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心理学特点

时间:2017-05-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大一新生心理特点

大一新生心里特点

大一新生既有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又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这是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之一

大一新生由于高考成功,多年的奋斗和拼搏总算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多年的理想变为现实,高中时的辛劳换来了心理的慰藉,多少有点洋洋得意和胜利者的满足感。加之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能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老师夸,家长捧,亲朋好友、父老乡亲、街坊邻里都投来赞许的目光,作为“天之骄子”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能进入大学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与同学在一起,又会发现自己并非“尖子”。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便会产生自卑感。

2、放松感与紧张感同在

由于初、高中长期的学习压力和高考升学的严峻形势,使不少学生喘不过气来。高考成功,如释重负,他们认为可以松口气了,甚至认为高中几年太辛苦,如今上了大学进了“保险箱”,应该轻松轻松,好好玩一玩。加上大学里不像中学管得那么紧,自由度较大,自我支配的时间也较多,使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他们发现大学并不像他们原来想象的那么好玩、那么轻松时,尤其是当第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紧张甚至焦虑感又随之而来。

3、孤独感和恋群感交织

新的学生班级是一次重新组合,高中时的同学、老的朋友都各奔东西。不少大学生还是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面,面对的是一些生疏的面孔,因此感到孤独。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个性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渴望交朋友,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很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恋群感就十分强烈。

4、求知欲与厌学心共融

由于高考前的学习压力,使不少大一新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似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烦恼,难以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支点,因而产生了学习的乏力和无能,旧时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兴趣不知何往。但是,新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又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成才动机。

5、空虚感与恐惧感共振

大一新生由于转变时期诸多不适应而并发综合症,如感到学习单调、生活无聊,不知自己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整日无所事事,时间一久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回头一想,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

6、自立性与依赖性相随

大一新生与高中生相比,年纪更大一些,离家更远一些,自我意识更强一些,总有一种自己长大了,应该自立了的成人感,不愿再受他人的支配,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由于他们从小就缺乏锻炼,生活经历单一,他们又显得有较大的依赖性,有些同学甚至缺乏应有的自理能力。

7、希望与失望相伴

大一新生最富幻想,对人生前途充满了希望,渴望自己成才,渴望干一番事业。在上大学前,他们对大学有一种神秘感,觉得“理想中的大学了不得”。一旦进入大学,又觉得不过如此,

与自己以前想象中的大学反差较大。尤其是当自己遇到一些现的矛盾时,理想顿时破灭,即所谓“现实中的大学不得了”。因此,就有人发出了“大学无限好,人生真无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叹。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一新生有诸多的心理活动特点,这些特点呈矛盾状态,弄得不好,有可能导致心理的困扰和障碍。

篇二:高中生常见的心理特点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

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有关心理研究机构和一些心理学家采用各种量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和敌对等症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学生最低。在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逐渐上升,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经过近五年的调查发现,有39.79%的高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个方面检出率如下:①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占53.09%。 ②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占24.07%。③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占29.69%。④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占37.04%。⑤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占36.11%。 ⑥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要发生。占44.44%。⑦自我强迫——明知没必要去做但还是要做。占41.05%。⑧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占45.37%。

⑨情绪不稳定——情绪和情感忽高忽低。占56.48%。⑩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30.56%。

本人于今年初对我校高三(1)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其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其中,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焦虑、强迫症,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男女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要明显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其不同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等发展及其个性差异有关。

二、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掌握了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场合能发表个人见解。

2、情绪比较稳定协调,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能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3、兴趣广泛,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有稳定性和专注力,能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4、行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学习,有正确地学习动力,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6、自尊、自重,能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能适度追求

和满足自身需要。

7、对生活有较大的热情,有进取的精神面貌,对自己的隐忧能尽量地“放开去”,能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性格较为开朗,处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义感。

8、乐于交往,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大都保持比较和谐和亲密的关系,对友谊有正确的理解。

9、了解高中男女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异性同学有广泛友好的接触,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较强的抵制能力。

10、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个人目标和行为经过努力能与社会、学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学生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等。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若不能及时疏导,将会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

与抑郁。

3、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四、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尽管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主要的脉络:

1、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现状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提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看到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没有把中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障碍问题与思想品德加以区别,而是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是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的治疗和解决,而是采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困扰。

