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物的作文 > 正文

高校服装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服装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高校服装专业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它发展的前提归根到底是服务于生产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服装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装院校关注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服装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科学构建高校服装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 服装专业 人才培养 改革 探讨
  服装不仅是艺术,能给人美的享受,也是见证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服装行业越来越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在我国的纺织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然而在全球服装顶尖名牌中,我国所占的份额寥寥无几,商业时代的竞争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高校服装院校担负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服装人才的重要任务。
  1.高校服装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高校服装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趋走向成熟,近来来,各大高校合并、设立分校等情况比比皆是,民办院校也是日益崛起,不管是分校、民办院校、综合性大学还是石油、化工、医学类院校,据不完全统计百分之八十都开设了艺术专业,而其中的服装专业更是有强烈的吸引力,“服装”字眼与潮流、时尚紧密相连,广泛吸引着少男少女的眼球,因此服装专业不缺乏生源。而各大服装院校面对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而学校由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并没有完全学到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的实践锻炼。而在这样一个被社会期望很高的大学殿堂,高校服装院校迫切需要用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明确办学方向,定位服装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资源,引进外来硬件、软件设施,总结过去办学的经验,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注重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变通性,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真正培养理论实践能够紧密结合真正为市场需求的服装人才。
  2.高校服装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教育模式单一
  虽全国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但纯粹艺术类的院校非常少,专门的服装学院更是甚少,比较有影响力的服装院校大都集中在北京为中心的辽中南地区,如如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另外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也高度密集着艺术类的重点院校,如东华大学、浙江丝绸学院等等。这些院校每年为市场输送大量的服装人才,同时也造就了一些服装名城。而全国更大部分服装专业都集中在一些综合型大学,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众多大学当中,也只有几所艺术类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综合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固然比较全面,而专业类院校培养的人才更专业,更贴近市场的需求,在专业服装院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硬件设施、重视程度都更高一筹。因此整体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体制单一阻碍了服装人才模式的培养。
  2.2硬件、软件资源欠缺
  在硬件方面,很多学校,为了强大学校整体实力,专业设置繁多,相对于每一门专业,所投入的资源比较薄弱,因此专业发展的速度缓慢,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服装业也是取得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沿海、江浙地带服装业发展速度突飞猛涨,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的服装,各方面的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然而在大部分高校,有服装专业的院校,硬件设施远远跟不上,别说先进的设备,有些学校甚至只有几台陈旧的缝纫机,在学生做实践操作时,还不能满足每位同学的需要,轮流操作,长此下去,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其次,有些先进的的设备,如日本的圆头锁眼机、剪裁机,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就没有接触到这样的机器,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不能满足设计岗位的需求,甚高校服装专业的老师,有些并不是科班出身,理论方面就有所欠缺,即使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并不能通过的有效正确的语言传达,让同学们迅速领悟,且服装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少,各高校服装专业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不能有效的取长补短,及时更新观念;再者,有些专业很强的老师,因待遇方面的问题,不能集中精力搞教学,很多老师在企业做兼职,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才的流失。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性的服装专业人才,必须有充足的先进的硬件资源,同时还必须有一支满足实践性、技能型的教学要求,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方向的教师队伍。
  2.3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服装专业课似乎变成绘画专业课,严重存在重艺术,轻技术的现象,忽略了服装专业的内涵,理论课设置过多,课堂上,老师不断强调同学们的绘画功夫,本科四年学下来,同学们的绘画功夫得到很大提高,而裁剪课,缝纫课开设的较少,造成学生只会制图,不会裁剪,不会缝纫;再者设计教学课程开设不足,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常规的基础教学,而普遍存在结构造型与款式设计相分离的现象,因此很多毕业生走出校门,专业不对口,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改行做其他方面的工作,使服装行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资源浪费;再者,课程设置横向开展不足,没有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服装业也是一门艺术和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不仅要学好专业课,同时与服装与管理学、心理学、色彩学、营销学、设计学等学科紧密相连,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
  2.4学生知识面狭窄
  由于老师教学方法上、学校设备资源上一些欠缺,导致学生思维不够发散,仅在效果图方面做更多的深入学习,而服装业是一门交叉渗透的学科,仅仅掌握工艺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关注当今服装的流行趋势,无论是服装的品质、款式色彩、风格设计、还是造型的简约、复古等等,都需要关注;再者服装专业的学生独立举办服装交流会的个例少,尤其是在假期,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实践的机会少,因此同行交流的机会就少,不利于同学们综合素养的提高。
  3.科学构建高校服装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3.1完善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体系,实行校企共建的经营策略
