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学习的兴趣可以来自自身,也可以来自外界。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关心、热爱和信任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我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 设置悬念,引出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时机,恰当地布设疑阵,设置悬念,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形成学生强烈探求的局面,以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心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用一根比赤道长10米的铁丝沿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一只老鼠能钻过去吗?一个人呢?同学们兴趣盎然,各自进行了猜测,有的说只有老鼠能钻得过去,有的说地球赤道那么大,而现在只有多10米,这么小的间隙,老鼠也不可能钻过去。怎样才能判断你的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猜测是不够的,必须有根据地进行推理演算。有了这样的悬念,同学们急于想知道正确的结论,探究的欲望特别强烈,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分钟的推理演算,答案自然也就出来了。
  
  二、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高低、兴趣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使各类学生都能产生兴趣。
  我在教学时,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通常只要求掌握基本的东西,让他们做一些基础练习,直接应用公式定理等。还经常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越过学习上的障碍,在上课时提问他们较容易的问题,肯定他们的每一点成绩。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布置一些相对较灵活或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同时根据初中学生对问题好奇的心理,经常出一些变式练习,如口答、笔答、判断、选择、改错、进行随堂小练习、展开小型比赛等等,保持学生浓厚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 揭示矛盾,激发兴趣
  
  对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通过思考和引导,得出相互矛盾的结果,再通过不协调情境的解决,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深化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如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以后,让学生计算:当a=5时,代数式a+2+4-4a+a?2的值时,甲、乙二人得出不同的结论:
  甲:原式=a+2+2-a=4
  乙:原式=a+2+a-2=2a=10
  让学生判断哪个同学的解答是正确的,哪个同学的解答是错误的,并说明错误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四、 巧设问题,增强兴趣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能使学生学习有“问题”才是成功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结合“问题”去分析讨论,交流切磋,这样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加清晰,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中,可以这样设计:
  问题1:在△ABC中,能作一直线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
  学生1:只要作它任一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即可。(如左图)
  
  问题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能作一直线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
  学生2:只要画出它的任一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即可。
  学生3:也可以作过平行四边形对边中点的直线,这样分成的两个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且等底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如右图)
  
  学生4:只要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O任意画一条直线即可,因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教师:如果把上述问题中的平行四边形换成矩形、菱形、正方形,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
  众多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也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教师:可见一般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对特殊的图形也是适用的。
  问题3:能用两条直线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成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四部分吗?
  通过这样的设问,步步深入,由浅入深,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同学们通过交流、思考,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发现的乐趣,学习的快乐,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五、 应用媒体,拓宽兴趣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比如在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先提问: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并拿出纸和圆规来进行实际操作,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现大部分学生只能画出个别位置关系,而要把所有位置关系全部表示出来还是困难的。这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示,让两个圆缓慢地移动,同时启发学生观察,从感性上直接认识了两圆的位置关系,这样,学生们不但享受了探索的乐趣,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8.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从表面上看,数学似乎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但如果把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促使他们更快、更牢地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已知△ABC内一点P,连结AP,BP。求证:∠APB>∠C”一题时,可引用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如下图,在绿茵场上,足球队员带球进攻,总是尽力向球门AB冲近,这是为什么?
  
  学生对足球是非常感兴趣的,马上就有学生指出:距离球门越近,射门就越有力,当然容易进球。也有学生说:不只是射门有力,还有对球门AB的张角就越大,球更容易射中。实际上从几何图形中可看出:设球员接球时位于点C,他尽力向球门冲近到点P,延长CP交AB于点D,则有∠APD>∠ACD,∠BPD>∠BCD,所以∠APD+∠BPD>∠ACD+∠BCD,即∠APB>∠ACB,这样更容易射门得分。
  通过这样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更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标签:几点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