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美国旅行随笔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读书笔记——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读书笔记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摘 要】:“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这是简在书的导言中的第一句话,也是简对自己的书的一个定义。在书中,雅各布斯用很浅显的语言,平实的情感描述她在城市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雅各布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

【关键词】:抨击、街道安全、老建筑、贫民区

【写作背景】:1961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出现的人口生育高峰,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就美国而言,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大都会地区进一步形成,原有的、以开发建设为主体的综合规划体系及其理论在新的需求冲击下不知所措。伴随着郊区的发展,美国大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面对“规划师们”采用传统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来解决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问题,作者站在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立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一些基于社会和经济考虑的城市规划思想。

1.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1916-2006)

简·雅各布斯1916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中学毕业后雅各布斯不愿去上大学,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速记员培训后,她却去了当地的一家报纸《斯克兰顿论坛》做义务记者。经济大萧条时期她去了纽约,为时尚杂志《Vogue》撰稿。22岁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2年,随后进入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1944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简.雅各布斯前后陆续总共出版了7本书。早先3本都是关于城市的,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后,《城市经济》与《城市与国家的繁荣》是解释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间一本《分离主义:魁北克的主权之争》是从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探讨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根源和影响。后面3本书《生存系统:关于商业和政治的道德基础的对话》、《经济的本质》、《黑暗的时代将要来临》则用柏拉图式对话的方式探讨社会与哲学的本质问题,譬如政府和市

场的关系、传统的价值等。

2.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作者从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的街道着手,对城市生活的的景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讨论了人行道的用途 :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用途。本章中,作者强调街道的安全不是靠警察来维持得了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街道的安全问题,那么随时都要有无数的“街道眼”(指街道能够吸引人们关注它,作者把盯着街道的眼睛叫做街道眼)盯着其所在的街道;另外,街道上要有人活动,作者形象的把某一街道上人们从早到晚的繁忙而有序的和谐的生活场景描会成“街道芭蕾”。

关于街区公园,作者调查了美国大城市的众多公园,发现很多大型公园在使用上都缺乏多样性,不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使用者,没有吸引人们自发地使用公园的能力,所以他们实质上只是流浪汉和罪犯们所呆的场所,成为街区不安全的因素之一。作者支持在城市中建立一些小型的公园活动,要它们起到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

第二部分: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书中说“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关键是要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提高城市的活力。作者指出,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发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混合功用能保证在不同的时间吸引不同的人,保持从早到晚都有人在街道上活动。其中有一个例子——曼哈顿地区的例子,曼哈顿中心区是一个因使用者时间段的分布不平衡而饱受困扰的地区。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工作区,大约40万人在这里工作,但是他们都只是周一到周五在此工作,下午5点下班后以及周末日这里出奇的寂静,这里的服务设施极为有限,就连曾经纽约最好的一家五金店都因入不敷出而关闭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功能太过单一,来这里的人群也太过单一,这里商业的生意大部分都只能集中在一天的两三个小时中,甚至是一个星期的10分钟或15分钟里。这样的低利用率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没前途的。雅各布斯建议,在此地增加一些临海的博物馆,建一些电影院和歌剧院,吸引人们在夜晚和周末来到曼哈顿。所以作者认为,要提高某个地区多样性,几个基本功能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几个基本功能必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里走上街道,才能正真从社会和经济上产生有益的影响。

2、小街段之必要:也就是说,大多数街段必须要短,使人们很容易拐弯,并且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作者同样采用举例的方法,列举了哥伦布大道、曼哈顿、纽约的街段的例子(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美国旅行随笔),其街段既长且相互间缺乏联系,人们要从一条街去到另一条街非常不方便,而且其街段旁的商业都是统一格式,又没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导致这些街段越发死气沉沉、门可罗雀;相反,波士顿北端,这个被称做“浪费型街道”的典型,却因为其方便灵活的交叉使用,在面对官方的冷漠态度和资金支持不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摆脱了贫民区的境地。

3、老建筑之必要性: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要。“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

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一些小的或者刚起步的企业,如果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即老建筑)容纳它们,他们就不会成长起来。作业举了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和布鲁克林两个例子,这两个地方的老建筑都是培育首要多样性的地方,老建筑成为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不同功能的企业聚居于此,不同的人群在此活动,从而为丰富城市的多样性出了一份力。

