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体育高考 > 正文

科学课堂如何体现“会教” 科学课堂上如何体现人文教育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动力。小学科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满足内心的需求。
  关键词:科学课堂;思考;学习笔记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61-01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的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因此,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整体性,实现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在“会教”上下功夫。如何体现“会教”,我的做法是:
  一、读
  “读”就是让学生阅读科学课本深入理解课本内容。例如:布置学生读《人体的组成》时,让学生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笼统的认识人体的组成,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人体组成的兴趣。读插图时要学生认真阅读,展开想象,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的理解内容。读《消化与吸收》一课“奇妙的旅行”,引领学生先后认识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管道。学生通过读插图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想像的微型机器人的旅行历程。
  二、思
  “思”就是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善于变式思考。对某一问题,改变条件,结论如何?改变结论,需满足什么条件?在变中找方法。如在学习《电铃响丁当》一课“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提出研究性的问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自然引出要从电磁铁的结构入手,推测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多数学生能够想到:电磁铁产生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和线圈有关。于是,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就会改变这两个条件,根据出现的结果,总结出本课的结论。
  三、问
  “问”就是师生、生生之间互相提问,在提问过程当中,学生能抓住重点,相互交流,达到知识共享。例如学生学习一课后,有不懂的问题要敢问。问同学、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四、做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能力。如在学习《巧妙的结构》一课“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时,可采用分组实验,让学生设计一座“坚固而美丽的桥”,学生会在利用厚纸做桥面上下功夫,宁可多用一课时,也要让学生得出: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增加抗弯曲能力的道理。
  五、说
  “说”可以让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例如,学习新课时,让学生根据内容,说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同桌相互说、小组交流说。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学生会选择较好的学习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方法。
  六、写
  “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科学语言转化为科学符号,既简洁又便于记忆和使用。如在学习《它们是怎样工作的》时,骑自行车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可以这样记录:
  人体的生物能 ―――→ 机械能。
  七、记
  我认为要学好科学,就必须牢记课本中的概念。例如:教学《种类繁多的动物》时,应使学生记住爬行类动物、昆虫类动物、鸟类动物、 两栖类动物、鱼类动物、哺乳类动物的特征。
  总之,作为科学教师要想教好科学,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要根据课本内容,改革教法,重视学法指导,使教和学协调发展。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由教师的“会教”转为学生的“学会”,以至“会学”。

标签:课堂 体现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