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托福 > 正文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 浅析企业成本管理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随着企业经营所处环境的变化,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已经明显落后,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寻求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并帮助其作出管理决策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分析了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企业应采取的成本控制对策。
  【关键词】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据调查,部分沿海地区有九成企业受到了综合生产成本至少增加10%-30%的影响。原材料、用工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融资成本上升以及租金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在成本上升的同时,欧债危机又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出口,自2010年2季度开始,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就进入了下行通道。
  企业内外部成本压力加大,解决之道其一在于产业升级,通过投资来提高资本构成的比例和相关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二在于加强成本管理,控制企业的成本。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的观念落后,成本管理范围过窄
  我国很多企业将成本管理的目的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样传统的成本控制会挫伤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的某些短期看来高昂的费用。这样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有人曾经评价中国的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事实上,成本控制应该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应该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现代企业成本是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然而,在很多企业中,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未充分考虑到企业非生产部门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也忽略了对上下游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部分企业往往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本控制下了很大功夫,却忽视管理环节、供销环节和服务环节的管理成本,对企业外部价值链更视而不见,成本管理较少涉及到企业产品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这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
  一个产品从产品设计到最终销售要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国内大部分企业只掌握了其中最低端的一个环节即简单加工,因而产品成本越低越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市场价的制定权其实是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而不在制造业的制造环节,如果有定价权的环节压低价格,则制造业的利润会进一步降低,所以,为了低价策略而进行的成本管理是不会长久的。
  (二)成本核算方法与生产实际脱节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化,适用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而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还要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而且忽略了不同批量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这是不合理的,将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简单化,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我国现在只有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从被调查企业的情况看,51.4%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未得到推广。
  (三)成本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员工缺乏参与意识
  我国企业负责成本核算的人员大多是财会专业毕业生,他们从走出校门就开始从事成本管理工作,或者是在会计或出纳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从事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在采购、设计、工程、生产、销售等部门轮过岗,对具体产品了解不多,因此他们在从事成本管理时往往视野较窄,很难发现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把成本管理主体确立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和少数专职成本管理人员。而将其他部门人员视为企业的生产者,这种做法导致成本管理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财务。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由于缺乏成本意识,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广大的管理群体,因此,难以真正取得成效。同时,企业基层人员对于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成本控制以及如何控制缺乏话语权,这也就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四)成本控制措施不力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使成本没有控制的标准和依据。有些企业在制定成本目标时缺乏科学的方法,通常以“拍脑袋”的形式,目标制定不合理,对于企业成本应该定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等心里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有些企业虽然确定了成本目标,但缺乏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成本目标没有按照目标成本管理原则进行逐层细化的结构分解,成本责任未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个人,目标徒有其名,使成本管理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考核过程中缺乏效率,特别是企业内部成本责任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管理层在绩效考核中碍于面子走过场,不能明确把成本控制指标和工作绩效、薪酬等方面结合起来,在收入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企业职工对成本管理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导致无法激励能力突出的员工,打击了他们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五)成本信息失真,无法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当前,企业乱挤、乱摊成本或不计、少计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成本账目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成本费用。有些企业领导从其自身私利出发,人为制造假利润,使成本信息变得毫无用处。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或系统不够完善,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现行成本核算制度是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不能反映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乃至个人的成本责任,企业不能依据成本信息评价内部各单位的工作业绩。
  二、加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新的成本理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企业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对于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非常重要。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一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基础管理(含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目标成本计算等,这些方法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有着显著区别,被称为战略成本管理。可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将成本管理由传统成本管理阶段推进到了现代成本管理阶段。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了解和树立新型的成本管理观念,这些观念主要包括成本效益观念、战略导向观念、作业基础观念、系统管理观念、成本动因控制观念、全生命成本管理观念、产品优生观念、无边界成本管理观念等八大观念。成本管理不能单一地追求越低越好,现在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劳动成本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产业链的竞争,所以要使促整个产业链升级,使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从而争取产品的定价权。
  (二)向全员、全过程管控成本转变
  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成本管理也是他们的义务与责任。要采用多种形式与途径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成本涉及各个环节,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所以应该教育各级员工都应具有成本管理的职责和意识,只有全员、全面和全过程地去管理和控制才能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现代化工具,能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及与企业会计相关的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加强成本统计分析。应推广使用EPR系统,提高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成本管理系统与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制造、采购、采购、物流、服务等系统的整合、协同,实现成本核算与产品生产进程同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避免手工填写、抄写成本统计表所带来的误差,能够成批、高效、准确地处理成本数据,加快成本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速度,同时也有助于相关人员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决策效率。
  (四)实施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方法,是指以各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中心成本库归集成本,产品完工时再按照各作业中心的成本驱动因素确定各自的分配率,将所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作业成本法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信息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战略决策,揭示了资源耗费、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不断提高成本效率的业绩评价体系,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杜绝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五)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一支专业的成本管理队伍,吸引优秀的成本管理人员进入企业,对刚从学校毕业的财会专业学生,要求其在从事成本管理工作前先到采购、设计、工程、生产、销售等部门轮岗,使他们熟悉企业的产品,为以后从事成本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企业,对成本管理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六)强化对成本的考核评价
  企业应对各部门下达年度费用控制指标,并将成本责任按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进行分解,最终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签订责任书,进行年度考核及奖惩。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对于完成指标的给予奖励,而对能未完成指标的则给予惩罚。
  
  参考文献:
  [1]杨贞斌,温燕.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会月刊,2010(29).
  [2]刘运莲.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1(08).
  [3]刘严.关于成本管理本质的再思考[J].会计师,2011(01).
  [4]甘永生.树立新型成本管理观念 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J].财会月刊,2007(03).
  
  作者简介:
  王春福(1966-),男,河北东光人,副教授,现供职于沧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研究方向:会计学。
  李西桥(1963-),男,河北河间人,会计师,现供职于河北华北石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标签:浅析 新形势下 成本管理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