4、密度之需要: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城市需要充分的人口密集,使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作者的观点: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 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城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交界地带——大量的单一用途与另一单一用途之间组成交界处,形成了城市“普通”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窝藏罪犯破坏力的街区。作者认为,唯一能克服交界真空带的方法是靠邻近区域的强有力的干涉势力,即交界处附近的人口密度应该比一般情况下高(以及多样化),附近的街段应特别短,街道的潜在用途应特别强,首要混合用途应特别丰富,而建筑年代的混合也应该如此,从而使真空地带被限制在最小区域内,总而言之就是提高此处的活力:动用尽可能多的城市各种要素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混合的区域。另外,关于贫民区的问题,当时美国的城市改造方法是直截了当地消除贫民区和分散里面的居住者,以一些能产生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或者是吸引一些比较容易对付的、不会产生很多昂贵的公共需求的人口到这里来。作者认为,这只是把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作者的观点是对这些街区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股脑儿端掉。贫民区是可以向非贫民区转化的。

第四部分:作者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3. 对我的启示及我的思考

一看到雅各布斯提到的关于城市多样性的条件之一“首要用途的混合”,第一时间内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校园。虽然校园不是城市,没有城市那么多的功能,也就没有城市那样的复杂性,但是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说明问题的。在我就读的学校,教学区是纯粹的教学区,宿舍是多样化的宿舍,而且距离还比较远,确实达到了“互不干扰”的目的。一到上课时间,教学区塞满了人,宿舍空掉了;非上课时间,教学区是留不住很多人的,宿舍区则爆满。同学们基本上都在宿舍周围的小吃店或者奶茶店里吃吃喝喝,要么在楼下的篮球场打打球之类的。学校的功能分区比较明确,比较单一了。教学区为什么就不能参杂些其他功能呢?比如书店、娱乐设施之类,这样就可以在下课时间看看闲书或者在室内室外能够进行娱乐,能够吸引同学们在非上课时间过来利用。然而现在的教学区已设有饮料和零食的售货机,下课的时候可以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些饮料,零食之类,这样挺好的;而且在教学楼外部,学校已在周围设置一些座位,这样在享受美丽的风景的同时,也能安安静静地学学习。如果教学区能多开一些自习室,这样的话就不用走那么远到图书馆的自习室了,而且图书馆里还不一定有座位。

想完大学校园,之后想到的另外一个公共空间是公园。公园可以说是最活跃的地方。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大量的人在此锻炼,活动等。公园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人们经过它旁边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入进去参与活动。公园里面的环境非常好,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休息。另外,公园里活动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或者是老人带着小孩,但是他们进行的活动却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拉琴,下棋、打太极、打牌等等,里面的氛围非常之活跃,只要对生活有激情的

人都会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走在里面,你可以任意参加各项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都很友好。

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城市,“首要用途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有它能保证人流的存在,不管是按照不同的日程出门的人,还是因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地的人,都能够享有很多共同的设施。

篇二:读《西班牙旅行笔记》有感

读《西班牙旅行笔记》(节选)

大一时就买了这本书,硬着头皮看了近二十页后发现由于自己历史背景知识的匮乏根本难以入境,看的如坠五里云雾,只好作罢。经过这学期概况课的熏陶洗礼,终于,当我在前些天随意再翻开来看的时候有了全新的感觉,竟被几章内容是一直以为自己讨厌的政治而吸引地手不释卷。

在这几章中,作者以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人和事,除了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和战事的宏观叙述,还用他独到的视角分析了内战时期西班牙人民和少数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

