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宋词中筝音的悲喜意境|意境最美的宋词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筝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独道的特色,宋朝词唱流行,词人们填词作曲成为风气,文人词客借助筝的意象,营造出或喜悦或悲伤的意境,有映衬繁荣晏和,曲调欢快的,有抒发离愁悲思,意境凄凉的,以此来显现词人的心理特征以及整个社会的习气。特别是筝作悲音时所带有的时代性更增加了宋词的亮点。同时,筝在词作中表现悲喜所用的艺术手法也令人称道。
  关键词:宋词 筝 悲喜
  一、引言
  筝是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乐器,据《史记?李斯列传》最早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1]可见筝在战国之时就已经存在了。《释名》中说“施弦高,筝筝然也”,所以取名为“筝”。而到了宋代,词唱艺术流行,筝作为伴音乐器,以其独道的音质与意境,出现在宋词当中,为宋词增添着纷繁多姿的色彩。词人们作品中出现的筝音往往表现的是两种气氛,或喜悦,或悲伤,而那些筝音通过宋词所营造的意境与词人们对筝的寄予往往吸引人们去思考与探索。
  二、筝的悲喜意境营造
  1、艳丽繁华,晏饮歌舞中的欢乐筝音
  宋朝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朝代,它偏安一隅,苟且偷安,国家末得完整统一,但却盛行着华美柔丽的艳丽词音。宋时经济繁荣,商贾盛行,“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4]由此可见在宋时必定享乐风气盛行,这也就避免不了筝在词中的出现。晋代候瑾《筝赋》中说“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纷旷荡而繁奏,邈遗事而越俗”。而“施弦高,筝筝然也”,[5]都道出了筝音的明朗激快,刚劲又不失俊美。故而宋词中用筝声来营造华丽富贵的歌台晏饮意境。晏殊的《蝶恋花》写有:“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2P46]写“黄金缕”“钿筝”与“玉柱”,可见其华丽。张炎的《庆春宫》:“池亭小队秦筝。就地围香,临水湔裙。冶态飘云,醉妆扶玉,未应闲了芳情。”[3]小队秦筝,引出的是一团艳舞,艳丽多姿。
  2、低眉浅唱,玉指纤葱间的柔丽筝音
  有了宋时的享乐风气,有了歌台舞榭的华艳,那么弹筝人便成了许多词人们在词中赞美的对象。宋时畜养歌妓成为一种风气,有些地位与钱财便会请几位技艺高超的歌妓,“两府两制家中各有歌舞,官职稍如意,往往增置不已。”[5]请不起的,也多会流连妓院歌馆,搏佳人一笑。刘过在《浣溪沙》写过赞美筝妓的句子:“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席间谈笑觉风生。标格胜如张好好,情怀浓似薛琼琼。半帘花月听弹筝。”[3P2153]这是刘过赞美歌妓徐楚楚的小词,写她那娉婷身姿,柔丽的举止,弹着清快的小筝。张孝详《菩萨蛮》中有:“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月明天更青。”[3p1706]表达自己对筝妓的喜爱之情。赵长卿在《夏云峰》中说:“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馀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3P1794]对筝妓的形貌筝技做了详细描写,最后道出倾心之语,可见对筝妓赞美。
  3、离愁苦怨,哀伤悲美的催泪筝音
  “筝,秦筝,秦声也”[6],曹植《赠丁仪》中说“秦筝发西音,齐瑟扬东讴”[7],故而筝常常为词人称为“秦筝”,往往带给人们的是高扬悲凉的气调,而自古以来,以悲美为正音,正如魏文帝在《与朝歌令吴质书》说“哀筝顺耳”[8],唐朝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说“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到了清时有“千古绝调,必成于失意不可解之时。惟其失意不可解,而发言乃绝千古”[9],而现代学者钱钟书说“按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10]由此可见,筝理所当然地最多地表示哀情。“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织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2p14]张先《菩萨蛮》词首“哀筝”一现,顿时悲哀之情涌起。晏几道最擅伤情,伤中带着悲凉,在他的《蝶恋花》中写道:“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2p110]秦观也在《满庭芳》说:“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2p136]用筝来点缀寂寞。而苏轼也有以筝述哀的句子,他在《江城子》里说:“忽闻江上弄哀筝,念苦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中询问取,人不见,数清风。”[3P229]一句“哀筝”“苦情”道出悲情。还有抒写自己远离家乡的离愁别绪的,如柴望的《摸鱼儿》说:“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音最苦。”[3p3025]
  4、心系家国,忍泪北望时的悲苦筝音
  《乐记?魏文侯篇》中记载道:“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可见乐声往往会让志士生起爱国之意,筝也一样,北宋灭亡,大批文人被迫南渡,南宋的日子里,他们常怀报国,收复河山之意,其中伴着筝音倍感高亢悲壮。辛弃疾便是典型的代表。他在《念奴娇》道:“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3p1874]“哀筝”一曲,泛起岁晚的无奈与功名不成,报国无门的苦怨。与辛弃疾相和应的有蒋捷的《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归去,犹认纱窗旧绿。”[2p554]叶梦得的《八声甘州》:“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3p766]都表现了筝乐声里心系家国,伤怀故国的哀情。
  三、悲美哀伤的筝音的时代性
  两宋时期,都市繁荣,经济较为发达,虽然没有前朝的完全统一,但是自统治阶级到下层百姓无不乐于享受,“有酒如渑,有肉如陵;鼓赵瑟,弹秦筝,与君沈醉不用醒。人生行了耳,何必千秋万岁名。”[11]两宋时期社会风气大致如此。所以那些浮华淫靡的词句在两宋都十分盛行,表现欢乐繁华的词屈出不穷,南北两宋几乎没有差异。真正有筝音参与词作之中的其实并不多,但就悲音来看,北宋词人与南宋词人对筝所寄矛的情感还是有所不同的。
