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出口农产品不如出口“农民”】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

时间:2019-03-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入世以后,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额的逐年增加,农产品出口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农产品出口的快速增加变得很困难。而这种现状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很大改变,因此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不妨在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民“走出去”,这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农产品 绿色贸易壁垒 反倾销 农民增收
  200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双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58.3亿美元,其中出口27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7%,进口286.5亿美元,增长2.4%,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6年增长。但在回顾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忽视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时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增涨。而这些问题即使通过我们的努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改变。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在采取措施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如何让农民走出去,以此来解决现阶段农民的增收和就业问题。
  
  一、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时遇到的主要问题
  
  1.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与环保标准往往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常利用绿色保护手段来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歧视与限制,将发展中国家产品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疫病疫情和农兽药残留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最大问题,而一些主要食品进口国对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不仅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而且检测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困难。
  2005年11月16日日本颁布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的”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大幅提高进口食品的检测标准和增加检测项目。肯定列表是日本所采用的检测标准,其实在美、加、欧等异各有检测标准,多述标准也是国际上通行的。2006年1月1日起欧盟实施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新法规,大大提高了食品市场准入门槛。进入欧盟的食品从初始阶段就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否则欧盟委员会有权取消其出口资格。欧盟的新规定中对农药残留的标准可以用苛刻二字来形容。据了解,茶叶农残的检测项目从原先的193项增加到210项,茶叶中硫丹的限量从原来的30毫克/公斤改为0.01毫克/公斤,限量标准提高了3000倍。日本和欧盟都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其新标准的实施,必将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以养蜂业为例,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蜂业大国,蜂蜜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06年初欧盟以我国蜂蜜中含有的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的蜂蜜,欧盟国家的许多商场陆续将中国蜂蜜撤下柜台,停止出售,已运抵欧盟国家的中国蜂蜜被执行退运。随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也加强了对中国蜂蜜的检疫。不仅是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农产品也开始设置贸易壁垒,如自2004年8月以来,我国约有2500吨出口到阿尔及利亚的花生被阿贸易部以黄曲霉毒素超标为由拒绝入境。据了解,这么多的花生同时超标实属罕见。而“出口”农民,让我国的农民在上述国家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绕过一国的绿色贸易壁垒,间接扩大农产品出口。
  2.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造成的反倾销限制
  在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尤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美、日等国,他们经常用第三国的替代价格作比较,从而判定我国的出口农产品构成倾销,从而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被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关税壁垒之一。而且根据中国入世协议的规定,美国等国将在我国入世的15年内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特点一直是“价格低廉”,靠低价竞争的农产品一旦被进口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就失去了竞争力,结果只能是被迫退出该市场(1994年美国对中国大蒜征收高达376%的反倾销税后,中国大蒜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由于劳动力价格低,种植历史长,一些大宗农产品具有很好的价格和品质优势。而只要国外认为我国的农产品危害了或将要危害他们的产业竞争力都会被列入倾销调查的范围,因此非市场经济国家下的替代价格无非是一个借口而已。从2002年~2005年底,国外共发起针对中国农产品及食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达到14起,涉及大蒜、蜂蜜、罐装蘑菇、冻虾、浓缩苹果汁等多种产品,涉案金额高达4亿多美元。而这里边的多数案件,都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的产业免受中国农产品的冲击而打着非市场经济的幌子来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的。
  3.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不公平的竞争
  我国农产品面临的国际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公平的国际农业竞争环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市场开放化程度都很低,政府不仅向农民提供巨额国内种植补贴和出口补贴,而且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还设置了大量的高关税和关税壁垒(因为农产品具有特殊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各国历来是受高度保护的特殊产业),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市场(尤其是一些竞争性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等),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构成了很大威胁。
  发达国家是现行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导者,一面高喊自由贸易,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工业品市场和服务业,一面却从本国利益出发,对农产品投入巨额补贴(如欧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农业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5%,农业产值不及欧盟总产值的20%,而欧盟的预算却有40%用于补贴农产品。美国的现行农产品补贴数量也很惊人,而且在未来10年里,还要将补贴提高到67%,累计达1900亿美元。)。因此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在我国加入WTO的议定书中,我国承诺对农产品的出口不实行补贴。没有出口补贴,我国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资源配置又缺乏效率,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出口补贴的取消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价格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4.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缺乏行业自律。
  同业组织、民间商会一直是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弱项。由于缺少行业组织的协调与自我约束,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秩序非常混乱,尤其是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放宽后,同一类产品的经营企业“窝里斗”的现象屡屡发生。目前我国经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超过1万家,而出口规模在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不足4%。由于当前农产品出口低水平重复、产品结构类似,价格竞争成了竞争的常态,导致个别企业以掺杂使假、降低质量标准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收益,往往会直接损害整个行业的形象。如几年前,莘县的食用菌出口形势红火,每公斤收购价在3.5元~4元之间。看到有利可图,当地食用菌一哄而上,到2002年,全县食用菌面积扩大到800多万平方米。外商压级压价,出口企业过度竞争,价格跌至历年来的新低,导致部分农民毁棚,其根本原因还是加工出口企业无序竞争的结果,部分小的加工出口企业低价争夺定单后,在不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仓促出口,由此引发的质量问题又影响了国内出口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所有这些都给别国提供了与我们打贸易战的借口。这种“鹬蚌相争”的结果只能是外国人得利,国内企业赔钱做买卖还吃哑巴亏。对此,许多加工企业纷纷呼唤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以整体力量迎接冲击。
  
