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校园作文 > 正文

语文考试的信度问题_问题太多了信度分析结果出不来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语文考试信度有绝对和相对,考查应粗细结合,要把考试变成教学的促进剂和方向标。   关键词:考试信度      当今之世,考的人和学的人也在博弈,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生学习之劲不见长,舞弊之术却日见增。过去用毕业会考制,现在用模块结业制。过去是百分之九十九不真实,现在呢?会有好转吗?不见得。
  总的来说,考试有诊断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我主要讲教学中的诊断性考试和阶段性小测,再讲模块结业考试和选拔考试。考试不是教师的法宝,考试是为了检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为师生提供参考,以考助教,以考促学,信度当然重要。我曾听一个高三把关物理老师谈教学经验,他说,他接手高三新班级时,总是在第一次小测时用同一套题目考学生,连参数都不改。考完就诊断学生知识缺陷,发现问题,探讨教学。然后据此备课,查漏补缺,效果颇好。这就要求学生真实地考出自己的水平,不能弄虚作假,否则,不利于教师今后的教学。而作为学生来说,你在考试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正好今后注意之、加强之、解决之。这样,考试的目的达到了。
  问题在于信度有相对和绝对,语文也不同于物理、数学,语文考试常有其考试失真的时候。有时学生考的分数也可观,教师也为成绩而沾沾自喜,学得顺风顺水,教得心安理得。可实际上呢,教有未竟,学有未得,教学的目标远未达到。这不是舞弊的问题,这是排除舞弊后的信度失真。若以此失真的成绩作为教学参考,定然会导致盲目乐观。失真的原因何在?在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语文考试信度的相对性。说语文学懂了,这是个模糊的、相对的说法。老师打分时,不论是用百分制,还是用等级制,都难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也不能准确的比较学生语文功底的高下优劣,须多次考试后才能看出一点高下。当然,如果不是最终的选拔考试,这种比较优劣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我们追求的是在考试中发现教学得失。因此,模块教学诊断性测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检测面要广,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庞大繁杂。字词、成语典故、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语修逻文、古今中外,都要积累;阅读、运用、评价、欣赏、写作都讲究能力。出题时一定要有诊断的意图和手段。考完后要逐统计错误率,这样才会有检测效果。此后还要对题、对人施以疗救手段。这是教学的开始,不是教学的结束。
  二是局部性和针对性。正因为是阶段性小测,所以出题不能随意。要目标具体,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不能泛泛而考,不能偏离主题。这一模块、这一小节、这一专题、这篇课文你解决了吗?要积累的、要运用的、要评价的都是这一模块内的。虽然内容集中,知识面较窄,但与“广”并不矛盾。庞杂的学科内容,必须以扎实的手段逐一弄懂问题、积累知识、获得能力,否则,就会是如入宝山,空手而归。这种考试也会是大炮打蚊子,不知什么是靶子。如果你每次小测的题目都差不多,学生也会厌烦、迷茫。教师不知学情,学生没有显出本事或错误,双方都不知下一步怎么走。这种考试纯粹是折磨人。
  三是注意能力迁移 的设计。教师的匠心、用意要集中于此。能力是由本模块教学产生的,因此要注意层次性和阶段性,诗歌欣赏、散文欣赏、语言运用、文章写作都要围绕本阶段、本模块设计题目。当然,能力难以量化,得分在其次,会做才是真。语文考试最活的地方全在此,学生失分又最多,老师用力也应在此。最好每题蕴含一法,使学生每考有得。
  若此,检测出来的结果则较为真实,师生据此调整方向,或修正谬误,或新增记忆内容,或查漏补缺,必有好处。
  考查的粗细结合问题,文科类学科均应考虑,不单是语文。语文知识有纲有目、有干有枝、有主有次、有皮毛有精华、有表象有精髓,你学到什么均有用,选拔者的考试目标往往过于粗放,难以尽显学生水平,这不公正。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考试的 量和考时,这似乎又不太现实。改革阻力太多了,一考定终身是所有学生的悲哀,但又有人认为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我总认为语文考试是难以公正、真实的。因此我姑妄言之:字词、修辞、逻辑、积累、背诵应考细,书写、理解评价、语言应用、阅读鉴赏、作文应考粗些,最好分开制卷、评分,甚至增考面试口语交流。这样,才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这种粗细结合对教学导向是有意义的。但不知选拔者尊意若何。
  如果某次考试没考好,学生应抱定一个宗旨,继续学下去,分数、成绩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应把每次考试中的不足、失误记下来,纠正之,把知识网络刷新一下,把内存整理一下,准备再扩大知识网络。教师呢,应据多次考试的结果,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应能写出学科评语,举荐之,或劝导之。学生基础题失误多?督其学习态度,不会运用,?提供方法;作文较差则提高其识见,陶冶其人格,铸造其灵魂,撑壮其胆魄,精炼其观点,优化其语言结构、章法;长于阅读、思考、理解而拙于表达的,则训其口语和辩论。凡此种种,都宜撇开不真实的分数,而注重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促学助教,不使检测成为走过场。我们一生由考试决定,分数与水平有时不成正比例,我们要正视它,尤其是语文考试和语文学习二者不可互相妨害,这一学科,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我们要把语文考试当作语文学习的促进剂和方向标,随时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弥补自己的语文知识缺陷,且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停的积累语文知识,才会有真实的语文素养。高分低能是语文考试信度不真的最好注脚。真实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远比真实的语文考分重要。
  中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现状都认可了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其实,就语文学习而言,这既不科学也不可取。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国语是日新月异的,常用常新的,过去的高分并不能说明问题,不管你分数真不真实。记得日本围棋棋圣藤泽秀行先生曾在一生总结时说:“对于围棋,夸大点说,我顶多知道十之六七。”那么,你对于浩如烟海的中国语文知识知道多少?你是“几段”?你可以拿高考考分说话,拿大学毕业证说话。我告诉你吧:纸上的东西都不太真实。试看李咏的“幸运52”节目吧,就用小学的知识考那些博士生,有几个博士不出丑?中国多少富翁家里没有书房、没有字典、没有文房四宝。“敲门砖”啊,你的使命完成后是什么下场?话说回来吧,改变考试观念,以考助教,以考促学,对语文教学才有一点意义,才任重道远。学生勉之哉!

标签:语文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