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文明礼仪 > 正文

【鲁静时代――武汉荣宝斋重出“江湖”】 武汉荣宝斋

时间:2019-02-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组织画家去意大利写生,策划数场展览,完成武汉荣宝斋的第一场秋拍,筹备武汉荣宝斋美术馆……2002年出任老字号武汉荣宝斋新东家的鲁静,接连出招,让远离艺术圈太久的二层小楼,体面回归。
  
  修补和画家的关系
  
   2002年的武汉荣宝斋,已奄奄一息,“其中有一部分空间还租给了服装商人”。鲁静看到与整体环境不符的白漆柜台,眉头紧皱,“全部换成仿古,所有张贴广告和通知一定要用小楷书写。”虽然之前的职业与艺术不沾边,但爱画又具备十足的商业头脑,让鲁静舍得花“20万元,从福建拖回雕工细致的仿古家具”。
   “最初看中的就是这块老字号的招牌,包装总要和它相符吧。”鲁静要的包装,还包括给店员们定制的对襟绸花小袄,屋顶的铜质吊扇,不能有一丝伤害的建筑格局。上世纪80年代以前,武汉荣宝斋90%的利润产生于柜台。现在,这部分销售只占利润的很小比例。鲁静更想把它包装成一个像样的门脸,“让有武汉荣宝斋情结的人找到归属感。”
   对鲁静而言,更紧迫的,是重新修补和本地画家的关系。他结识的第一个艺术家,是王心耀。“第一次见面就买了一张对他很重要的获奖油画,买画才能真正体现对艺术家的尊重。”
   对武汉荣宝斋这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不能动作太猛,否则适得其反。”鲁静说起最初的打算,仿佛一切都已胜券在握。”就像打篮球一样,两分的近投,三分的远投,我选择三分的远投。”
   但武汉要拜访的艺术家实在太多,鲁静想到做活动。刚接手,他就用笔会的形式请到周韶华、汤文选、冯今松等大家为武汉荣宝斋热场,后来又组织武汉著名画家去外地、欧洲写生,“路上画的画拿来做展。”第一次欧洲考察持续22天,走了24个博物馆,第二次去俄罗斯写生,他花了50万元。受邀的艺术家包括冷军、王心耀、郭润文……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核心人物,鲁静希望通过他们把其他画家聚集起来。
   也有看上去另类的活动。2008年,武汉荣宝斋赞助武汉美协的美术联队,直到现在的每个周日下午都有很多画家和爱好者一起踢球,“我是守门员”。
   “武汉的画家有圈子,但我和他们关系都不错,总的来说更偏向江北(汉口),因为有些太抽象的东西我看不懂,我不是学专业的。”他选择合作的艺术家以本地为主,“和画家做朋友要多交流,远了就实现不了,而且艺术市场的培养土壤在本地,大家都因为了解他才会去买他的画。”
  
  从画廊到拍卖的延伸
  
   去年12月,武汉荣宝斋迎来它的第一场秋拍。从画廊为什么会延伸到拍卖?“前期我收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升值以后再把它卖掉,这样就可以产生利润,能养活画廊继续发展,总体是个良性循环。”
   “艺术品市场要分级 ,一级是艺术家,二级是画廊,三级是拍卖公司,贯穿始终。我们成立70多年,一直在行使画廊的一部分功能,和艺术爱好者有一种交流。”现在,鲁静认为另一个平台的搭建机会已经到来,“拍卖让艺术家和收藏者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交流。”
   为了让正在筹备的春拍更顺利,他也在和其他拍卖公司沟通。“去年拍卖的时候三家机构同一天拍,互相干扰的厉害,今年我出面协调,让大家把时间错开。”
   拍卖只是鲁静庞大的书画产业中的一个链条。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让人更加眼花缭乱。“这幢房子的后面有一个600平米的别墅,我准备建一个武汉荣宝斋美术馆,把曾经的国画油画藏品拿出来展示。”
   在遥远而又亲切的北京,今日美术馆后面,鲁静悄悄做成3000平米的画廊加会所。最初只做国画的想法已经在改变,“用油画笼络一批高端客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和北京荣宝斋合作。”鲁静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忘记2005年那场轰动全国的商标官司。“他们也面临要活下去的问题,商业合作能使双方更好,我们的谈判正在进行。”

标签:武汉 重出 江湖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