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辅导员心理辅导意见 [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探析]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标一致,领导角色相似,活动对象相近。本研究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与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结合,探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适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员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新名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已开始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透露了党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出现的由“教育人”到“理解人”的新变化,体现出心理和谐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1]。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就能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对人才培养定位也在产生变化,这必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深刻影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当90年代的学生正成为大学生的主体时,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显得格外明显。学生整体上注重自我、追求个性、思想鲜明,成熟与稚嫩相杂、稳重与冲动相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那么,作为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模式、班级管理也该有新的探索。辅导员在工作中若能了解学生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开展工作,那学生工作势必事半功倍。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会使工作更细致、更科学,而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将会以高效率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受到辅导员的欢迎[2-4]。
   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它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利用大学中自然形成的团体力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为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路。
   1.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能
   个人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依赖于健康的心理环境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体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正确的信念并表现于外在的积极行为。在模拟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环境中,建立积极的行为规范,态度被改变并接受积极的价值观念,形成新的态度体系。因此,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就可以建立积极的德育环境,在融洽和谐的德育环境中,给学生进行相关思想和道德品德的教育,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会产生积极的效应,避免对抗、冲突等消极心理的出现,为实施德育创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接受心理,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佳效果,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3]。
   1.2 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共同的工作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要以受教育者的心理为基础,以学生的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点为依据,要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学生思想素养提高的同时学生的积极的需要、动机、性格等也能得到提升。所以,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共同的工作目标,即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养和思想素养[3-5]。
   1.3 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共同的师资队伍
   共同的师资队伍是二者能够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目前现状来看,从事团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来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随着也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等构成,再加上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在很多高校,这两支队伍已经逐步整合成一支队伍,这样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朗。从现实性来看,这两支队伍如果能够协调一致与相互配合,有效进行角色的转换和整合,有利于提高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5-6]。
   2.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7]。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也被称为团体咨询、团体训练、小组工作等。
   2.1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2.1.1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团体环境下,多个影响源能够提供丰富的参照背景,个体能够从中发觉更多的资源或观点,可以同时学习、模仿其他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并在分享交流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2.1.2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供安全的模拟生活空间。在团体中,个人实际改变了平时的生活规则,进入一个新的角色,此时的交流是真实自我之间的交流。在团体氛围里,情感、人类行为以及一些态度如对抗、严厉、恐惧、愤怒、怀疑、沮丧以及妒忌都可以暴露出来并加以讨论,这可使个体学会表达及应对的方法,并运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个体也可以在团体中对不适宜的行为和情感进行详细观察和处理。
   2.1.3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多向沟通过程,每个成员不仅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帮助其他成员。成员之间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对指导者的依赖。另外,团体心理辅导还具有效率高、节省师资、省时省力的特点,也更容易调动成员内在的改变力量,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4,7-8]。
   2.2团体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2.2.1 形成新团队。借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活动,以帮助新生快速相识、减少孤独感,初步形成班级或新团队的凝聚力。入学初,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和陌生的群体,学生会存在较多的不适应。作为辅导员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让其顺利开始大学生活。为此,这可以借助团体辅导的部分活动实现。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使学生投入到团队之中,可以有效地使班级成员相互认识,迅速形成团队。
   2.2.2 针对不同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解决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例如,大一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二、 三年级学生以学习压力、恋爱问题、专业和理想的矛盾为主;毕业生则更多的是就业压力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在新生教育、毕业生教育、素质教育等不同方面,广泛开展相应的学生团体辅导,积极服务于帮助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团队精神的树立、健全人格的塑造、人际交往的指导、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辅导等。
   2.2.3 针对某类困惑较为突出的群体工作具有同一困惑的学生群体,也可以采用团体的方式,如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两个以上相互依存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在团体中,我们人为地创设了一个自由、平等、真诚、民主的氛围,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彼此信赖,忘我地彼此诉说所面对的成长中的共性问题,彼此对共同的话题进行探讨,相互分享经验和体会。个体通过观察、模仿、聆听领导者的指导和其他团体成员的分享,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尝试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提高了自身能力的判断和对自我的评估,从而提高了自我效能 [4,8,9]。
   3.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价值
   3.1有助于创造一个和谐与宽松、鼓励与自信的团体氛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说教、学生强制性接受为基础,这种方式对于思想极为活跃的大学生而言往往效果适得其反,他们作为被管理、被说教的对象,往往对待政治思想说教避而远之。而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通过心理游戏、情景设计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伴也同样存在,这就为每个成员减轻了心理负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伴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给大家带去一种鼓励,增强了成员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成员的潜能。
   3.2有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促进成员之间的认同感
   具备极强的集体凝聚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试图通过多种形式增进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但是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教育手段往往收效甚微。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成员之间通过分享、通情、体验和他人一样的感受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认同,对集体产生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进而产生了对集体的认同感,凝聚力自然会得到增强。集体凝聚力强的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积极的、统一的行为规范,为开展学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有助于融洽师生交往,建立朋辈式的师生关系
   高校中,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往往是专职人员,如辅导员,大部分都是从高校刚刚毕业的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的年轻人。这本应该成为融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说教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学生复杂的问题,仅仅依靠大量的规章制度和严肃的纪律管理解决,往往会疏远师生关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只要能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有效地做好团体活动设计,适时地、有意地、建设性地分享个人信息和相似经验感受,就能够启发学生反省、讨论与提高,这种分享与互动有助于建立朋辈式的师生关系[9]。
   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有助于创造一个和谐与宽松、鼓励与自信的团体氛围;有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成员之间的认同感;有助于融洽师生交往, 建立朋辈式的师生关系。
   4.辅导员在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4.1注重选择共性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并不是每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解决,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的确定以及成员的组成都是为了一个共性问题,因此选择主题要有针对性,只有具有共性的问题,才便于组成团体,学生在团体中才有认同感。所以,辅导员在确定选题之前应充分调查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 选择共性问题,而不是选择个别问题或是学生一时的心理冲突。
   4.2注重保护成员的隐私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要强调每个成员之间的通情与共享。每位成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没有社会角色与身份地位的区别,每个人的心扉会得到彻底打开。这有利于确保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但是也可能造成个人隐私的暴露,给当事人带来不便,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开始前要制定明确的纪律,并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员,注重保护成员的隐私。
   4.3注重体验与引导,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活动过程中成员的心理体验以及指导教师的适时引导才是团体心理辅导的精髓之所在。在团体活动中,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与参照,让学生有机会反思自己,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这时教师引导的每一句话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说到心坎的感觉,效果极高,学生的心灵体悟也会极为深刻。因此,能否及时地抓住时机,能否有效地进行一定深度的引导,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11]。
   总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体悟。团体心理辅导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路,高校辅导员如果能够认同团体心理辅导的主张“全人发展”和“学生为本”的观念,并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理念、技术和方法,将极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官锐元,樊富珉.1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483-484.
  [3]王旭东.团体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03,(5).
  [4]周叶露.试谈团体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5]杨伟. 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J]. 大众科技, 2010,(1):153-154.
  [6]周叶露. 试谈团体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18(1):129-130
  [7]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8]柯美喜.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寻探[J].教育艺术,2007,(10):69.
  [9]尹海兰.高校辅导员工作借鉴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技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10]李斌,王欣.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1):765-768.
  [11]王明娟.高校辅导员团体辅导技能培训途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29(1):111-112.

标签:探析 辅导员 实效性 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