2、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升学的压力是导致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目前,一部分学生每临近考试就紧张,就害怕考不好,所以拼命准备,夜不成眠;有的在考试前承受躯体化症状的侵扰而逃避考试;更有甚者在高考考场上生理、精神失控,以至于中断考试。一名高三重点班的女生由于学习成绩下滑,痛哭流涕的找学校调换班级,她痛苦地说:我的无能和痛苦无处诉说,给父母说,他们期望的目光让我难以张口;给班主任说,他期望我上一本,我不敢让他失望;给同学说,他们说我把前途、命运当儿戏……如今,苦闷、烦恼、忧愁、彷徨纠缠着我,看见书本就头晕,真还不如死了算了……。厌学是高中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是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二个直接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0—3岁既是孩子大脑重量增长的最快时期(由出生时的1/3增长到3岁时的2/3),也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3—6岁是人的个性形成和显现的关键时期,即我国谚语所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一时期家庭的情绪、文化氛围及其行为背景对孩子的身体、智力、情感、行为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影响,尤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家庭的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为人处事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衣着饮食,而对孩子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是不闻不问,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少之又少,造成了“营养充裕过剩,管教贫乏奇缺;衣着绚丽多彩,心灵苍白贫穷”等现象。另外,家风不正或父母不检点、家庭专制、成员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对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灵伤害。

4、传统教育观念作怪,教育方式不当。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更主要的

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向导者。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对向导功能忽视甚至无视。有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因此,对犯错误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中学时期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理想的天使、公正的代表,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父母般的关爱与朋友般的理解。如果教师的认知发生偏差,对学生缺乏关爱、理解、耐心与热情,学生则会由失望进而转化成压抑、敌对、攻击等心理或行为。更有甚者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研究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一生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时期,也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简单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暂时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由消极思想→消极情绪→心理不适向心理障碍发展,而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回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如何疏导心理障碍的学生

对于学生已形成的心理障碍,我们不能倒转历史,只能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把握中学阶段这一关键,力求纠正和克服。作为教师,该如何去做呢?

1、要爱学生,更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的爱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桥梁。《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爱心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人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着希望和愉快,从而使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有极大的激励和感染作用。情绪心理学认为,人在心情舒畅时,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幽默机智,各种能力都增强;反之,如果情绪低沉、沮丧、忧郁,那就会思维迟钝、记忆衰退、语言呆板,各种能力下降。教师应及时控制自己与学生的情绪,才能获得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钥匙。

2、要理解和宽容学生

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教师虽为人师,但不应就此将自己束之高阁,而应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

3、要尊重学生

人们对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对获取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认、接受、关心和赏识等。因此一个具有足够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而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予的尊重为基础的。教师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也会觉得教师一直对他是欣赏的、尊重的,能让他自由提出意见、发表见解。教师尊重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养成学生乐学的心理。

4、要信赖学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戒过青年教师:在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即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学好的,相信学生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教

师的这种信赖一旦传递给学生,就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别的学生一样具有才能,对自己的缺点有改正的勇气。教学与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教师友好的信赖学生的气氛,多给学生以赞扬,赞扬就像温暖人的心灵的阳光,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他。

教师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上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必然感化学生,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对策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对策

熊庆辉

黄陂区李家集街李集中学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某高校“9 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9 0 后”;心理特点;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008 年八九月入学的大一新生中,大部分出生于 1990 年,这意味着高校已经迎来首批 90 后大学生。在 90 后踏进高校之前,他们这一群体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90 后作为新一代的“新新人类”,“时尚、青春、非主流”俨然已成为他们的代名词,当这一代人走进大学校园时,他们会以其特有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为大学注入怎样的新鲜血液?已经到来的大学生活又会为他们带来了什么? 二、90 后学生的心理剖析

1. 表现心理:张扬个性,但理性思考不足。90 后思想开放独立,个性张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表达自我的意愿。他们推崇非主流,弘扬个性化,标榜“特立独行”的个性,敢问、敢说、敢闯、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如相继诞生的裸奔、自挂东南枝、自杀式毕业照等,可谓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90 后过分表现自我的行为,体现了 90 后以自我为中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弱化,缺乏对他人感受的积极关注,也缺少对行为后果及社会影响的理性思考。

2. 空虚心理:物质丰富,但内心孤独迷茫。90 后自小成长环境优越,物质生活丰富,且多为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生来就对网络的(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心理学特点)亲近感、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升学压力的焦灼感,加上来源于家庭的“被爱”多是物质性的,90 后的精神世界较为空虚孤独;