  二、发展劳务输出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1.劳务输出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劳动力参与率过高,因而存在严重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即使大量输出劳动力,从总量上也不会对国内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据专家测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的条件下,我国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剩余劳动力高达3.5亿。而且到2010年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每年约200万人,其中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当前,农民增收缓慢、农民购买力下降、农村消费需求不振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缓慢固然有诸多原因,但至关重要的是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季节性生产、农机具推广、农业生产率提高等因素造成并加重了农民的季节性失业。农民一年的劳动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个月(部分南方地区除外),其余时间就都处于失业状态,因此就业不充分是造成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的增长有限,也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逐年拉大,农村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此之大的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严峻挑战。只有当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城乡差距缩小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供给解决不了农民的富裕问题,而城市的的就业矛盾也十分突出,根本不可能大量解决进城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带动了城乡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且自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总量减少和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比例越来越高(如日本、意大利等国,老龄化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20%),劳动力明显减少,而种菜、种花等农业服务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达国家的人口情况为中国的劳务输出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近30年的实践来看,劳务输出也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在俄罗斯种菜的黑龙江农民,每年都有20万元~30万元的收入,它们当中的很多人回国后都在县城买了漂亮的别墅。据河南新县的抽样调查,在韩国务工的新县人员每年带回的外汇高达20多万美元。在安哥拉种柿子椒的农民,每季可以收入6000美元,一年可以种三季,收入也相当可观。
  2.劳务输出可以解决发展的资源短缺问题
  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以人为本是经济活动的本质。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业人口有8.28亿,因此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成功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减少的数量,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这个任务的紧迫性与艰巨性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的矛盾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村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我国人均一亩多地,土地资源占有量很小,劳务输出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相对增加了另一部分农民的人均土地占有量,有效地缓解了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趋势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出口”农民还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的素质高低有着紧密关系。提高农民素质,不能仅仅依靠实施宣传教育,还应当通过“走出去”,推动农民的价值观念、经济意识、竞争理念的创新,这对于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扭转安贫乐土、惧怕风险、封闭保守的旧思想,破除农民的“恋土情结”,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劳务输出,传播了新技术、新思想,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软动力”,潜在作用是巨大的。
  3.向非洲国家出口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还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非洲国家都给予了我国很宝贵的支持。但是资源丰富、领土广袤的非洲大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人民生活困难,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严重缺乏而且价格较高。在人均产值只有400美元~500美元的赞比亚,大米的价格是2美元/公斤,西红柿是6美元/公斤,严重超出居民的购买能力。如果我国向非洲大量输出具有一定种粮、种菜技能的农民,就会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居民的吃饭问题,不仅增加了我国农民的收入,而且还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开展农业劳务输出的实质就是为我国丰裕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应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等。而且农业劳务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务,非常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培训成本以及短期调整成本都较低,既减轻了国内就业压力,又增加了个人及家庭的收入。总之,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是 “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外汇收入、提高人才素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出口 农产品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