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了作的开展与推动]2018全国高校思政会议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及高校工作的重点。当前不少高校职业指导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
  [关键词] 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 开展与推动
  
  一、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
  
  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相对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受到学校足够重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职业指导机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有这样两种模式:一是纯就业指导机构模式,只设学院一级就业工作机构和人员,不设院系级的就业指导机构和专职人员;另一种是“院就业指导机构+院系辅导员”模式,学院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为全院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院系辅导员主要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无论是采用何种模式,在大多数高校中,只有专职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会比较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他任课老师都没有认识到学生就业与自己教学的相关性并引起足够重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指导,而上述这两种工作模式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 职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两个倾向,一是以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代替职业指导和服务,二是将职业指导教育和具体的服务内容及管理工作相混淆,如多侧重提供就业信息,对就业观念指导较少;多侧重在求职技巧的讲授,对职业发展及职业道德教育较少,学校的职业指导大多忙于为完成就业率指标而急于为学生找工作寻找出路,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对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进行研究,事实上,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此狭窄的职业指导工作内容,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不具有针对性。
  
  3 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培训
  尽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均要求高校要加强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且目前各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不少高校由于人员少,且要应付很多与就业相关的事务性工作,所以缺少时间和精力接受系统培训和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甚至是一些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信息占有,还是知识储备,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人员应有的素质,这样的职业指导队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 就业形势预测与职业教育薄弱
  目前的就业指导往往停留在就业形式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层面上。在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重视不够。大多数学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职业定位过程中,盲目地崇尚和关注一些“实惠”又热门的职业或专业,不能准确定位,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导致毕业生在职场生涯中屡次碰壁。
  
  5 职业指导具有功利性
  
  二、开展与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 认清形势,健全机制,完善体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11条政策和有关部委、部门和团体的14个配套文件精神,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切实建立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院系二级就业管理体系,将就业工作分层落实到系部,切实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2 充实职业指导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想要得到取得成效,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职队伍,在数量上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来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质量上应为经过培训、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市场运作知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此外,高校也可聘请具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和校友等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从事职业指导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以适应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职业指导工作需要。
  
  3 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具有功利性,高校应该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全程化教育的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使就业指导的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真正掌握有关就业政策、技巧、技能和信息。系统拓展就业指导的内容。随着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职业指导工作只有从学生入学开始到学生毕业顺利就业的全程职业指导服务,才能有效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毕业生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主动就业。
  
  4 努力搭建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大学生是否能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信息的取得。收集信息、分析和预测信息,把准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帮助他们确定求职方向和目标。因此,拓宽就业渠道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关键,高校在这方面要抓好有形与无形两个市场,不断开拓两个市场的潜力,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就业寻找和创建优质市场。在有形市场方面,一是面向全国有关行业、企业发出邀请,有针对性地主动推荐毕业生;举办各种规模大小不一的招聘会,每年在组织企事业单位到校参加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同时,再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组织百余场小型专场招聘会。二是建立固定的就业、实训基地,与就业、实训基地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
  
  5 积极主动创新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对原有传统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如,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的应用以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和生活工具,高校可设立网络在线问答和在线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将同类问题通过集体信件统一进行回答,将每年学生问的最多的普遍性问题集中放在就业网上,方便以后的同学查阅,既充分解决许多高校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约,也可以参照国外和香港一些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模式,例如:推行“义务职业指导员”活动,即在往届校友中征求愿意回馈母校的志愿者,将他们的职位和联系方式公布给对他们相近职位感兴趣的在校学生,通过网络、电话或其他双方约定的方式保持联系,由往届校友对这些在校学生进行学习,求职准备等各方面指导,帮助他们就业,这些受益的学生毕业后也会积极参与到对在校学生的指导中去,形成一种极好的良性循环,促进就业指导的推动。

标签:职业指导 试论 推动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