处于水深火热的内战中,伊比利亚半岛再次被摩尔兵们的铁蹄所踏(他们在西班牙内战中以凶残著称),于是发生了一桩桩类似的1936年发生在Badajoz的惨案,这都是西班牙内战中非常血腥的一面。他们一路北上,目标直取首都马德里,整个西班牙内战,几乎可以称作是马德里保卫战,因为,马德里是弗朗哥军队上岸后要攻打的首要目标,也是整个内战最后攻陷的主要目标。把马德里打下来,内战也就宣布结束了。而弗朗哥却在进军的路上突然转道南面去攻打托雷多,原因是要赶去给一个叫做阿尔卡扎的要塞解围。这个要塞是由摩斯卡尔多领导防守的,共和派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人谈判、甚至绑架摩斯卡尔多的儿子来威胁他投降,却都没有成功。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心理极限的较量,要塞的守卫者摩斯卡尔多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在这个易守难攻的城堡里守了十个星期,知道弗朗哥派兵来解围,而弗朗哥也在最后关头救出了后来被敬为右翼英雄主义的摩斯卡尔多和托雷多,还有阿尔卡扎所有的妇女儿童。在内战之后,弗朗哥政权修复了阿尔卡扎,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宣扬右翼英雄主义的纪念地?

然后,马德里保卫战终于打响了。短短一段时间,马德里形状大变,“十天呢之内马德里就发生了变化。”马德里民众,也在他们的信仰支持下,表现出和托雷多的摩斯卡尔多们一样的誓死抵抗的决心。然而,民众虽然热情高涨,却远没有右翼地区民众的团结,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整合。这样一个力量,就在弗朗哥的军队绕道托雷多去的时候出现了。就是“国际纵队”。

国际纵队和弗朗哥于1936年12月在马德里短兵相接,英勇的志愿者们伤亡惨重却仍斗志不减、英勇非凡。1937年2月的一场战役中,国际纵队美国林肯营的第一批四百五十人,在经过突击训练后,也全部投入了这场马德里战役中。这是一次拼死的、可怕的、伤亡惨重的战斗。尽管如此,这些志愿兵们在这一张后还是出了名,他们以前从没有打过仗,第一张面对的是弗朗哥最精锐的兵力,结果还打退了弗朗哥。他们尽管伤亡惨重却士气高涨,伤兵一出医院就立即回到队伍要求出战。然而,不管怎样,世界各地的人在西班牙小小的国土上进行着各自的实力和意识形态的对决,大家的炮弹炸药都爆在了这片美丽而忧伤的土地上。

西班牙内战的黄金故事,最令人难以置信。此时,西班牙的半数黄金却都通过内格林的手莫名其妙的落在了斯大林的手中,并从此一去不复返。当西班牙黄金岛打苏联的时候,斯大林说,“西班牙人再也休想看到他们的黄金,就像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耳朵一样。”

战地记者卡帕拍摄出一幅幅不朽的作品,他的名言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照片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在战场上还不够靠前。”然而,真正打动人的可

能更会是他的勇气和悲剧性的宿命,再跑他答应的最后一次报道时,他踩上了埋在越南稻田里的地雷。他在西班牙的战地摄影,是摄影史上的典范。正如他自己所言,战地记者们,手里攥着自己的赌注,生命的赌注。

还有毕加索,在1937年4月的轰炸后,将惊世的格尔尼卡事件付诸画布,画画的时候,他那久居巴黎的身体里的西班牙灵魂终于彻底苏醒了。被战争肢解的西班牙飞上天空,又纷纷陨落、落向无底的深渊。没有色彩,只有白色的光、黑色的地狱,这就是《格尔尼卡》。他说,“这画不是用来装饰殿堂的,它是一种对付战争、对敌人进行攻击和防卫的工具。”正如作者所言,“这画也同样惊动了西班牙,惊动了世界。人们说,毕加索是巴黎的、法国的、欧洲的,但有了《格尔尼卡》,他就永远是属于西班牙的。”

还有海明威、还有乌纳穆诺、加塞特、马拉农、阿拉亚、皮达尔??这些知识分子们则用其思想作为武器进行着不懈的抗争。九八一代在内战时大多数已是老人,战乱起来,无可逃避的大难临头。比如乌纳穆诺,他是巴斯克人,却一辈子用西班牙语写作和教书。他一辈子在寻找西班牙的灵魂,而在政治上却一直是一个反对派。他认为,西班牙的前途归根结底在西班牙自身,在与发扬西班牙灵魂的优越性,他是主张发扬西班牙传统的“寻根派”。所以理应倾向右翼,可当他看到右翼群众模仿着法西斯敬礼时,他又站出来抗议了。最后,不可调和的矛盾终究是她被软禁在家,两个多月后,这位老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死于软禁中。他的死,正如作者所言,“标志着九八一代的西班牙启蒙时期的结束。批判的武器,将要被武器的批判所掩埋。”

