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心理学若干原理与中国统战工作实践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统战工作中的心理因素,认为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心理工作来对待。本文试图阐述政治心理学原理与统战工作实践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挖掘政治心理学在统战工作中的可应用性。
  关键字:政治心理学原理 ;统一战线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2-0060-03
  
  一、统战工作者与政治影响力规律
  统战工作者是现实社会中一群特殊的成员,他们与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人士都有较广泛的联系,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并且要通过这种影响力来联合、团结、组织、协调和教育统战各方面的人士。因此,统战工作者的政治影响力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实现统战的目的,甚至关系到能否形成合力,能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维持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
  关于影响力,美国学者奈格尔认为其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或更多行动者的需要、愿望、倾向或意图影响另一个或其他更多行动者的行动或行动倾向。从奈格尔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力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而影响力就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对方心理和行为的能力[1]。统战工作者的政治影响力就是在具体的统战工作实践中,具有能够影响和改变统战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依据政治影响力的性质,通常可以把政治影响力分为两种: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带有强制性、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它由群体赋予领导者的职务、地位、权利等条件构成,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主要是被动的、服从的,一般通过奖励和惩罚这两种基本形式来施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性的影响力,它产生于个人自身的因素,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常说的“个人威信”。它对别人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并不是通过奖赏或惩罚,而是建立在使人感到“对的”、“应该的”等基础上,它使对象在心理上并不感到是种压力,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变为他人的内驱力,并在行动上表现为主动的、自愿的[2]。统战工作者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是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统战工作者自身的政治人格、知识能力、以及感情因素等构成,当然,也不能忽视外貌的因素,尽管外貌效应是一种非理性特征的偏见。因而他们具有较高的号召力,由此统战对象接受他们的号召和影响就不是被迫的,而是心悦诚服的。所以,它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有力量。
  从根本上来说,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大小,决定着统战工作者政治影响力的强弱。也就是说,统战工作者的政治影响力越强,表明其在统战对象中的威信越高,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短,这样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就越大,从而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赞扬和信任。反之,统战工作者的影响力越弱,表明其在统战对象中的威信越低,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越远,以致产生排斥力、离心力。因此,统战工作者自身的非权力性政治影响力是统战工作有效性和成败的关键。这种影响力看上去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却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及的作用,使对方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热爱、信任和钦佩,进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
  二、统战工作与人际心理信息沟通原则
  在统战工作实践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特别是心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就是统战人际心理信息沟通。这种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即不只是从信息发出者向信息接受者一个方向流动,而主要是双向的传递与交流。沟通的双方互为主客体,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最终达到影响对方行动的目的,从而使沟通者之间发生心理的影响和作用。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遵循人际心理信息沟通的原则。
  首先,统战工作的各方必须处于彼此平等的地位,才能建立亲密的统战人际关系。所谓“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统战工作的各方都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法律地位以及人格权利,彼此都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在统战工作实践中,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自尊心,不践踏他人的独立人格;进行人际心理信息沟通时,不只是采用作报告、演讲、通报情况等单向沟通的方式,而是转换主客体地位,积极地进行双向的协商、对话与交谈,最终促成大团结、大联合。只有平等待人,平等交往,才能争取人心,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其次,要走在民主制度与民主精神协调发展的轨道上,促进统战人际关系的民主化。没有平等就没有民主,但是民主又不仅仅是要有平等的意识,还要有主体意识。统战工作部门要注意拓宽渠道,广开言路,为统战对象搭建建言献策的平台,统战成员也应积极地参政议政,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在国家与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2004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统战部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等会议,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地委、行署及有关部门的重要会议,组织他们参加有关考察、检查、调研活动,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得到具体发挥[3]。
  再次,在统战人际心理信息的沟通中,需要具备包容的精神,相容相让,有容乃大。谦让精神是一种一般的道德要求,在这里,主要是指在政治上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团结更多的力量,在顺境中一起奋斗,逆境中一同患难,正所谓“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据记载,北宋有个宰相叫吕端,有人在当时的皇帝宋太宗面前指出他的缺点――马虎、糊涂等,宋太宗却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小事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大事则是一些关乎原则性的大问题。当人们心中有了大目标、大原则,就能接纳和容忍一些反映不同具体利益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有些问题触犯了原则,也能够求同存异,进行积极的人际心理信息沟通。
  最后,要坚持贯彻协调一致的原则,促使人际行为保持平衡,避免发生矛盾冲突,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使各方能够互利互惠,满足彼此一定的需要,力争照顾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提倡互利精神,出现问题要积极协调,及时处理,已获得信任,增强凝聚力。如在处理与统战系统有关单位之间关系时,主动向这些单位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积极帮助这些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统战工作与政治态度效应
