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小学生日记 > 正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一个时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却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他们写出的作文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成了无源之水。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作文教学的改革。
  一是在训练上要做到“三个放”,即让学生精神上放开束缚、内容上放宽视野、表达上放开形式。1.精神上放开束缚。要求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死套路,抛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写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内容上放宽视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眼中的世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跳出课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3.表达上放开形式。在体裁上不拘一格,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发表某种意见、阐明某一观点的议论文;也可以是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是在课堂教学上要突出“四段法”,即一次作文训练要求学生运用到“看、说、写、评”四个步骤。看,就是观察(包含阅读)。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形式。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课本要求,写什么才观察什么。作文时的选材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这样的观察能力,才是学生自已的。说,即动笔前指导学生构思框架,口头上简单表达。教师首先要依据写作要求明确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对事物的认识,着手构思文章框架。写,即书面作文。要求学生写时一气呵成,一气贯通,写完后注重修改;仔细斟酌词句的运用,做到词通句顺,表达清晰。评,即评改作文。评改作文要在教师掌握全班学生作文总体情况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将教师批改、作文讲评、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等多种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三是在写作实践上要培养“五独立”,即培养学生“独立命题”“独立立意”“独立选材”“独立写提纲”“独立表达情感”的能力。1.独立命题。要从审题做起,学会审题方法,掌握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借鉴阅读中文章命题的形式,练习自己命题的能力。2.独立立意。要和阅读教学中的概括中心对应起来进行训练,要让学生知道,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一般包括“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两部分。3.独立选材。要让学生懂得材料的选择、取舍及详略处理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根据中心的需要,有用的取,无用的就要舍;重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注意选取那些和自己认识水平接近的材料,选取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4.独立列提纲。提纲是文章的框架,是文章的“骨骼”,训练上重点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养成编写提纲的好习惯。5.独立表达情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实现以上目标,平时的陶冶培养和适当的训练非常重要。
  第一,要树立严谨求诚的写作态度。
  首先要教育学生精神上“求诚”。只有真实地对待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真实地去表达。其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取向。动笔前首先要想好写这篇作文是为了什么,不能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而是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必须有积极的写作意图。“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要提倡有所为而作。”其三要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如果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疲于应付老师出的题目,便很难写好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第二,要充分挖掘写作源泉。
  一是充分开发教材潜在内涵,增加练笔训练。练笔形式多样,一是仿写。有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简单,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写一篇类似的作文。其次是续写。有些课文中留有很多的悬念,让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内容的空白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再有一些小说中有很多省略了的情节,我都引导学生即兴口头补写,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由于时间因素,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再次是记实。每当学校或班级组织活动后,我都及时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让他们把收获和感受写下来。学生因为有了真实体验,所以写出的作文显得情真意切,效果很好。最后是写日记。我坚持让学生每星期写两篇日记,内容不限,形式不限,只要是自己亲眼所见的,心里所想的,都可以写。这样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是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范围,扩充素材占有量。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由于教材的容量和时空限制,学生不可能从教材中获得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这就使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生活实践中积累,从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重要的途径。我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前人实践得出的真理。课外书中那些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优美的词句语段、丰富的表达方法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精华。
  三是有目的地开放表达的空间,解放作文思维。首先是选材。作文的选材要求不要过严,应该有限度地放宽。课本中作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要求,每次作文都有一定的选材范围。假如在这个范围内学生实在无材可选,可放宽至相似的题材,课外练笔可无限放宽,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发感想,发表议论都可以,只要表达真情实感就可以。其次是抒情。学生写作文,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感想,我总是鼓励学生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说。其三是语言表达。由于知识积累、经历不同,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出不同的个性,有的同学善于客观叙述,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倾向,有的用语平实,有的则喜欢用词华丽,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
  第三,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是努力创设激发学生想象的环境氛围。作文课是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地方,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营造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使师生共同进入到一种相互感染、和谐投入、急于表达的氛围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命题、确定作文要点,用同一思路逼着学生就范的老套路,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二是竭力给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儿童的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还很肤浅,许多学生,由于种种限制,使得个性不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在这样窒息、压抑的环境中,孩子又怎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呢?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常写写想象作文,想象作文不仅能唤起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标签:浅谈 作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