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性别差异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性别差异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固有的社会性别分工对女性流动人口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分层结构中都处在底层的位置。首先探讨了在流动人口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然后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个人发展因素四个方面对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为缩小男女性劳动力的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公平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女性流动人口;流动意愿;性别差异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女性积极参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甚至在许多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社会性别以及生理方面等原因,女性的从属地位仍然难有很大改变。因此,对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男性相比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动意愿方面主要有哪些特征?到底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缩小性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这些都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
   (一)年龄
   女性流动人口中的年龄主要集中在劳动能力旺盛的年龄段。20-39岁这一年龄段所占比例高达81.53%。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流动成本会相应的增大,若把进城打工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话,那么年青人相对老年人来说,可以利用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益。而女性工作岗位对女性年龄要求相对男性而言更加严格,对于,流动的意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的逐渐减弱。
   (二)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动意愿可能更强烈。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的技能、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就越强,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就更多。同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使人对精神、物质生活的追求也会相应的提高,对自己的工作也会有更高的追求。而在女性流动者中,大都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比例高达65.44%。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较低,因此女性流动人口和男性流动人口相比流动的可能性要低。
   (三)外出打工年限
   一般而言,外出打工年限越长,流动意愿就越强。因为一方外面的生活对她们来说已经习惯了,另外一方面,由于在外流动的时间长,她们可能已经丧失了在家乡务农等生活技能。那么如果条件允许,她会更希望也更向往城市里的生活。相反,从来没有出过家门的,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的人,她们的流动意愿相对来说就要弱很多。而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流动可能性本身来说就要比男性流动的可能性要低一些,就可能形成一种循环圈,越是流动时间长的那么流动意愿越强烈,越是流动时间短的,流动意愿就越冷淡,而女性流动人口长期以来形成的流动可能性会自然地比男性流动人口的流动可能性低。
   (四)婚姻状况
   女性流动人口中主要的流动群体为未婚女性和家中无学龄前儿童的已婚女性。流动者中未婚女性占29.29%,已婚女性且家中无学龄前儿童的比例为58.76%。由此可见,女性和男性相比要承担更多生育、哺育子女和持家的任务,对女性的流动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许多女性可能在结婚前还会到外面去打工。而她们一旦结婚以后,相夫教子则变成了她们的主要任务,在流动可能性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五)家庭情况
   女性流动人口所在的家庭的人口数越多,那么她就可能越不愿意流动。因为分工的不同,女性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在乎于家庭的地位,因而导致更多的农村女性在流动的时候要考虑到诸多的家庭因素,而家庭人口数越多,影响因素也就可能越复杂,她们就越不容易轻易的做出流动的决定。
   子女数是众所周知的影响已婚女性流动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女数越多,她们考虑的就越多,因为本身作为母亲是不愿意和自己的子女分开的,更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母爱关怀等方面母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家庭社会化的主要作用人物。
   三、流动人口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因素,他们是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个人发展因素。
   (一)政策因素
   1958年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办法。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等级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的初衷是限制居民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因此,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进一步也渗透到女性流动人口,限制女性流动人口的自由流动,对她们的流动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劳动妇女的合法权益与促进妇女的发展,规定了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从事相同工作的男女工人应该获得相同的报酬、女职工在经、孕、产三期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等。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女性流动人口都没有享受到这些劳动保护制度,所谓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对缩小男女在流动中的性别差异所起的作用甚小。
   (二)经济因素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过渡中,出现了城市女性的经济贫困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两极分化加剧,这显然是多数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常态。但是,女性在此贫困化过程中,成为“贫中之贫”的特别弱势团体,则是中国的一大特色。那么在这种“贫中之贫”的境况下,女性们会去寻求自己的发展,经济驱动力成了女性流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流出地的经济贫困是农民外出的“推力”。这些贫困地区因社会经济欠发达、农业收入太低、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产业结构单一、无法较多地承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女性不得不外出打工。期望外出挣钱,获得较高经济收入是农村妇女初次外出的主要动因。
   (三)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歧视妇女的思想大师,他不仅提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的名言,设计“三纲五常”这一紧箍咒钳制妇女的言行、名节,更强化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礼教戒律。所以,传统文化主导下的中国社会本质上一个父系家族制度。“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传统性别观念造成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获得和占有的“男多女寡”,造成了农村女性在流动机会、职业结构和收入水平不如男性,并成为婚姻迁移的主体,且婚后返乡多。因此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和角色分工是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特征的社会根源。
   (四)个人发展因素
   许多女性外出并不是因为经济因素,而是为了见见世面、锻炼自己,她们也向往城市生活,希望在城市得到一份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尤其是对于未婚女性而言,是否外出打工更多的是出于个人意愿的考虑,个人行为决策所占比重较大。对于年轻人而言,外出不是迫于家庭生活本身的压力,而更多的是出于增加收入和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改变个人命运的愿望等,属于发展型外出,更多地受到“拉力”作用的影响。
   四、对策和建议
   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克服了传统文化和制度上面的障碍,对社会性别规范和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大的挑战。经济能力的增强为女性赢得了更多的独立,提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地位,同时也缓解了城市某些劳动力不足。社会和政府应当促进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动人口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缩小流动人口中的性别差异,给女性流动人口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挥她们的自身能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力量。为了更好的促进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和发展,实现劳动力流动中的男女平等。本文现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减少城乡壁垒。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最大制度因素,对于本来就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流动人口来说是一个最大的障碍,户籍制度是影响女性流动人口流动的首要因素。废除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居民的就业限制,使进入城市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让她们取得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机会。
   第二,完善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特别是生育保险。保护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重点保障她们在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的合法权利。
   第三,加强社会宣传,削弱性别歧视观念,促进社会的平等、公正。首先国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男女之间社会角色、责任和能力的性别差异,努力缩小性别差距。再次要增强全社会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偏见、歧视以及贬抑妇女的社会观念,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通过媒体宣传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和思想观念,改变含有身份歧视与性别歧视的传统用语,宣传流动农村女性的正面形象,鼓励她们提高自身修养和学习能力,政府相关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应共同合作,成立流动农村女性的团体,增加她们的归属感;开通维权热线帮助流动农村女性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对女性的教育培训。政府和社会可以举办专门针对女性的职业、技能、素质方面的培训班。有研究结果表明,65%左右的已流动妇女都没有参加过职业培训;女性就业的质量普遍也没有男性高。通过办培训班并降低进入职业技能培训班的门槛儿,可以提高女性的职业技能,增加她们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另外还可以给予她们心理素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使她们在掌握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适应城市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影响流动人口中存在的性别差异有很多,是各个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我们尽快建立起一个不仅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而且是事实上男女平等的社会,使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的潜力,实施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要提高女性劳动力的自主意识,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我们要坚定地相信,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一定会更加健康有序,流动人口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一定会逐步缩小直至消除。
  
   参考文献:
   [1]姚先国,胡凤霞.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研究问题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17).
   [2]段成荣,张斐,卢雪和.中国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9(4).
   [3]程霓.我国女性迁移人口的迁移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祖群英.中国农村女性人口流动问题研究综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
   [5]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
   [6]苏群,刘华.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作者简介:徐良明(1984.1-),男,江西鄱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人口政策;刘 雯(1986.10-),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人口政策。)

标签:流动人口 浅析 差异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