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网络信息的泛滥和快餐文化的充斥,也加重了 90 后内心的压抑、无助感,普遍存在焦虑和彷徨。所以,90 后是幸福而孤独的一代,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3. 猎奇心理:追求刺激,但道德意识淡薄。90 后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伴随着物质丰富、网络便利、信息无孔不入的 90 后会觉得人生平淡、单调乏味没意思。青春期能量的聚积,也会促使其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如参与性爱游戏或吸毒等,以寻求刺激,平衡自身能量,证明生活的意义。90 后超前的性观念和部分学生对于性、毒品与生活的错误态度及其对后果的不以为然,体现了 90 后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弱化。

4. 自尊心理:敏感自尊,但好高骛远。90 后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和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是技术依赖的一代。他们自小参加各式各样的培优班、兴趣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 90 后普遍聪慧多才、思维活跃、见多识广,90 后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自我评估过高,过高估计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他们富有理想,但不甘于平凡,自信又有点脆弱,敏感又自尊。

5. 叛逆心理:渴望独立,但抗挫能力差。90 后从小就充斥在丰富、自由的生活环境和家人的呵护里,无形中纵容了 90 后的自我中心、脆弱、叛逆、依赖心理。90 后叛逆而渴望独立,他们思维活跃,懂得的事情多,有自己的观点,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理解和尊重,希望被认同。诸多“门”事件也是 90 后走向成熟的非主流探索方式,而且是一种不知轻重后果的探索。90 后的社会阅历和吃苦经历相对缺乏,遇到挫折后往往“伤不起”。

6. 从众心理:易受影响,但辨识能力差。人的行为是习得和效仿的。在信息畅通便利的互联网时代,“博眼球”举动频频爆出,且被互联网夸张放大,容易造成90 后价值观的混乱。加上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无形中降低了个人的风险成本和责任意识,会引发更多关注和行为的相互感染,容易强化 90 后行为的盲目从众和炫耀攀比,对 90 后行为的示范性和消极影响不容低估,如“自杀式毕业照”等雷人事件愈演愈烈,就与追求个性背后的跟风有关。

三、90 后学生行为的原因剖析

90 后“门”事件的发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生个人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学校或家庭。90 后“门”事件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个人原因。90 后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年前期,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90 后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他们好奇心强、叛逆、寻求刺激、情绪易冲动、辨识是非能力和抗诱惑能力相对较差,加上 90 后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阅历,驾驭负性事件的知识和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迷失或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没有引导的独立、自由、个性也更容易导致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家庭原因。90 后自小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和梦想,但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家庭教育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家长或疏于管教,或过分放任、溺爱或专制;注重物质需求的满足,缺少精神上的关怀;重智育,忽视或淡化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培养,均会影响 90 后的身心发展。单亲、离异或留守等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弱化父母的榜样作用,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致使孩子向外寻找“被爱”和“刺激”。

3. 学校原因。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滞后。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短板,重智育,轻德育,缺少主流的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欠缺心灵的呵护和关照。针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外在诱惑和影响,缺少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教育和引导。学校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过多的、外在的新异刺激,在满足 90 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需求的同时,使 90 后对学校相对单一的教学感觉麻木,唤不起兴趣和精神。学校教育的改革,也赶不上外在的潮流。

4. 社会原因。当前社会的压力日益增大,“浮躁”、“郁闷”、“压抑”等负面情绪充斥在 90 后周围。媒介环境丰富,信息渠道多元化,网络、影视、书刊和光盘等信息良莠不齐,使人真假难辨,且容易激起 90 后的猎奇心理和仿效行为。负面内容的过分渲染或夸张放大,低俗文化的推波助澜,也影响着 90 后的认知观念和行为,容易误导甚至扭曲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

四、“90后”大学生教育引导的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转变理念,尽快帮助其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尽快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方向,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规律和方法,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开创教育新局面。 对“ 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 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新认识出发,着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与大学生平等交流,坚持尊重原则,满足他们的合理性需求,深入开展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美德教育。“ 以人为本” 的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基本权利和责任、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把教育与人各方面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同时,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交往手段,创新交流方法和教育手段,开辟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渠道, 以一种贴近生活、 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 虽然“ 90 后”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仍然应该深化爱国、爱校教育,培养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弘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民族传统美德,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社会主流价值和传统美德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另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综合了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了“ 新生行知大学堂”的教育体系,从而引导新生形成正确得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 加强辅导员教育工作能力,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就学生工作的直接负责人辅导员而言,大多数都是“ 80 后”的一代,自身存在着缺乏社会阅历和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足的缺点。 因此,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素养,深入了解、跟踪学生的

标签:心理学 整形心理学特点 儿童心理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