  北宋时大多数文人的忧患意识不强,大多数都只沉浸在自己的悲情伤感之中,所抒发的不过是自己心中的郁闷感伤,对所爱思念的离愁别绪。清代田同之在《西圃词说》说“男子而作闺音”,即词人在词中用女子的口吻来叙述,表达女子情感。若非如此,也多是写与女子有关的伤情。如秦观的《满庭芳》中说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2p178]便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的伤情,表示思人不归的寂寞心情。晏几道的《蝶恋花》中说:“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2p110]是写他与莲鸿苹云四位歌女的情感,思念佳人而生出的词作。苏轼《江城子》中写道:“忽闻江上弄哀筝,念苦情,遣谁听。”[3p229]“弄哀筝”“含苦情”,弹筝人定是女子,抒相思愁苦之情。
  到了南宋,经过“靖康之变”亡国之痛,故而借筝所抒发的悲情也不再是局限在自身的离愁苦怨,而更多地增添了亡国的悲音与家国不得统一的伤痛以及思念故国的寂寞心情。如南渡词人辛弃疾作《念奴娇》道:“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3p1874]虽也是听到“哀筝”,但是心痛却因国家不得统一功名没有完成,只有终日对着棋局,可见其渴望国家恢复的心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同时南宋也有抒发思乡情怀,用筝音表达离乡苦闷的词句,如姜夔的《江梅引》说:“宝筝空,无燕飞”,“飘零客,泪满衣”[3p2170],柴望《摸鱼儿》道:“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音最苦”[3p3025]。
  四,筝悲喜意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宋词中,筝作为一种意象常常出现,词人在运用这一意象时所选的艺术表现手法各异,纷繁多彩,但是细细看来,却还是有规律可循。首先,筝作为一种乐器,在词中所寄托的是作者的情感,所以在写筝时,会借助修饰词来表现作者想要表现的意境。通常来说,词中的筝意境分两种:喜悦的与悲伤的。喜悦的筝一般会用鲜亮的词来修饰,如“钿筝”“宝筝”“银筝”“长筝”, 如晏殊《蝶恋花》 写道“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2], 曹勋《朝中措》写道“宝筝偏劝酒杯深”[3p1230]。而悲伤的多用“哀”与“秦”修饰。“哀”,顾名思义,代表哀愁,而“秦筝”自古以来就有悲凉意味,“秦筝发西音,齐瑟扬东讴。”[7]唐时白居易说“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由此而知,秦筝应该表示悲凉高亢的声音。苏轼《江城子》中写道:“忽闻江上弄哀筝,念苦情,遣谁听。”[3p299]其次,宋词中写筝常常用到意象结合的方式,把筝与其他意象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表现词人要表现的意思。词人们常常把饮酒,歌舞等意象与筝写在一起,以此来表示欢快,如曹勋的《朝中措》中说:“宝筝偏劝酒杯深。歌舞乍沉沉。”[3p1230]可看出晏饮的欢快。而张炎在《庆春宫》中说:“池亭小队秦筝。就地围香,临水湔裙。冶态飘云,醉妆扶玉,未应闲了芳情。”[3]通过“裙”“醉”也可看出歌舞与饮酒的意象,与筝配在一起,更显欢快。
  而词中的筝也常常与“雁”组合在一起。筝的筝柱一字排开,有人喻为雁柱,所以写到筝时不免就要想起雁来。词人们通过筝与雁的结合,道出心中的郁闷之情以及相思之意,往往抒的是悲情。晏几道作《蝶恋花》说:“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2p110]可见雁筝结合的哀意。与此同时,“泪”也常常与筝组合在一起,辛弃疾的《念奴娇》中说道:“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3p1874]吕滨老《薄幸》中也道:“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2p332]一曲筝音两行泪,可见其悲情。
  五、结语
  宋词中出现了许多的筝意象,但却很少有写宫庭朝会的筝音的,有人说筝“非所谓升歌贵人声之义”,所以请求“罢庭中歌者,堂上歌为八,琴瑟指数放此,其筝、阮、筑悉废。”[12],所以在宋时筝多以俗乐的身份出现在文人的词中。当一种文化由俗变雅那么它就近于落没,所以筝作为俗乐代表与被喻为“艳科”的词共同发展着,筝作为宋词中鲜活的意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它为宋词所增的美感与它带给宋词的悲喜意境是值得我们后人肯定与称道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59年9月第1版 P2543-44
  [2]吴兆基.宋词三百首[M] .北京:京华出版, 2002年8月第一版
  [3]唐圭璋.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5年6月第1版
  [4][宋]吴自牧著.梦粱录[M].引自[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P229
  [5] [宋]朱弁著.曲洧旧[M].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王先谦.汉书补注[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7]赵幼文校注. 曹植集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7月1日
  [8][梁]萧统编.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1月第1版P1895
  [9]费锡璜.汉诗总说[M]引自[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9月第1版
  [10]钱钟书.管锥篇[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9年11月第1版P946
  [11]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7月第1版P44262
  [12]脱脱,等撰.宋史?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1月第1版P2977
  
  作者介绍:王洁茹,1988年11月出生,中南大学文学院 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标签:宋词 意境 悲喜 中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