。总之,通过多元化的实验形式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意识,最终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优化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6.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完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6]
  考试评价仍然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十分注重的内容,只不过不同学校采用的考试方法不同。评价内容过分注重科学知识、评价标准过分强调标准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重心失衡,这严重背离实验教学的目标,成为制约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善以往评价方式,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等。
  
  参考文献
  [1]王大海等.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3(4).
  [2]袁聿军.淄博市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袁聿军.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6).
  [4]丁莉,高雁军.民族院校实验室设置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邹吉高,李克华.对构建高校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6]张福娣.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南平师专学报,2002(2).
  
  作者简介:张萍(1980―),山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从事生物教学。

标签:教学改革 探讨 高校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