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邀请函 > 正文

[重视观察操作训练,,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儿童活泼好动,善于动动手动脑;二是加强儿童的动手操作,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平台、环境和条件,注重对儿童实践操作的训练和培养,促使他们在手脑合用的心智活动中不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逐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的完整过程,从而为促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践与体会
  
  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善于激发和调动儿童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这既能有效促进他们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加入、协调运行,又能因为切合他们的心理性格特征而乐于接受。总之一句话,加强儿童的操作实践锻炼,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快乐发展的一种和谐绿色通道。因此,如果把这种心智活动的培养和锻炼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对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效,能够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际和体会,就此话题浅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营造有效氛围,激发小学生乐于观察操作的情感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这对于尚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客观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难度,因为“6~12岁的儿童对新鲜而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内容”。(皮亚杰语)诚然,小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时间较短,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让他们扮演“观众和听众”的话,即使再精彩的“节目和表演”也不可能对其产生长久的吸引力。有鉴于此,如果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创设一种适宜的教学情境,并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给他们安排一些观察实践的时空,就一定能够激活课堂教学的状态。久而久之,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情感,帮助他们有效增强数学的思维和能力都会大有裨益。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没有直接教学概念知识,而是让小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常见的熟悉形体,促使他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形象感知,并通过“谁能最快说出两种形体实物的名称和数量?”“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却无法看得到?”之类的提问,创设了能够煽情的热烈比赛情境。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就是想让学生安静下来都难以做到。接着介绍了“面、棱和顶点”的概念,并安排适量时间让学生进行一番认真地观察和触摸。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演示了长方体的直观图,促使学生对面、棱和顶点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巩固和强化。
  二、注重规范引导,发展小学生善于观察操作的能力
  宋代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文认为,小学生由于学识浅薄、经历有限的因素,虽然活泼而好动,但是他们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盲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在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之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科学规范、合理正确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能够从中准确把握数学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能够从实践操作中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从而谋取由浅入深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施以规范引导的过程中,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一曝十寒,促使他们在完整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数学学习的浅显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实际体验中最大程度地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情感。例如对于苏教版教材“圆的认识”内容教学中,在教学其基本特征之前,笔者首先让小学生开展一些常规性的观察活动,他们在观察中发现,许多生活中常用的东西都是圆形的,如水杯盖、硬币、车轮、手表面等,对此不禁产生了疑问:这样的生活物体为什么不是其他形状?圆形物体有什么基本特征呢?通过亲自观察和实践操作,在引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锻炼了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再如在面积计算的内容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内篮球场、活动操场以及班级空间等实际面积进行观察后的测量和计算。通过这样的指导性实践活动,善于调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实践、锤炼和培养,从而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和品质。
  三、坚持激励评价,增强小学生勇于观察操作的信心
  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每一名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潜质,这种潜能的表现和增长与后天的外来刺激关系密切。有些儿童的“聪明和早熟”是在不断激励下逐步膨化起来的,而有些儿童的“愚笨和迟钝”是在常遭抑制下固有智慧难以表露的结果。因此,“对学生的客观性评价,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更要帮助他们逐步地认识自我、建树起各种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要始终本着“全面综合、客观公正、定量不定性”的原则,坚持实行以激励为主的学习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尤其对于小学生在加强观察和实践方面的评价,必须坚持以下两点:一是对实践的操作过程或结果应本着宽容的心态,作出及时性的指导和评价,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活动的收获、认识、体验,以帮助他们及时地纠偏改错,推促他们乘风扬帆、再接再厉。二是评价的语言和方法要力求艺术性,比如用一句激励性的语言、一次赞赏性的目光、一个肯定性的手势等,都能传递给孩子无限的暖意、兴奋和信心。即使是带有否定性的结论,或者批评性的话语,也要讲求“坏话好说、反话正说”。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操作能力较低、性格心理脆弱的小学生更要如此。总之,实施激励性评价,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信心和动力,对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能力素养,对促进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实践和创新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标签:重视 观察 训练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