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托福 > 正文

高校广播台(站)改革的思考|高校广播台祝福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校广播台作为高校内部的一种新闻媒介,作为高校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除具有传播新闻和教育受众的功能外,还有参与学校建设的功能,特别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课堂的建设中会起到重要作用。校广播台虽小,但对教职工、学生这个文化胃口、思想水平都很高群体来讲,要想办得好,也非易事,可谓“大学小台,台小学问大”。本文将对高校广播台的现状及改革做一些初步研究。
  关键词:高校 广播 现状 问题 改革途径
  一、高校广播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
  目前来看,从隶属关系上讲,大部分高校广播站都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另有少数院校隶属于校团委或学工部。这种隶属关系都体现出高校广播的政治把关性,校广播站作为校党委的喉舌,这一点必须紧抓不放。从具体管理上讲,一种是配有专职老师进行指导,这样比较容易开展工作,但只有一些大规模院校才有条件,比如浙江大学就是这样;另一种是由学生直接管理,学生担任台长,直接向党委宣传部负责,宣传部有老师兼职管理,这多存在于一些小规模院校。
  (二)节目
  1.从节目制作技术角度来讲,大致分为三类:
  (1)转播类:如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
  (2)直播类:一些新闻节目,如浙广电高专的《浙广前沿》栏目;一些现场访谈类节目也用直播;一些需要主持人现场发挥的节目,如音乐欣赏类节目也用直播;学校重大活动的实况有需要也可以直播。
  (3)录播类:不适合直播或无条件直播的节目,需要重播或长期固定播出的节目。以浙江广电高专为例,录播的节目主要是一些文件通知等宣传材料和重要的理论文章。
  2.从节目的播出形式来看,也可以分为三类:
  (1)播报型: 这类节目主要是新闻类和各种通知的播报及严肃性的专题节目。一些评论也属于此类。播音员必须严格按照文稿(件)的内容播报,不得有丝毫的文字改动;
  (2)播讲型:主持人用自己的特色语言讲述节目内容,允许播讲的同学对个别文字做改动,以适合广播的语言风格,但大意必须忠实于原稿;
  (3)谈话型:这类节目只要求有节目的提纲和背景材料,形式比较活泼,主要靠节目主持人现场发挥,这种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
  3.节目内容:
  从目前情况来看,占据高校广播台大部分播出时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块:一是各种红头文件、通知的播出;二是一些报纸上的理论文章不加编辑而照本宣科;三是不加选择地朗读一些无病呻吟之作;四是各种流行音乐的播放,许多高校是“节目不够歌曲来凑”。
  另外,传播内容有一定的专业性。高校广播宣传是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进行的,故而不同的院校其传播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理工科大学以传播科技知识为主,而外语类院校则仪传播外语节目,口语、听力练习为主。
  (三)硬件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广播台拥有自己的独立办公间,少数条件较好的有自己的录音间;对外传送方面,许多高校由于资金等原因还采用有线高音喇叭,有少数院校建立了校园低音广播网系统,浙江大学通过校园网实现了网上直播。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无线电等相关专业的院校来讲,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广播音箱的布局非常不合理,导致收听效果不是很好。
  (四)资金来源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广播台资金来源主要为两个渠道:一是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这占主要部分;二是广播电台的广告创收,这部分收入不是很多;还有部分高校电台通过点歌台或对外录制节目获得一些收入,但也不是很多。
  二、高校广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动摇了高校广播往日作为学校传媒主体的地位。目前,校园有线电视网已广为覆盖,不仅教室与食堂有,学生宿舍也有,甚至连校园内的小店也有,这就使得师生接受信息的时间与空间大为扩展;校报则因为电子排版和先进印刷技术的采用,使其出版周期越来越短,且印刷精美,信息容量大,也越来越受到欢迎;校园网络的建立则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它日益紧逼传统媒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师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企业深入校园,他们免费建立各种公共阅报栏,各大报社也纷纷在校园内建售报亭,无人售报点,这也使得师生获得信息越来越容易;另外,各种讲座、晚会、社团活动也吸引了大部分学生,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寝室的音响系统成立了小范围的“地下电台”,这些都使得师生对校园广播的关注越来越少。
   由于一些院校对学生电台的经费预算比较紧,导致校园广播的硬件更新一直比较慢,采编、播音、传输设施有许多还是几十年一贯制的老式有线广播设备,特别是传输设备(尤其是户外音箱)的陈旧,致使播出效果相当差,覆盖率也非常低,这都大大影响了师生的收听情绪,许多师生是“想听听不到”或“想听听不清”。
   广播从业人员流动性太大。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等院校每年都有新生进,老生出,这就必然造成了高校内部那些以学生为主体的部门或社团的工作人员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每年一次各个社团的纳新活动便是一个证明。据调查表明,大多数高校的电台都是每年更换一次人员,如浙江广电高专,其电台栏目主编、责任编辑都由大二、大三的老生担任,一线采编人员几乎全由大一新生担任(大一新生空余时间较多,工作热情也很高,高年级同学学习与社会工作都较忙),一年以后,大三的老生退出,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升任管理人员,新进入学校的大一新生又再充实到一线采编队伍,个人在电台工作的时间一般为一年。