这两章虽然时间跨度不长,但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其透射出的当时内战时人们的精神和作者深邃的思想却的确深深打动了我。

比如,对于那个牺牲了亲生儿子的摩斯卡尔多,作者独到地谈到,“英雄行为也常常是某种气氛烘托下的结果”。诚然,我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英雄经常有着无比的崇敬,可是他们的出现也往往有着局限性和偶然性,往往是某种精神和信念在超越一切地起着作用,使得人不再是常态中的人。当社会回归常态之后,英雄们也回归本来面目。更何况很多个人英雄行为的纪念到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产物,有人将这样的事件作过度的历史转化,借对个人英雄行为的纪念来证明自己一方的政治正确,殊不知对方也不乏英雄。我很欣赏文中作者的一句话,“人在瞬间如彗星般的焚毁,常常是生命的火柴装上了黑暗的时代底板,它的悲剧性大于一切。”细细想来,在整个西班牙内战的进程中,又有多少个个体的生命为了整个时代的变化而牺牲,在当时看来也许真的是英雄史诗般的波澜壮阔,但对生命本身而言,终究是一场悲剧。

另外一个震撼着我的则是卡帕,书中这两章所引用的照片基本都有括

号标注是他所拍摄。且不说他那幅最有名的“倒下的一瞬”所透露出得他的敢死敢闯的勇气,也不说那些照片中体现出他捕捉画面时的细致入微和对生命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单单他和女友的那张照片上他的笑容和眼神,就足以让我相信他是一个有着无与伦比的善良和智慧的人,有这样的人作见证,有这样的人拍摄出的照片籍以我们历史的纪念,西班牙也算是有了在不幸中的有幸。

还有乌纳穆诺,作为九八一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充满勇气的政治

抗争随着他本人,终于悲剧性地在软禁中死去。他在1936年10月萨拉曼加大学集会上的讲话,真的让人钦佩不已。“他面无惧色,面对狂热而暴怒的年轻人,说:‘这里是智慧的神庙,我是这个神庙里的牧师。是你们,亵渎了这个神圣的地方。你们会赢的,因为你们有足够的暴力。但是你们无法让我信服?’”想想,

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一个在西班牙历史上的声望举世无双的老人,面对着一群激进的无知的甚至可以称之为暴徒的人们,说出这番话,需要怎样的大无畏的勇气、怎样的智慧、怎样的热爱西班牙的一刻赤诚的心!他的确默默地消逝了,消逝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里,但是他的存在,却让我们在一片混乱的土地上寻出了西班牙的骄傲,西班牙的灵魂??

两章并不长,但看得我心潮澎湃、时时击掌。欣喜地发现,我对西班牙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语言之??

篇三:格调随感

《格调》随感

——闲暇时光品读后所思

M61514038 臧梓汝 201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1.翻一翻后大致了解

挑来挑去依旧选择了这本由保罗·福塞尔著作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本书的英文原名是“CLASS”。在英语中,这个词既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含有格调、品味的含意。说一个人是否“classy”或说一个人有没有“class”,并非在说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和阶层高或低,而是说他(或她)有没有品味和格调。因此,作者的书名取“CLASS”一词的双重含意,通过人的品味和格调来判断他(或她)所属的社会阶层。书中对美国社会等级的描述吸引着我,有人说福塞尔夸大了美国的等级偏见,对穷人缺少同情和道义支持,对人类的弱点过于尖酸刻薄,等等。作者在书中并没有避讳任何东西,而是直白的说明了等级造成的后果。 保罗〃福塞尔并没有用学术的社会研究方式回答这些问题,而是绕开理论上的争论,从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日常话语里呈现出的特征来分析判断人的社会阶层。按作者的话说,他只从“可以看见的事物和可以听到的话语所传递的信息来分析人的社会阶层,而不考虑他们的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作者认为,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不可见,而种族虽然可见(肤色),但并非个人选择的结果,因而不在作者的考察范围里。作者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显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些品质。那么作者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呢?通过大量的观察之后,作者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穿着,家里的摆设,房子的样式和格局,开什么车,车里的装饰,平时爱喝什么,用什么杯子喝,喜欢什么休闲和运动方式,看什么电视和书,怎么说话,说什么话,等等。作者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给美国社会分了九个等级,用辛辣嘲讽的语言归纳了这九个等级在生活品味方面的差异。

