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体育高考 > 正文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可以说小学数学的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计算教学历来就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小学阶段的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及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
  一、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相比较而言,老课程标准对学生计算的能力提了很多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而现在却很少提了。面对新课程,我们的教师往往花了很多心思用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有趣的情境创设了,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也体现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当今社会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新课标调低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却并没有因教材的变化、因学习要求的降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地区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单一、信息来源单薄、语言障碍等问题,对数学的兴趣难以产生。而计算教学的特性更容易培养学生成功经验,从而对于其全面学习数学课程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正是这重要的一环,恰恰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地方,也偏偏是学生们最不愿意学习的知识。
  一方面,对老师来说,计算教学是最不容易教学出彩的地方,我们很少见到有计算教学的公开课。不是老师们认为讲不明白,反而恰恰是它过于“明白”了,一目了然,运算顺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哪个地方最容易出错,所有的一切清楚明了;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都认为这部分知识很简单,根本不用老师来教。学生明明会算,也非常清楚应该注意什么,可就是错误不断。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计算教学处在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呢?笔者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现状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如下
  1、计算教学依赖于情境。
  有的教师片面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2、算法多样化变成“形式化”
  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而不管思维层面即质上的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牵引。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10―15分钟。而且算法“多”了以后,也不及时优化。在计算时,有的学生甚至不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教师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课堂练习时间无保证
  有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片面认为现在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有机械、重复训练之嫌,翻来覆去说“算理”,挤占了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
  4、忽视口算练习
  有些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淡薄,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有的二年级学生连乘法口诀也没有做到脱口而出……,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这样的口算水平势必影响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5、教材的编排忽略了算理的探讨与交流
  计算内容基本都是独立成章,先学加法、减法,再学习乘、除法,都是比较单纯的学习和练习。只要是一进入这一部分的教学,师生之间就只有练、练、练,很少有关于算理的探讨、交流,只有学生练习熟练与否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优生练习熟练后的心浮气傲,一种是学困生动笔就出错的心惊胆战。
  二、民族地区小学计算教学的对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教学担负着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任务。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纠正一些矫枉过正的想法和做法,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加强口算训练,使之常规化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实践证明: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大部分运用口算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要突破口算关,因为笔算实际上是口算的结果。无论整数小数加减法,都是10以内,20以内若干组口算的组合,而乘除法则是乘法口诀和20以内加减法的组合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口算训练,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每节课3-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逐步达到熟练。
  2、重视学生算理的理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形象直观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数感的基础。在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如:用竖式计算:35.72÷0.047时,引导学生用:一、看,二变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把看和变的过程编成简而好记的顺口溜。如:一看,看除数,除数是几位小数(三位);二变,变除数为整数,把它扩大到它的几倍(1000倍),再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1000倍)让后说出变后的算式,35720÷47这样,除数就变成了整数,我们就可以按照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3、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合理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为什么会出现算法多样化?因为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实验、验证、交流、推理等有效学习活动得出相关结论的过程中,会产生各自不同的个体体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算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建立其自信心,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算法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比较、反思和感悟各种算法的优势,学生只有充分参与体验,才能自觉自愿地运用优化后的算法。
  4、培养学生善于估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每次进行计算课教学时都先让学生进行估算,那谁估算的结果最接近正确值呢,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知计算结果,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在计算之后,还可以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通过实际计算结果与估计的数值比较来确定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方便实用。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与策略。
  除了让学生进行估算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验算的习惯关键是靠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通过鼓励和表扬,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促进整体推进。
  5、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工整,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做到每月评比一次作业的书写。
  6、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乏认真的计算习惯是学生在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严格、细心的习惯,千万不能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基础的基础,必须狠抓,不能放松,做到坚持不懈。
  

标签:浅谈 小学数学 民族地区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