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移民 > 正文

欧债危机又重来_欧债危机时间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一些经济学家正乐观地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已趋舒缓之际,深水激流的欧债新一轮危机又席卷而来,且催生欧洲社会动荡,欧元区再次陷入恐慌。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爱尔兰是一个飘荡着清脆风笛和悠扬牧歌的国家,有着陶渊明构画的世外桃园般的风光。如今,这个和平宁静、号称“绿宝石”的国家正经受着债务危机的煎熬,一如爱尔兰国歌里的一句歌词“大家心里焦急不安”。
  2010年11月22日,在来自债券市场和欧元区的双重压力之下,爱尔兰政府不得不确认国际金融救助计划而与欧盟达成协议。而几天前,当爱尔兰总理布赖恩?考恩在爱尔兰下议院结结巴巴地回答反对党领袖提出的究竟要不要欧盟救援的问题时,欧盟伙同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派出专家组急匆匆地赶往爱尔兰,对爱尔兰债务危机进行“会诊”。
  至此,让人揪心的爱尔兰经济局势终于有了“说法”――欧债危机又重来,人们从一波又一波的欧债危机中似乎能看到点什么。
  
  同样的危机 不一样的恐慌
  
  作为“欧猪五国”之一的爱尔兰继希腊之后发生债务危机,是人们早就预料中的事。但同样的危机,却有不一样的恐慌。
  经济处境不一样。虽然爱尔兰和希腊都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但二者经济处境不尽相同。希腊债务危机是因为政府挥霍无度、财政赤字高企造成的,而爱尔兰债务危机源于金融危机,是由于房地产泡沫导致银行资产负债不堪承受而爆发的危机。爱尔兰政府由于救助本国银行而注入巨额公共资金,从而造成公共债务飙升。为救助银行,爱尔兰2010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32%。爱尔兰此前的公共债务比较“干净”。尚处于可控状态,这比希腊强得多,因为爱尔兰拥有大量的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流入爱尔兰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希腊的80倍。此外,爱尔兰实体经济也比希腊强,主要出口产业有化工、制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希腊债务危机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落井下石”之下,市场恐慌迅速向欧洲乃至全球扩散。而爱尔兰整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比较健康,经过财政紧缩政策其经济状况有望重回正轨。虽说国际评级机构对爱尔兰主权债务也在“唱衰”,但市场对爱尔兰债务危机显示的恐慌中多少还有几分“淡定”。因此,爱尔兰目前虽说是同样急需流动资金,但更需要的是时间和信心。
  政府反应不一样。债务危机的幽灵早在2009年12月就在希腊游弋,但希腊政府死要面子活受罪,危机持续4个月之后,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才旋风似地访问盟国,寻求支援。到了2010年4月23日希腊政府向欧盟申请救援时,希腊已浑然成为第二个冰岛。而爱尔兰债务危机发生不到一个月,就屈从国际社会的压力,被逼向欧盟举债。一开始爱尔兰政府一直坚称不需要援助,认为接受外国援助意味着“失败”。然而不到20天时间,2010年11月19日总理考恩就突然改变了态度,表示救援计划不会导致爱尔兰失去经济主权。经过两天的磋商,爱尔兰政府于21日晚间举行内阁紧急会议,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提交贷款申请。由于在是否需要援助问题上,爱尔兰政府出尔反尔有损公信力,激起民愤,债务危机正逐渐演变为政治危机。爱尔兰政府大楼门前,不断出现手持标语牌的抗议者,要求总理考恩辞职,建议明年1月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爱尔兰绿党还以退出执政联盟相威胁。
  欧盟态度不一样。由于上一轮债务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教训已让欧元区国家得了“惊恐症”,尽管爱尔兰政府一再轻描淡写地声称爱尔兰债务危机有限,欧盟还是对爱尔兰施加压力,要求爱尔兰接受金融救助。而且在欧盟内部,救助爱尔兰的观点也出奇的一致。这与上一轮债务危机时是否应当救助希腊的“七腔八调”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救与不救问题上,欧盟各国因利益上的患得患失争论不休,分歧很大。如果救希腊一家还可以,因为希腊经济总量只占欧元区的2.5%,但如果开了先例,有可能将欧元拖下水。就在希腊申请欧盟救援的3天后,4月2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援助希腊并非定局,除非希腊证明已有了可信和可持续的赤字削减计划,否则她不会放行对希腊的资金援助。欧元区实际上是使用了拖延战术来惩罚希腊政府的不当行为。而欧元区之外的英国更是坚称“见死不救”。
  
