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演讲稿 > 正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再释“天山共色”】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丁勤中老师在《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6期发表《“天山共色”之“共色”注释质疑》一文,对教材将“天山共色”翻译为“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共”应读作“共”(gong),表示“供给”之意;把“天山共色”翻译为“湛蓝的天空和青翠的群山为人们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景色”。我认为丁老师的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丁老师似乎没有注意到南北朝时期骈体文的语法特点。
  作者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正是骈文盛行的时代。骈文,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通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所谓“对仗的工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上、下句的基本句式要相同。吴均《与朱元思书》是骈文中的精品,完全符合骈文对仗工整的要求。文章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句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风烟”对“天山”,都是名词,是陈述的对象;“俱净”和“共色”是对对象的陈述,合起来是说“风与烟”是“一样的明净”,“天与山”是“一样的颜色”。这里“俱”与“共”在相同的位置,应该都作副词“一样”解。如果按照丁老师的观点,“共”作动词“供给”讲,那么“俱”也得按动词解释,就解释不通了。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解释一个字,一定要兼顾上下文的语法和意思,还要结合文体特点,才能不失之偏颇。
  其次,丁老师似乎忽视了文学描写主观色彩浓厚的特点。
  丁老师质疑教材将“天山共色”翻译为“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认为“是天空像群山那么绿,还是群山像天空那么蓝,还是在绿和蓝之外的第三种颜色?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我认为丁老师是从纯粹的科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因此这个问题就没有答案了。如果只从科学角度解释,那么第一句“风烟俱净”也解释不通了:风之“净”尚可理解,既然有“烟”,如何能“净”?哪个“烟”是“净”的呢?可见如果以科学解文学,就无路可走了。如果注意到文学描写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实,只要注释的时候给“天山共色”中间加上一个副词“似乎”,丁老师的问题就豁然贯通了。我们可以把“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为:微风与烟岚更让我感到空气清爽明净,天空与群山看上去似乎融成了一种颜色。天空与群山的颜色虽然不一样,但作者感觉他们融成了一片,融成了一色,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印象派画家的天空可能是红色的,太阳还可能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文学描写中不符合客观现实的那部分。
  与吴均同属南朝的刘勰早已对文学描写以主观感受取代客观事实的现象作了总结,称之为“夸饰”。《文心雕龙》中说“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风格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舟玎;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凡是文辞描写,就永远存在着夸饰的表现方法,适度的夸饰不但于文意无害,而且能表现出事物的精妙之处。
  初唐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乎是从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化用而来,只不过把“共色”换成了“一色”,在意义上却是没有区别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材的注解是完全正确的。

标签:天山 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