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知书 > 正文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表现及对策】职业倦怠的成因与解决对策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981年心理学家马斯乐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1 情感衰竭。指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2 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3 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和与价值的倾向降低。专家们把教师职业倦怠定义为: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状态使教师对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热情丧失,内心深处对教育教学产生厌烦并感到心力交瘁,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的能力和业绩降低。
  研究表明,教师工作到四十岁左右时候,处于教学的“徘徊阶段”,这期间,部分教师有远大抱负,扎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越过“高原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并进而成长为“经师”“人师”,更有相当部分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就此裹足不前,进入职业倦怠期。
  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职业倦怠使得教师情感、态度、行为等均发生一些变化。
  态度上的变化,认为教师的工作毫无意义,枯燥乏味,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可言;讨厌一切,情绪多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失去兴趣,感到厌倦;心理上的变化,认为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消极应付,得过且过;或讲求实惠,害怕作奉献;或自暴自弃,自轻自贱;或抱怨嫉妒,制造事端;或散发谣言,摒弃是非,争名夺利,不择手段;或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起哄“造反”……;行为上的变化;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使,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行动无常。或冷淡自闭,或狂燥放纵,或动摇思迁……
  
  二、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第一,职业压力感。教学成绩的排队,职称评聘的激烈竞争,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工作强度不断增大,均能导致教师表现出身心疲惫。
  第二,不合理的收入。社会行业分配的不合理,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偏低、住房条件较差的状况在有些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以至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
  第三,学校的管理水平。部分学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观念落后,管理混乱;有的对教师的绩效考评欠科学合理,存在着不公平现象;有的学校习惯于加班加点,不给老师休养生息的时间。
  第四,教师个体的性格和心理因素。另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
  
  三、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政府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地位;社会要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为教师行业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人文环境,以减少教师的职业压力。
  第二:从教师层面看,要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调整目标,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丰富生活,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教改实践;加强学习,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第三:从学校层面看,
  以人为本,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是引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前提。尊重教师,从校长做起,从管理者做起。管理者牢固树立学校发展、教师为本的理念,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关心教师专业发展,更关心教师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职业信念、情感态度、生活经历等,营造尊师重教的范围,使学校成为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的精神家园,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敬业奉献。
  按绩取酬,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是引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关键。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比较重视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但不能因此忽视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满足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学校要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使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劳动价值相适应。消除教师“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愤懑心理,促使教师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搭建平台,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是引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必要措施。真正的发展只有致力于改变人的内心,否则什么也改变不了。改变教师的主动权在教师自己。为此,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学习,让教师在组织团队中求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求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求发展、在学生成才中求发展,把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同教师自身发展、自我成长结合起来,使老师在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中,获得尊严、幸福和创造的体验,激发工作热情,为自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因势利导,排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是引领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主要途径。引导教师制定恰当的奋斗目标,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公平公正、诚信友爱的学校人际关系,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往和情感交流搭桥铺路;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克服“官本位”思想、加强自身个性修养,克服个性中的消极因素,保持乐观自信的情绪。
  完善机制,健全校本评价体制,是引领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有力保证。完善的竞争机制能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活力。教育竞争是培养人才的竞争,是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竞争。学校管理者改变单纯以教学质量为唯一指标的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以师德水平、教学效率、教育实绩、学生评价并重的教师工作绩效考评制度,使教师的职业“从生计的驱使走向生命的自由”,“由牺牲性的付出走向主动性的创造”,教师的职业态度便会积极向上,教师的成长便有了力量源泉。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摆脱职业倦怠的魔影。

标签:倦怠 成因 浅谈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