   广播站中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员不多。高校广播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想招收具有新闻专业素质的学生确实不大容易,这一点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尤为突出,部分拥有新闻系或新闻专业的文科院校相对来讲具有一定优势。正如前面所讲的,由于大部分一线采编人员都是大一新生,(高年级同学大都因为学习忙或是在校外有其他兼职而不愿意在电台耽误时间)他们刚进校门不久,所接受的专业训练也不多。以浙江广电高专为例,电台的记者基本上是刚入校门的大一新生,他们写的文章大都属于散文范畴,他们大都还不了解新闻该怎么写,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培训,光靠他们自己摸索提高,效果是不太明显的。当然,大一新生刚进校园,工作热情非常高涨,这也是可贵之处。
   内容缺乏变革,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有的高校广播站是行政口头命令发布的传声器,有的是播出脱离新闻格式的文件简报,有的让抽象空洞的理论文章占据大量的播出时间,有的将平淡而少有价值的班级活动“新闻”频频发出,或者有的电台干脆成了校园点歌台,音乐台。
  三、高校广播台的改革(发展)途径
  (一)管理模式的改革
  目前高校广播台多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这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在文化多元化,信息激增,受众欣赏兴趣和选择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这一管理体制显然已不太适应。应该依据校内几大媒体形态基本完备的现实,组建起校内传媒综合管理协调部门,统一负责全校各类媒体的有机配合协调运转,从而形成校内新闻宣传的集团威力,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减少资源的浪费,互补互助,降低运作成本。目前,我国有一些高校已建立了这样的机构――校新闻中心。考虑到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与人事制度,校新闻中心应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接受其领导,通过其发文,具体的工作有新闻中心的学生去完成。
  (二)加强管理人员主体队伍建设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广播是由学生直接管理,即使是某些学校有一两名教师参与管理,但由于大多也是兼职,也难得有实际工作。在成立新闻中心的基础上,学校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的老师主持日常工作,因为学生由于其知识、经验、能力、综合素质和流动性等带来的不足,让他们充当管理主体的做法,不利于广播的发展,不利于把握好广播的内在规律和体现学校的总体部署。应该让懂行的专业的在职在编人员实抓实管,全权负责指挥协调和进行诸多具体运行,学生则从事采编、主持、播音等具体事务。就从业人员而言,据目前统计,高等院校的广播站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大一新生,所以,对新闻业务,即便是新闻专业的同学(大一多为基础课)也知之甚少,所以,必须对从事广播工作的同学进行培训,最好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可以邀请新闻系的老师,也可以到电台、电视台聘请专家。另外,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同学们到台里参观学习,寒暑假到台里去参加实习。浙江广电高专就要求全校各专业的同学假期到台里实习,并写成书面总结,这对工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甚至校电台做得好的节目还可以卖给正规的电台、电视台播出或与之协办栏目。
  (三)抓住黄金时段,更新播出内容,提高收听率。
  要抓住黄金播出时段,必须首先分析受众的收听特点。高校主要的听众是学生,学生以学习为主,上课时间不可能收听,所以,其收听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在早、中、晚的就餐时间,因为在这一时段大家边听广播边吃饭,互不影响。在内容方面,一定要选择广大师生喜欢的东西。如浙江广电高专“未来之星”学生电台在学校“迎评升本”期间就开辟了专栏,对迎评升本的各种动态做及时报道,并通过专访学校负责人,请同学到直播间谈话,广播讨论等多种形式对“迎评升本”进行宣传,给同学鼓舞士气,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新闻方面,只对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行报道,其他不重要的新闻不必再重复报道,因为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内的阅报栏了解,关键是要加大校园新闻的力度,比如:学校内部师生有共同兴趣的内容;学校内部人员和相关系统人员有共同兴趣的内容;校内学生与社会公众有共同兴趣的内容。另外一点是,必须增加同学们喜欢的内容,比如“未来之星”学生电台就开办了《浙广人物在线》,每周对一位校园典型人物进行访谈,这些人就在同学身边,就在自己周围,节目播出后,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另外,不同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办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节目,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点都可以提出来。
  (四)改变高校广播有过去的纯单向传播为经常性的双向交流,更好的发挥沟通功能
  过去,我们的广播工作都是我播你听的宣传式,受众的参与感不强,积极性不高,变单向为双向,关键是要让他们参与其中。我们可以让广大师生听众积极参与广播工作,把他们请进直播间,让他们参与策划,参与节目制作过程,共同配合制作有关专业或特别节目;我们可以让直播工作更透明,直播间可以修建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落地窗户,让师生员工不仅听得见,而且看得到;我们还要加强与听众的联系,定期收集师生听众的意见或建议,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节目与幸运听众,并给予奖励。双向交流就是一种沟通。作为高校内部的一个有声媒体,校电台既可以通过发表专论及言论性文字等多种形式传达党的方针、学校领导的意图和工作的指导思想,起到“下达”作用;亦可通过邀请嘉宾访谈、开办专题栏目把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传达给“上面”听到,以便及时沟通。不仅如此,校电台还可以通过播发一系列反映校园文化,校改新风,教研成果等通讯报道,通过校电台本身所具有的新闻性、政治性和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科学性、趣味性、欣赏性、娱乐性等充分结合,激发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校园中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塑造充分发挥效果。有沟通才有了解,了解了才便于更好的合作,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校电台应当在其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五)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的传播优势
