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莎乐美 王尔德_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中的荒原意象探析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其作品投射出的对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深切关注,其表现之一即是《莎乐美》中丛生的荒原意象:乱伦、不育、黑暗、渎神、死亡、脸谱等。通过这些极端的艺术创作手发,王尔德揭露了19世纪末期的英国社会在其经济繁荣掩映下潜在的深层精神危机。《莎乐美》昭示了其唯美主义理想的现实幻灭,标志着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精神荒原时代的开始。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莎乐美》 荒原意象 精神危机
  
  在英国文学传统中,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荒原意象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莎乐美》正是王尔德创作中“由唯美主义艺术立场向现实主义艺术立场转变的明显标志”,这主要体现在作品中弥漫的荒原意象,但这一现象至今未曾引起研究评论者的关注。王尔德身处英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莎乐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气质,既反映了传统社会精神价值的瓦解迹象,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现代主义繁杂喧嚣。《莎乐美》标志着英国文学传统由自然荒原向精神荒原历史性转变的开始,为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精神荒原时代的到来做了有力铺垫。
  一、《莎乐美》的创作背景
  《莎乐美》创作于1891年,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后期,当时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殖民掠夺敛聚的财富已经无法掩饰曾经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日不落”帝国背后的精神信仰危机。“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梦想早已破灭,科学的兴起粉碎了上帝全知全能的幻象,社会上“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市侩主义”等观念的横行,压抑人性、禁锢自由的维多利亚道德风尚早已名存实亡。作为19世纪末英国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颓废从侧面折射出英国资本理性主义暴政下的现代精神危机。颓废,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生活姿态,是艺术家们逃避现代生活中的矛盾、痛苦和精神荒芜的避难所,是其“文化陷于穷途末路”的表现,客观上体现了艺术家在现代性语境中对抗资产阶级理性主义的审美立场。王尔德是法国颓废主义思潮传入英国的媒介之一,也是英国颓废主义重要的代表。王尔德的作品常被看做“颓废没落思想的产物,是有碍社会秩序和人类健康的毒草”,主要是其作品所透露出的对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国工业化社会的厌恶和失望,《莎乐美》被禁演便是极好的例证。
  二、《莎乐美》中的精神荒原意象
  《莎乐美》的故事发生在希律统治下的朱迪亚王国的皇宫。从故事中的描述可知,朱迪亚王国在希律的领导下国力十分强盛,这主要表现在:世界主宰凯撒很喜欢希律,赏给他很多价值连城的礼物,还答应为他除掉他的敌人卡帕多细亚国王;凯撒的宠臣送给希律比凯撒的还要大的神奇祖母绿;希律拥有一百只连凯撒都没有的神奇绿孔雀、大量的稀世珍宝等。但在先知乔卡南看来,宫廷是“肮脏的”,充满罪恶,灾难即将降临。表面的繁荣难以掩盖潜在的深层精神危机:精神匮乏、信仰缺失、自我沦丧,其精神荒原意象直接表现为作品中的乱伦、不育、信仰之争、脸谱、月亮、死亡等。
  1. 社会表征――乱伦、不育
  乱伦,属于违反社会道德和伦理的禁忌话题,可以用来阐明“家庭的解体及其对社会秩序带来的威胁”。王尔德对乱伦母题的青睐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召唤”,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社会中传统价值观的崩溃。
  《莎乐美》中,王尔德仍保留了《圣经》中的乱伦情节,主要有两方面:希律和希罗底,希律对莎乐美的追求。希律杀兄娶嫂的乱伦关系遭到先知乔卡南的谴责,后来希律似乎对希罗底早已厌倦,他接受乔卡南的谴责,认为“他也许是对的”,并几乎承认那是“乱伦的婚姻”、“邪恶的婚姻”,但也可能只是他迷恋继女莎乐美的一个借口。此外,故事中提到了不育的问题。希律指责希罗底不育,而希罗底则反唇相讥说,“我生育了一个孩子。你却没有孩子,没有,甚至没跟你的奴隶生个孩子。不育的是你,不是我”。“不育”在故事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英国社会传统价值的中断、干涸。
