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委托书 > 正文

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时学生活动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动手操作是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把学生看成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把探索和发现知识与方法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数学”中通过学生的经历,学生的发现和“悟”出动手操作方法,对所学的知识深刻感悟,最终产生深刻体验,获得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操作;经历;感悟;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动手操作在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中随处可见。前不久,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面积和面积单位”,回忆试教时的两次操作活动,让我深有感触。
  第一次试教:
  在揭示了面积概念后,我拿出2张长方形卡片;红色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黄色长方形长6厘米,宽2厘米。问学生:你认为哪一张面积大一些?学生在观察,重叠后,答案都不统一。我顺其自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在每组的工具袋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圆形图片若干张;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张;剪刀一把;面积单位卡1张;大小不同的小长方形若干张。当学具袋一打开,整个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了。可在这活跃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有的小组面对一大堆学具,无从下手;有的小组忙着分学具;更有的小组玩得不亦乐乎;还有个别学生找到一种方法后,也显得无所事事。整个教室显得那样无序、混乱。我勉强收回思绪,赶紧下去指导,将近10分钟过去了,最后在教师的再三催促下,学生才停下来。为了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老师不断地灌输知识。
  反思:
  面对失败的操作环节,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分析。究竟怎样的操作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怎样的操作是学生能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呢?
  分析原因:
  这块教学内容是为探索面积单位做准备的,希望通过操作,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经历体验中自主建构知识。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过于“放”,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明显高估了他们的白控能力。在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前提下,面对又繁又多的操作材料,造成人云亦云或索性不语的场面,使操作活动变成毫无意义的游戏。在活跃的课堂背后是学生对知识的一无所知,虽有操作却没有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对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再有,教师虽有指导,却不到位。教师提供的材料缺乏分类,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没有及时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想法,及时督促学生改正。
  寻找对策:
  首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而这些动手操作中却出现了不少无效低效的操作现象,导致操作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
  其次,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个体独立观察、思考,进行讨论,层层递进,使方法多样化。让学生借助操作这一平台,使知识形象化、明朗化、通过自己的经历,感悟知识,最终获得思维的真正发展。
  最后,教师的指导作用。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跟老师配合,课堂参与的热情较高,但由于年龄还小,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能够初步利用学具来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具有操作意义的材料,又要在学生操作活动中,适时点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次教学:
  在出示红黄卡片后,问:你认为哪张卡片面积大一些?学生在经过观察后不能确定。
  学生甲:老师你重叠试试看。
  (教师将卡片重叠后,还是不能统一答案。)
  (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乙:老师,可以将它剪出来吗?
  教师:你准备怎么剪?
  学生乙:重叠后,将红色卡片多出来的部分和黄色卡片多出来的部分重叠,再进行比较!
  学生丙:如果不能剪,又刻怎么办呢?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
  这时教师出示“妙妙工具箱”,“你看,这工具箱里的工具对你有帮助吗?”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纷纷“找”好几种办法,然后从组长手中领到所需工具,认真地操作起来。看来,学具操作切入点的把握很关键,应该考虑学生有产生学具操作的需求,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生通过剪、拼、摆后,从而得出比较面积大小,要有统一的标准,用圆圈拼摆时,周围有空隙,最好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很多原本教师想表达的内容,学生却通过操作都得到了结果。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同样从―个侧面反映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动手操作且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它能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刻体验,愿我们教师能用好“操作”。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

标签: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