  目前高校广播大都采用高音喇叭向外传送,由于分布不合理,导致覆盖率低,该听的地方听不见,不该听的地方却听得见,影响同学们在寝室的休息和教室的学习。应该根据条件,完善校园低音广播网,提高收听效果;并且根据校园内的建筑合理布局,提高覆盖率。其实,只有覆盖率提高了,收听效果改善了,广播“短、平、快”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否则,播是播了,但大家都没有听见,就像目前许多上星的台一样,星是上了,但对方不让你落地,不也白搭。如果建成了校园网,那我们的节目通过光纤传输就将更加方便,资源也会非常节约。2001年10月12日,四川电视台开始启用非编网络,除前期拍摄和播出资料带仍保留磁带外,其他环节均在网络上进行,这就使的各个部门能够资源共享,减少浪费,调用起来更方便、快捷,且图像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如果校园网络的规模可以支持,我们校电台的节目制作与播出也可以全部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当然,硬件的更新归根结底得说到钱,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台也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当然,对于一些庞大的开支,还是应该有学校预算,毕竟学生电台不是赢利性机构。学校应该对广播电台有一套比较细致的年预算方案。
  (六)高校广播应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实践的基地
  在美国的广播系统中,有一种学生培训台,它既非商业台,也不属于公共广播系统,它们大部分是低功率广播电台,为大学所有。除了进行技术实验与节目培训外,还为所覆盖的地区提供各种特别兴趣的社区节目和适合学生口味的节目。并且还有校际广播系统负责节目交换和协调组织。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形成规模的高校广播联合组织,高校广播也还没有实现无线广播,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功能的发挥,在多数学校,特别是有新闻专业的院校,广播台都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采、编、播工作进行指导,对于非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校电台的工作必然会让他们的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这一点对于理工、农医类的学生又尤为明显。学校在广播台的建设中,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实践基地,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在师资方面给予支持,并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党委宣传部为主导,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意识,使其得到锻炼与提高。
  (七) 加强校际广播站的交流与合作,走集约化之路,有条件的可以组建广播联盟。
  目前,我国报业的集团化已经先行一步,电视走集团化之路也势在必行。集团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资源重新配置,共同利用,达到优化组合。“联盟”,《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共同行动而订立盟约或结成集团,也指个人、集体或阶级的联合。我们这里所讲的广播联盟,或曰“校际广播社区”,其本质也是走集团化,集约化之路,他其实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广播站联合起来,达到设备、节目、人员等软、硬件资源共享,达到减少重复开支,扩大收听范围,带动广告效益的目的。建立这样的联盟,首先必须是在自愿与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决不能用强制性手段,因为在广播联盟中必然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如果没有自愿与公平,联盟就不可能长期稳定;二是必须有一套合适的管理制度,必须减少多余的机构,对广播系统(相当于电视频道资源)进行重新布局与配置,优化组合,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提高节目质量。在人员管理上也要公开、公平,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的要退出,优秀的要奖励,特别是精神嘉奖,因为对于学生来讲,一张奖状远比100元钱有意义。另外,联盟的高校最好建立配套的网络,以便传送节目的快捷。
  
  参考文献:
  [1]李晓枫,柯柏龄主编.《电视传播管理实务》,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马庆平著.《外国广播电视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朱隆泉主编.《中国高等院校校报优秀论文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4]《浙江大学广播工作简报》,2001年第1、2期
  [5]《西南农业大学广播站节目单、人员结构表》
  [6]《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未来之星”学生电台节目单、人员结构表》
  [7]《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5月
  [8]《咸宁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14卷第4期
  [9]《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4期

标签:广播台 思考 高校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