  2. 信仰危机――对上帝、天使的质疑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为英国社会创造高度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商业精神的泛滥,加速了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的瓦解,最终导致了人们精神匮乏、信仰紊乱等问题。王尔德于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走到了反基督教的极端,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颠覆基督教传统所设定的伦理规范、价值秩序,故意消解乃至亵渎其神圣象征”,真实呈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在精神层次普遍存在的混乱与危机。
  故事中士兵、卡帕多细亚人、努比亚人、犹太人等的对话再现了一个没有英雄、没有信仰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争论到底有没有天使,爱金子的卡帕多西亚人认为神灵死绝了,努比亚人认为神灵非常苛刻而且是嗜血的,犹太人只相信看不见的东西,先知乔卡南总说一些荒诞不经、不可能听懂的话,而犹太人则更是认为上帝把自己藏起来了,早已善恶不分:“大恶大俗里有上帝,大慈大善里也有上帝”,“我们恶的东西成了好的,我们所谓好的东西成了恶的”,上帝对谁也不特别照顾,“制服强者时也把弱者捎带上了”。伊利亚先知以后人们再也没有见过上帝、英雄凯撒得了风湿病,“脚像大象的蹄子一样肥大”、至圣所离奇消失等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都指涉了一个信仰缺乏、精神贫瘠、被上帝所遗弃的世界。
  3. 自我沦陷――脸谱、分裂的月亮意象
  托马斯?曼认为王尔德“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言论表明他的见识与尼采约略相似”,两者都深刻感受到现代人在享受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所遭受精神信仰危机的折磨。尼采做出“上帝死了”的断言,不但威胁到人们已有的信仰,而且动摇了人们的自我身份意识。动摇了精神信仰、科学发展、世态炎凉的现实及社会、家庭的纷纷瓦解,最终形成了削弱人自我身份的强大力量――幻灭,没有信仰寄托的人最终难逃自我沦丧的命运。故事中,自我沦丧的标志有两个重要意象:脸谱意象和月亮意象。
  在希律感叹莎乐美的美让他心乱时,说“人不能看东西,也不能看人。人只能对着镜子看,因为镜子只让我们看见脸谱”。人即使在镜子中也无法看到真实的自我,因为自我早已沦丧殆尽,只剩下虚伪的一副假面具而已。自我沦陷导致人格最终的分裂,这一点在希律身上有很好的体现。他不敢面对自己父亲是一个强盗的事实,无法面对历史的真实,死人的“起死回生”,这反映了他自我的历史断裂。一会儿高兴,心满意足,瞬间又心情糟透,一会儿觉得风冷飕飕的,一会儿又热得憋得慌等都是一个现代人内在人格破碎的真实写照。
  此外,月亮意象也反映了莎乐美的多面人格:时而像一个死去的女人从墓中缓缓升起,时而是一个清冷、娴静的处女,时而变成一个疯女人,裸露着身体,时而又变成一个喝醉酒的女人,寻找情人。这些截然相反的形象都是莎乐美性格的一面,折射了其自我内在的矛盾与挣扎。
  4. 死亡意象
  《莎乐美》自始至终弥漫着浓郁的死亡意象,如月亮、死亡天使、黑鸟、血泊、坟墓等,刻画了一个悲凉、了无生机、毫无希望的社会图景。月亮是故事中的主要意象,映射了莎乐美的性格,也营造了悲凉的气氛。故事开始便提到当晚的月亮:古怪,像一个女人从墓中缓缓升起,像死去的女人,寻找死去的东西,这为故事的发展定下了悲凉的基调。之后,希罗底小童又把月亮比作“死女人的手,正在寻找裹尸布把自己覆盖上”,预示了故事的悲剧式结局。此外,死亡天使的意象使故事中的死亡氛围达到顶点。先知乔卡南最先提到死亡天使,他听到死亡天使的翅膀在宫廷里扇动,自此死亡气氛便一直笼罩整个宫廷。后来,希律也听见空中的声音,“像翅膀在拍打,像巨大的翅膀在击打”,这让他想到一只巨大的黑鸟在飞翔,激起恐怖。而文中的血泊、坟墓等也渲染了这种悲剧氛围。故事最终以莎乐美之死、希律命令熄灭火炬藏进黑暗的宫里,“不要看见东西,也不要东西看见我”收场。火炬熄灭、星星消失、黑云遮月等具有深刻的象征寓意:荒原社会的正式开始。
  
  王尔德在《莎乐美》中通过一个悲剧式的唯美爱情故事揭示了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存有的衰颓、矛盾、病症和问题。针对那个“一切理想主义和美都正处在被蒸汽机和证券交易所的操作机压碎的危险之中”的荒谬的物质时代,王尔德试图创造一个“美的无忧的殿堂”,一种全新的“审美化的宗教”,以“美”为唯一教义照亮因信仰缺失而精神贫瘠、文明堕落的维多利亚时代,可《莎乐美》中美(先知乔卡南、莎乐美、年轻的叙利亚人)的陨落、浓郁的荒原意象(乱伦、不育、黑暗、渎神、死亡、脸谱)折射出王尔德唯美主义理想的现实破灭,间接宣告了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精神荒原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张岩.荒原意象与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2] 吴其尧.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瑞红,吕佩爱.试论颓废的现代性[J].学术研究,2007,(03).省略

标签:王尔德 奥斯卡 探析 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