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委托书 > 正文

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18例|第4颈根颈椎不稳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目的 研究枕颈融合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 方法 对我科上颈椎不稳患者18例行枕颈融合内固定手术,按JOA评分进行脊髓功能评定。 结果 术后3个月~2年随访,全部病例上颈椎稳定性良好,植骨全部愈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7.0%。 结论 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脊髓受压有确切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上颈椎不稳;融合;枕颈融合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8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040-02
  上颈椎不稳症主要包括枕颈不稳及寰枢关节不稳,导致上颈椎不稳常见原因主要为先天发育异常及后天外伤因素多见,上颈椎失稳导致椎管空间减少,颈髓通过时受到外界压力,而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及四肢感觉、运动异常等神经症状。通过枕颈融合手术治疗可以使上颈椎诸结构稳定,而同时达到恢复椎管空间,缓解颈髓受压,改善四肢症状。我科2008年4月~2011年5月行枕颈融合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患者18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7~64岁,平均47.1岁;病程1周~2年,平均3个月;急性骨折上颈椎不稳2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8例,先天畸形8例。上述病例均行颈椎正侧位、张口位及颈椎三维CT、磁共振检查,非外伤性患者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明确上颈椎不稳,颈髓受压。按JOA17分法进行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分。
  1.2 手术方法
  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麻醉生效后取俯卧位,头固定于颈后路头架,保持颈椎轻度屈曲位,持续颅骨牵引,重量维持,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透视上颈椎位置,位置满意后,做颈后正中切口,自枕骨结节至颈6棘突,长约12 cm,切开显露枕骨结节、C2棘突并向双侧逐步分离附着肌肉组织,显露枕部、寰椎后弓、C2、C3双侧锥板及侧块,枕骨行枕骨螺钉固定,C2采用椎弓根钉固定、C3采用侧块螺钉固定,截取合适长度枕颈钢板并预弯(cervifix),并透视确认内固定位置良好,安装枕颈板并加压拧紧,撤除颅骨牵引重量。使用磨钻去除枕骨、寰椎后弓和C2棘突、锥板部分皮质,制备植骨床,从髂后上棘取出相应大小单层皮质骨块,修整成“H”型植入枕骨至C2棘突之间,并使用双10号线绑定于双侧枕颈钢板上。切口内常规留置引流管一根,将切开的项韧带采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皮下,美容缝合皮肤,无菌包扎切口,术后颈围固定制动。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神经、缓解神经、水肿等治疗,术后2 d左右根据负压引流情况拔除切口引流管。拔除切口引流后即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X线见内固定位置良好后即佩戴颈围可下地活动,同时行颈椎三维CT检查了解内固定位置、钉道、植骨块位置、椎管空间大小及枕颈诸骨位置。出院后3个月门诊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三维CT,并评估神经功能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3个月行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三维CT检查,明确内固定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神经功能评定按JOA评分进行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定,满分17分,神经功能改善率[1]=(术后总分-术前总分)/(17-术前总分)×100%。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术后3个月~2年的随访,其中,优11例,术前症状明显缓解,无肢体麻木,四肢肌力Ⅳ~Ⅴ级,可完成生活,轻体力劳动;良7例,术后残留少许肢体麻木症状,肌力力量Ⅲ~Ⅳ级,可日常生活自理。术后3个月经X线、三维CT证实18例植骨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脱落(图1示术后正侧位X线片;图2示术后三维CT,见内固定位置满意;图3为三维重建提示内固定及植骨块位置良好)。按JOA神经功能评分:术前平均7.6分,术后平均13.9分,平均改善率为67.0%。
  3 讨论
  3.1 枕颈融合术的适应证
  当C1~2明显不稳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时,应及时行减压和枕颈融合术[2]枕颈融合术的主要适应证包括:①颅底凹陷症,患者齿状突位置抬高,挤占椎管空间,椎管容积减少,造成脊髓通过时受压,出现临床症状。本组病例包括颅底凹陷症患者5例,均有齿状突上移,明显脊髓受压,有明显神经症状。②上颈椎不稳疾病,主要有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上颈椎骨折失稳、发育性齿状突畸形等,上述原因均造成上颈椎不稳,在颈部活动时脊髓反复受压,脊髓变性,出现临床症状,本组病例包括:齿状突陈旧性骨折8例,齿先天畸形8例,急性上颈椎不稳2例,均有明显神经症状,经临床检查可发现上颈椎不稳、脊髓受压、颈髓内高信号。③上颈椎肿瘤、类风湿等引起的寰枢脱位。上述适应证基本有一些特点,包括上颈椎失稳、椎管有效容积减少、脊髓受压变性、明确的神经症状等,手术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重建上颈椎稳定、有效的脊髓减压、可靠的植骨融合,达到缓解神经症状的目的。
  3.2 cervifix枕颈内固定系统优点
  采用cervifix枕颈内固定系统固定范围包括枕骨、C1、C2,根据病情需要固定可延伸至C3、C4,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生物力学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一般C1、C2固定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C3、C4采用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根据具体手术情况,可适当延长固定节段。cervifix系统结合了棍、板、夹和侧块螺钉的结构,同时技术上允许在C2进行椎弓螺钉固定,螺钉牢固性高,整个系统较以往的内固定器械在稳定性和操作性上又有较大的改善[4],尹庆水等[5]采用cervifix枕颈融合治疗25例达到100%的融合率,可以达到术后枕颈部即刻稳定,术中根据脊髓受压情况适时采用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枢椎后弓切除减压等术式,在上颈椎稳定同时达到后方减压,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6]。
  3.3 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注意事项
  杨述华等[7]报道枕颈融合术采用同种异体骨板进行枕颈融合,融合效果确定,术后6个月植骨骨性愈合。我科采用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中根据从髂后上棘取单层骨板,一般大小约5 cm×3 cm,修整成图3所示形状,头侧置于枕骨植骨床,尾测骑跨于C2棘突,双侧采用双10号线绑定于双侧钛棒以限制骨块活动,在骨块及钛棒周围空隙填塞髂骨松质骨。术后3个月颈椎X线及三维CT重建检查证实植骨块均骨性愈合。
  总之,枕颈融合术采用术中坚强内固定、合理减压、结合植骨融合,可以达到术后上颈椎重建稳定、缓解神经压迫目的,对于治疗上颈椎不稳、脊髓受压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庆水,刘景发,夏虹,等.前后路一期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13(26):483-485.
  [2]Vale FL, Oliwer M,Cahill DW. Rigid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J]. J Neurosurg,1999,91:144-150.
  [3]Ly JQ. Jefferson fracture [J]. Emerg Med,2002,23:415-416.
  [4]Harris BM,Hilibrand AS,Nien YH,et al. Comparison of three screw types for unicortical fixation in the lateral mass of the cervical spine [J]. Spine,2001,26:2427-2431.
  [5]尹庆水,刘景发,夏虹,等.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42-44.
  [6]袁波,徐荣明.枕颈部疾患经口咽前入路手术治疗的进展研究[J].医学综述,2009,15(1):129-131.
  [7]杨述华,杜靖远,邵增务,等.枕颈融合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6-8.
  (收稿日期:2011-12-23本文编辑:谷俊英)

标签:颈椎 不稳 融合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