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托福 > 正文

【部门决算不再沉默!】部门决算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部门决算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决算。2011年3月25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5月4日,国务院第153次常务会议就推进部门决算公开工作进一步明确要在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中央决算草案后,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部门决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部门决算首次向社会公开,是部门决算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部门决算不再沉默!
  多年以来,部门决算都是沉默的。
  部门预、决算支出是财政预、决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80%左右。是财政、财务部门两项基础性工作。预算是年初收支计划,决算是年末计划实际执行的结果。没有预算,就没有决算;没有决算,便不知预算执行的结果。二者同等重要,但在现实工作中,它们的境遇却很不相同。
  预算像个高傲的公主,总被打扮得花团锦簇,人大审,代表评,众目睽睽,群星捧月,社会关注度极高。决算则像个灶下婢,虽抱玉藏珠,却总悄无声息地窝在灯火阑珊处辛苦忙碌,少人问津。固然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年年都要像模像样地对决算进行布置培训、审核汇总,没少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都不外乎是将决算往档案柜里一锁,任其尘封蠹生,成为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历史档案资料。
  2000年以前,在财政部门内设机构调整前,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地位似乎还不是如此落拓。那时,管理财政支出的主要业务处是行财处和农财处,每位工作人员都是预算、决算双肩挑,既要审核、批复分管部门的预算,也要审核、批复分管部门的决算,预算决算不分离。审核单位决算时,要以单位预算为依据,检查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核定预算时,又要参照单位上年决算收支情况审核确定其收支预算。同时,通过批复单位决算,剔除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合理的开支,提出规范会计核算和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见,有效促进并加强了单位财务管理。2000年财政部门内设机构调整后,业务机构管预算,统计评价机构管决算,预算决算两分家。相当多的财政部门延续多年对行政事业单位批复决算的职能也就此中止。财政批复决算,是预算法赋予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单位一年来预算执行结果审核后的认可;不批复决算,就意味着预算下达后单位可以随意执行而财政都默认,这是财政职能的严重缺位。2003年,财政部门撤销统计评价机构,由国库机构接手部门决算(为对应部门预算,此后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改称为部门决算)。国库机构接手部门决算工作后,虽经全力规范部门决算编审流程,落实业务机构审核决算的责任,强调财政履行决算批复的职责,加强对部门决算的分析,努力恢复部门决算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但多年过去,至今,业务机构审核决算的工作仍显薄弱,少数省级、相当一部分市县财政仍未开展对部门决算的批复,除少数地方对部门决算的分析卓有成效外大多只是浅尝辄止,部门决算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仍未有效发挥。
  预算和决算,本是财政、财务人员的两项基本功,缺一不可,但目前一些财政财务部门的同志不重视、甚至不会审核决算,也不会分析决算,没谁认为这是缺憾。人们更多操心的是预算,紧盯着预算资金的分配,争资金争盘子,关心自己那块蛋糕切的大小轻重厚薄以及是否均匀。如果是单位财务部门,这样尚情有可原,毕竟,摘到篮里才是菜,有了资金才能办事,有部门利益的存在。但作为财政部门,这样就叫人难以理解了。财政是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管理的是亿万纳税人的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重管理,讲效益,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同时,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部门财务的管理水平,如同风向标,为部门财务管理起着导向和示范效应,更不能是重预算、轻决算,重分配、轻管理。
  面对部门决算工作现状,常让人对决算工作的弱化和其在财政财务管理中作用的缺失感到痛心,不由生出一些感慨:若说有只管播种不问收获的耕耘者,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有病;若说有只管投资不计收益的企业家,人们会认为他脑子进水了;但对只重预算不问决算、只管分钱不管花钱结果的财政、财务人,人们却习以为常。
  部门决算不该是沉默的。
  部门决算反映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支出去向和具体用途,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不该沉默。部门决算反映了年度部门预算执行的结果,通过它可以检查单位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各项预算收支是否执行到位,会计核算是否规范,财务制度执行是否严格,从而为改进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和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它不该沉默。部门决算的数据来自单位会计账薄,真实而准确,反映出单位年度全部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核算信息,是了解单位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情况最有说服力的资料,它不该沉默。部门决算每年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层层布置培训,又从地方到中央自下而上层层审核汇总,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凝聚着上百万财政财务人员的工作和心血,集中而清晰地反映出全国以及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机构人员和事业发展的全貌和发展趋势,它不该沉默!
  随着部门决算的公开,部门决算从尘封的档案柜中走了出来,和预算一起,站到了聚光灯下。一个是年初计划,一个是年末计划执行的结果,二者比肩而立,任由人大评议,接受公众监督。部门决算不再沉默!
  部门决算公开是由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是为民造福,为民谋利,因此,开诚布公地向人民群众公开为民造福的账本,只会得到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部门决算公开是由公共财政的性质决定的。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使用结果也理应告之于民。决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财政资金来自于亿万纳税人,谁花财政资金,谁就应该向纳税人报账,纳税人有权了解政府是怎么花的自己的钱。国务院要求财政预、决算公开,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但部门决算公开毕竟是建国以来头一次,不可能起步就迈出标准完美的步伐,无论是财政、财务人员还是社会公众,对部门决算公开的意义和作用,都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和深化的过程,对决算公开的内容和方法有一个完善和规范的过程,对决算公开后的评议和监督也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从财政、财务部门的同志来讲,要深刻认识财政资金的性质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提高对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意义、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决算公开的主动性。长期以来,由于部门决算不公开,致使一些财政、财务人和部门领导产生一种错觉,把国家的钱当成部门的钱,将人民授予的权变成部门的权,习惯于花纳税人的钱而不向纳税人报账。而今一旦要求部门决算公开,将自己的账本、家底全部晾之于众,不太适应。于是,一些部门能不公开决算就不公开;公开的内容能粗便粗,能糊涂的不清楚;公开的时间也是能拖则拖,不了了之。
  说到底,财政资金来自于全体纳税人。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只是“理财人”,其身份地位是为民管账理财的“管家”。而全体纳税人则是“东家”。“管家”理应大大方方如实详尽毫无保留地向“东家”报账,告知资金支出去向和支出用途,对“东家”不满意的地方,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和改进,取得东家的理解、认可和支持。若向“东家”报账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报的账粗粗拉拉不清不楚,让“东家”看不懂闹不明,这如何能说是一名称职的“管家”?
  从社会公众来说,监督政府管理好纳税人上缴的税收,使纳税人的钱花得合理,花得得当,该保证的保证,该压缩的压缩,减少损失和浪费,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从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使全体公众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最大限度的受益,这是公民应有的权益。随着部门决算公开,公众第一次看到了各中央部门年度实际支出的信息,但由于不掌握“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各个科目核算的内容,很难看懂其中的名堂;对一些公开数字的真实性虽有质疑,却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在关注“三公经费”“行政经费”等重点、热点支出的同时,忽略了对全盘支出情况的把握。随着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推进和逐步规范,一方面,财政财务部门要尽可能将决算公开的报表和内容设计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贴近公众;一方面,作为财政资金“东家”身份和资金使用效果监督者身份的社会公众,也要适当了解和掌握一些财政、财务以及决算业务知识,提高部门决算公开后评议和监督的水平。只有对部门决算看得明白看得懂,评议切中要害,监督切实到位,才能当一个高水平的“东家”,实现对“管家”理财行为的规范、约束和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和效用。
  
  (作者系财政部国库司副巡视员)

标签:决算 沉默 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