2.与它的第一次相见

序中提到现今中国的等级符号正在泛滥,财富的分配不均,谈论生活格调是一种奢侈。中国变化太快,以至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品味。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得体,生活更有情趣,更丰富充实。也对啊,没有人会希望自己体现的多么不合群和没文化,总是希望融入周围的圈子中。

面对社会等级问题容易变得非常焦虑的是中产阶级,非常担心自己会下滑一个或两个等级;另一方面上层阶级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可以显的他们地位的优越;贫民阶级通常不介意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清楚他们无力改变自身地位。作者非常不留情的阐明了等级的分别,从一个问题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现实的差别十分残酷。对等级问题的的愤慨恰恰暴露了阶级身份。受采访者总会声明“我们这个城市没有等级差别”。 一旦这句话脱口而出,也就到处这个地区存在等级差别。美国政府的结构形式为公民们创造了一种均等的条件,也因此人们想通过奋斗去上层,所谓的“美国梦”。

3. 读后偶思

书中提出了社会分层的新的标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种标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有品位有生活格调立刻能够使人们对你刮目相看(文化痞子和玩世不恭者除外。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人数同前几年相比正在越来越少),使你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欣赏,因而提高了你的社会地位。金钱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赏识。你怎样花你的钱,用它带来什么样的消费,这些消费使你呈现出什么特征,则成为更加要紧的问题。

本书中描述的种种现象,已经可以在中国找到对应。美国昨天和今天的等级困境,也许就是中国明天的生活闹剧。本书也许能够成为一面镜子,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每个人未来的或正在显露的鄙俗和丑陋,从而开始注意培养品味和生活格调,也许还来得及避免跌入恶俗的低级生活趣味。

4.Fourth time

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熟悉的人们的生活,然后根据作者提出的言行举止特征来检验自己和别人的社会等级,或者感到满意,或者(更多的时候)感到害臊和汗颜,甚至感到一丝莫名的愤怒,因为你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竟然都缺少品味,自己原来是个没有多少格调的人。而且,

你发现周围的很多人都不像你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些很有档次的人;相反,他们不少人居然只能算是个中产阶级甚或是贫民阶层里的一员,这无疑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在今天的社会里,社会等级已经由更多的文化标准来确立,而不是简单的以有产和无产、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等标准来划分。人们可以经由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来改变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仅仅有钱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还必须提高文化品味与生活格调。没有品味的人永远不能改变自己最初所属的社会阶层。

每读一次,都会对美国社会各个阶层人的行为特征增加新的认识。无论现在他们已经多么有钱,你只需注意一下他或她的衣着和言谈举止,再按照福塞尔提出的标准加以衡量,就能判断出他们最初来自什么阶层,而且完全正确。人们在生活格调和趣味方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产阶级仍旧在房问里满铺化纤地毯,贫民阶层仍旧爱打保龄球。习惯于喝易拉罐装啤酒的人们虽然慢慢改为喝玻璃瓶装啤酒了(并非由于趣味的改变而是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但是并没有改为喝口味偏干的葡萄酒或者进口矿泉水。人的生活品味随着他的成长一旦形成之后,一般不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使经由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似乎也收效甚微,只能使人再次想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说法。是不是贵族倒不那么要紧,但是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格调则绝非易事。由此推论,用生活品味考察人所属的社会等级甚至是一个更为衡常、更为有效的标准。一个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格调。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经常看到腰缠万贯的富豪,其举止和品味还保持着昨日“贫民劳动者”的本色。

我觉得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指出了品味和格调在社会阶层划分里的重要性,因为品味和生活格调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它恰恰不像金钱和财产那样,获得的过程常常是一个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堕落的过程。通过自身的教养。品味的提高,一个人不需拥有很多金钱,就可以达到较高的社会地位。

标签:美国 随笔 旅行 旅行散文随笔 旅行游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