  这里所说的政治态度,是指统战工作沟通的客体对象对于统战工作沟通主体、沟通传递的信息以及统战工作本身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客观刺激与主观反应的中介,其心理结构和一般态度是相一致的(如图2-1),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三个组成成分。
  政治认知是沟通的客体对沟通主体、主体所传递的信息以及沟通活动本身的认识、理解、评价和判断,它是政治态度的基础因素。如,只有当一个统战对象对统战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印象,他才可能接受该统战工作者宣传的理论、纲领、规范等,并且对此表现出赞成的倾向。政治情感是沟通的客体对沟通主体、主体所传递的信息以及沟通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表现出一种尊敬或蔑视、爱慕获憎恨、喜好或厌恶,它对于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某个统战对象很尊敬某位统战工作者,就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他所传递的信息,并且转变自己的态度。政治意向是沟通的客体对沟通主体、主体所传递的信息以及沟通活动本身的一种外显的行为倾向,是人们采取某种政治行为的心理准备。如一位统战对象接受了某位统战工作者所传递的信息之后,作出了反应,说“我要改变原来的态度”。政治意向是可以测量的,通过它来进一步推测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因素。因此,统战工作者可以及时地测定沟通过程中人际心理信息交流的政治态度效应。
  统战工作中,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态度。在统战人及心理信息沟通中,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就是要改变统战对象的政治态度,同时测定沟通过程中信息交流的态度效应,即看统战对象是否改变了他原有的态度,以及原有态度的改变程度如何。
  政治态度的改变要充分考虑统战客体对象的因素,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一)统战对象原有的政治态度的特点。统战对象原有的政治态度能否改变,与统战工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即其所宣扬的政治态度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研究均证明:“中等差异引起态度变化最大,随着差异度的增大超过中等差异之后,态度改变则越来越困难,因之会减少。由于传达的极端陈述,还可能引起对这种成熟可靠性的怀疑,以致易于产生抵制。”[5]换言之,如果统战工作者宣传主张的观点和立场与统战对象原来的政治态度差距不大,就会产生同化的效应,统战对象会对传递信息的内容给予正面的评价,其政治态度也会受到重大影响;如果统战工作者宣传主张的观点和立场与统战对象原来的政治态度差异过大,统战对象将其认为是一种不好或不利的言论,而给与反面的评价,那么其政治态度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和改变,甚至产生反方向的影响。因此,统战工作者在向人们宣扬某种观点时,要考虑到对方原有观点与自己观点的差异,如果差异过大,可适当调和两者的差异,这样对方才更容易接受这种观点,进而改变政治态度。
  (二)统战对象的人格特点。智商高的人所拥有的社会知识比较丰富,批判能力也较强,更有能力判断某种言论是否符合逻辑,证据是否充分,如果统战工作者所传递的信息意义深奥、复杂并且说服力强,那么这类智商高的人就比较容易被说服,从而改变其政治态度,而对于智商较低的人就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此类信息。再比如,一个高自尊的人与低自尊的人相比,更相信自己,他们更愿意去影响和改变他人,而不愿意去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不容易改变政治态度,对这类人群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技巧以及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三)统战对象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指其所归属的群(团)体和内心的参照群(团)体对他个人的政治态度的影响。
  四、统战工作与政治团体动力学
  在统战工作实践中,各个统战团体对其成员的政治态度及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统战团体包括各个民主党派以及人民团体(全国台联、工商联、侨联、海外联谊会、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等)[6]。
  统战团体内部的共同行为标准(规范、准则)往往会成为其成员的参照系。特别是当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持有相同意见或作出共同反应时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团体共同的行为标准(规范、准则),不仅该团体成员必须遵守,而且也是团体成员观察事物时所选择的共同心理的考量标准,并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压力。如果某个团体成员改变了政治态度的立场,而这种立场不适合团体共同的政治行为准则,那么团体就会对其成员改变政治态度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反之,如果这种立场符合其团体共同的政治行为准则,那么团体对其成员改变政治态度就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甚至经过团体决策,引导多数成员,迫使少数成员向一个新的政治态度和观念转化。特别是内聚力强、认同感高的团体,其共同行为规范是影响个人政治态度改变的有力的控制力量。而不管是政治团体的内聚力、政治团体内部的互动现象还是政治团体的决策,都属于政治团体动力学的范畴。因此统战工作者在改变统战对象政治态度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政治团体动力学的作用。
  在统战工作实践中, 统战团体对其成员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给予的“压力”的多少。这种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它不是自上而下地强制性要求某成员改变其政治行为,而是通过统战团体规范所产生的心理冲突,通过统战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舆论、气氛等所产生的心理压力。
  在统战团体中,某一成员发现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行为与大多数成员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有人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态度,我行我素,没有屈服于团体的压力;也有人会转变自己原有的政治态度和不一致的政治行为,甚至做出与自己的意愿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个性称为“顺从”或“从众”,这实际上就是统战团体的压力作用使然。这种“顺从”或“从众”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屈服于统战团体的压力被迫接受其政治观点和意见,另一种则是认识到统战团体观点的正确性,从内心自愿的为了实现团体的理想和信念而与团体保持一致。
  对于统战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地引导各统战团体(主要是引导统战团体的领导人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再由他们向其他成员灌输正确的观点和理念)向着大团结大联合的目标和宗旨,形成支持性、促进性的政治态度和行为,从而使这些统战团体中存在的少数有“偏见”的成员感受到正面的团体氛围,同时在团体领导者或代表性人物的说服教育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自觉地转变其政治态度;另一方面,少数统战团体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产生一些偏差,此时要竭力避免其成员迫于团体的压力而改变其原有的正确的政治态度和观点。
  
  参考文献:
  [1] 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28.
  [2] 刘守中.统一战线心理学[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45.
  [3] 马士和.发挥好统战部门牵头协调作用[J].中国统一战线, 2004,(11):26.
  [4] 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94.
  [5]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24.
  [6] 张昕. 社团统战工作的由来[G]// 中央统战部研究室. 统一战线100个由来. 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305-310.
  
  责任编辑:周巧生

标签:中国 心理学 若干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