  服装专业的教育是全方面的,多层次,仅仅依靠大学的服装专业的培养为市场输送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如服装产业高速发达、被誉为服装之都的法国,教育、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重视教育、企业、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学生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实际操作经验,开阔眼界,查漏补缺,然后对症下药,如今,法国的服装专业已经形成完善又独特的体制。再者,众所周知,江浙地区的服装业是较为发达的,与完善的、系统的专业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如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他们的服装专业的教育是很有特色的,为了让学生与世界接轨,了解国外服装的最新信息,他们开始了服装专业英语和服装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的热情,而且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在各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毕业生就业情况也非常好。因此全国高校服装专业都该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政府应积极干预,兴办一些一些公私合营的服装院校,鼓励企业和学校建立联系,让同学们在实习中获取经验,同时为学校反馈市场需求,这样企业也能从学生身上吸取新鲜的学业,从而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营的局面。
  3.2积极对教学进行改革 培养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
  首先是教材的选用,从事服装教学的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市场的需求,勇敢探索,对教材进行改革,逐步提高服装专业的教材质量,而在实际教学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用老教材;其次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很多老师教学,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没有注意到教学相长,没有重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注重创新与个性结合,以生活为素材,培养艺术的灵感,艺术来源于生活,结合现代化教学工具,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思维理念要与社会接轨,多关注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有方向的培养;最后对教学进行阶段化设置,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极端的任务和目的,阶段的设置科学合理,主次分明,什么阶段是基础课,什么阶段是实践课,每一阶段完毕后进行检测,检测通过后才能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素养。
  3.3注重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推动服装理论的发展
  学生平常在学校学到的服装理论知识,通过去工厂、企事业单位的实习以此检验理论的成熟性。通过服装理论知识的学习,能提高同学们审美情趣,增强鉴赏能力,同时也能使思维变得更敏捷,逻辑更清晰,理论的服装教学,和实践的服装制作,让彼此形成良性的循环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服装专业的健康发展。在服装教学的制作课上,应该清楚的介绍所制作服装的材质、款式、男女服装造型和工艺上的区别等,同时讲述尺寸的测量方法,细节制作、如何选择辅助材料等,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选材,教师要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学生对整个制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适当给学生留下课下作业,理论方面,让同学们课下准备关于服装各方面的知识,作为值日报告,在每节课的开始以讲课的形式进行,如服装的的设备知识、设备的维护与修养、服装的工艺流程、流行款式等等;也可以留下实践作业,如要求同学们做一件礼服、一件西装,并提出具体要求,规定具体时间,召开一个交流会,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每个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设计理念,设计款式,所选布料等做个交流,当每个同学讲解完毕,其他同学可对有关方面进行提问,共同学习,以此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解服装知识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体会服装理论知识的内涵,从而增强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3.4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引进先进管理
  教师队伍在教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构建高校服装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首先从教师入手,高质量的老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教师的数量要和专业学生的人数比例适合,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教师资源的浪费,过少也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教师的教学任务分配也应该科学合理,各尽其才,同时不仅内部多开展老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还要多送老师出去学习交流;必要时引进服装方面的专家人才,为服装专业的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引进人才方面,多向服装业高度发达、有充分管理经验的国家学习,如德国,德国的教师队伍相对稳定,高等专科的老师属于公务员编制,因此吸引了一批人才加进其中,尽管如此,名额仍然要控制核实的比例;法国选择教师,首先是一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其次是工作经验,在法国知名品牌的服装公司担任领导的经历,法国的教育特点使法国被誉为服装之都。我国高校服装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可引进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的经验。
  4.结语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指出,进一步推动教学与产业的开发互动,加大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力度,是我国服装专业教育的出路。高校服装专业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服装人才的重要形式,且培养的人才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高校服装专业需要整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育体系,科学构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了徐迅.实践性与科技性一德国高等服装设计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2002,2(1):62-64.
  [2]郭建南.知识经济与服装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2001,23(2):88-89.
  [3]罗星.从市场看服装设计教育[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2:71.
  [4]刘瑞璞.日本艺术和服装教育考察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05,3:46-47.
  [5]朱彦.论服装专业的项目设计教学[J].丝绸,2003,11:3-5.
  [6]华梅.服饰理论研究函待引起关注[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21(5):1-3.
  
  作者简介:王婧昕(1981年),女,汉族,江苏徐州,讲师,艺术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服饰设计及服装史论研究。

标签:探讨 高校 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