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景的作文 > 正文

课堂教学特色怎么写_“生活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探索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教学工作背景   我们从事的是职业中专职高班一年级的物理课教学工作。面对的是知识基础薄弱,又有考大学向往的学生群体。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了让更多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时候,我们以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和求知需要做为了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在第一学期我们确定高中物理(必修一)前三章为教学内容,教学难度确定为让大多数同学(3/5)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少数同学(1/5多)有余力拓展,少数同学(1/5少)能基本听懂。
  在教学风格上,笔者一贯有热情饱满,亲切活泼,和细致周到的特点,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一直希望能把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传递给学生,“爱学习”远比“考高分”更重要。杜威,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理念给我们很大启发,于是在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开始以“生活化”作为主题进行探索。
  二、“生活化”教学依据
  其实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与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受了“追求考试成绩”的任务驱动,不得不把精力集中到做题和理解概念规律上,而且迫不及待。因此让物理学自身固有的魅力无法绽放,在很多少年的心目中,物理是枯燥难懂的。即使成绩好的学生也常常是做题的技巧高明,对这一学科有间接的兴趣,而与生活的联系并不多。
  对于职业高中班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要理解严谨的概念和规律,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说难上加难,笔者以为设置一门《物理与生活》的学科应该更为适宜,但是仍然有高考的统一要求和家长对考分的期待为约束,我们对教材本身不能做过多的变动。但是为了学生能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收获,“生活化”的教学还是大有必要的。
  这里提到的“生活化”不止是学科知识的教材教法体现“生活化”,还有“教育即生活”理念下课堂其他行为的“生活化”。
  三、“生活化”课堂教学实例
  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理解物理的概念规律时,注意设置生活背景,举生活实例。在力和运动的问题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交通工具的运动,人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一旦和生活进一步联系,就变成了7.23重大事故中的D311次列车,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比赛中,一只可爱的兔子撞在树桩上等等。尤其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则又变成了甲同学家的奔驰轿车加速性能特别好,乙同学在百米跑中以10米每秒的速度冲过终点,丙同学骑电动车以20千米每时的速度行驶在上学路上,把学生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下标X文,V超,a浩,等等,可以随时把要举的受力和运动实例加进某位同学的名字,而这位同学可能是与举例背景相符合(一位优秀运动员),也可能恰好相反(一位身体很弱的同学),或者他听课走神了,等等。既举了例子,又关注了学生,还常常带有幽默气息,算是一“举”多得。
  把学科知识“生活化”,是把知识贴近了学生,把学生带入知识之中,而不是让知识板着面孔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这样就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2.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利用身边简单的道具做即兴实验,增强对现象的科学体验和理解。一张纸,一块粉笔头,黑板擦,学生的水杯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实验,自由落体运动,摩擦力,在小实验的辅助下,疑点会豁然开朗;用在银行存钱取钱的实例类比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相反的问题,是极其高明的理解途径;让学生想象撞墙时穿过去和被反弹回来受撞击力的不同,让学生检验加速度计算中忽视了速度矢量性带来的严重错误…
  我让学生看我做实验,也让学生和我一起做实验,还建议他们学爱迪生孵鸡蛋,自己设计实验。
  除了做实验,我们还做“运动”。我自己常常在课堂上“手舞足蹈”,讲质点让学生看我旋转;讲运动图像,让学生按图像显示的运动规律给我发指令,我按指令做运动…有一次讲着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让学生体验越落越快,我干脆站在高高的凳子上,准备做自由下落运动…
  3.课堂“非主题”事件处理的生活化
  我们的课堂上常有“非主题”事件发生:有同学请假了,有迟到了,有下午第一节上课打盹了,忘记关灯了,黑板没擦干净了,有人推门下通知了,手机响了…比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些事情的处理,可能会占用一点课堂的时间,但教师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方式却能更大地影响学生的品质,处理得当,还会转化为学生对学习的更高的热情。所以我通常不会掠过这些事件,而是趁机提醒学生,教给学生更好的处理方式。
  四、反思
  教育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在一起过一种“生活”,好的“教育生活”应该让教学相长,师生同乐,让教书与育人同步。在物理教学中,尤其面对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时,物理知识与生活知识,哪一个才该是“主题”,该以怎样的时间、比例划分开我们的教学工作,可使教书与育人两不耽误?真是值得我们思考。

标签:课堂教学 生活化 探索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