  新危机 老病根
  
  欧洲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欧洲大地不得安生,债务危机接踵而至,其实只要看一看近十几年来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转型,就能发现其债务危机的病根。
  先说冰岛,位于欧洲最西部、靠近北极圈的冰岛是一个小国,人口不过32万,相当于许多国家的一个小城市。可“人小鬼大”,冰岛的人均GDP位列世界第四,这是靠畸形的金融业刺激而成的。多少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主要经济支柱。可是也许是经济全球化的缘故吧,近几年来,冰岛人渐渐闻不惯自己身上的“鱼腥味”,他们羡慕华尔街金融太佬们夹着皮包、西装笔挺地在世界各地穿梭,他们发现可以从金融业获取巨额财富,不像摇橹打鱼那么费力。于是喜欢冒险的冰岛人也开始做起“金元帝国”的大梦,他们带着以往在海洋时代的粗犷激情,投身到金融行业中,凭借狂热的投机欲望和近乎攫取的手段从海外大量借贷,银行的规模迅速膨胀,让国家经济的其他行业面有赧色。金融业孤军深入的快速发展导致冰岛陷入困境。截至2008年6月30日,冰岛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冰岛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而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同时,冰岛债台高筑,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它们的海外储户也远远超过了冰岛的人口。
  再看希腊,六年前,奥运圣火继百年之后在希腊雅典重新点燃,全世界都为那个人类辉煌轮回的时刻而狂烈欢呼。可有谁能想到当时筹办雅典奥运会是打肿脸充肿子,花费的90亿欧元巨款日后成为希腊政府严重债务的诱因之一?相传希腊神话中宙斯这位天空之神,他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却难以维持希腊的经济秩序。希腊是一个比较会过奢靡日子的国家,政府用钱大手大脚,把大把的钞票用于社会福利,收买人心。这个众神之国,其前进途中同时携带的除了无与伦比的荷马文化外,还有脆弱的经济机器。当初希腊加入欧元区时是通过欺骗手段,与投资银行高盛勾结在一块,搞了虚假的财务报表。欧元区规定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高于3%,负债率不得高于60%。高盛当时搞出了一个“掉期交易”,虽然是债务性质却不会出现在当时的债务表上,最终在账面上大都符合欧元区的标准。但希腊国库空虚却是客观存在,只得大举借债,截至2009年底,希腊债务与GDP比值达124.9%,位居欧盟成员国之首;赤字与GDP比值达13.6%,位居欧盟成员国第二位。
  至于爱尔兰,在过去的15年里,爱尔兰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的 “凯尔特虎”奇迹(爱尔兰人属凯尔特人种),其“秘密武器”正是别具一格的金融服务业。爱尔兰原本是农牧为主的国家,全国土地四分之三为草地和牧场,农牧场规模较大,水丰草美,养育了肥硕的牛、猪、羊,被称为“欧洲的农村”。也许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太过辛苦,于是就像冰岛人放弃海洋捕捞一样,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爱尔兰人开始钟情于不费体力的金融服务业。1987年爱尔兰政府在都柏林设立了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有450余家国际机构在此经营金融业务,在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下有700多个独立实体经营相关业务。全球银行50强中有一半以上在此设有机构。爱尔兰金融业的非理性繁荣将自己紧紧地捆绑在国际金融家的战车上。2009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预测,2010年全年,爱尔兰各银行亏损总额可能高达350亿欧元,GDP的20%左右。目前爱尔兰5家本土银行的资本金短缺总额估计高达320亿欧元。爱尔兰疯狂的金融大潮最终酿成灾难。作为欧盟中仅次于卢森堡的第二富裕国家,爱尔兰在过去的15年间创下过经济增长的繁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成为明日黄花。
  通过对上述三个欧洲国家经济的剖析,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上述三国发生债务危机的表现不尽相同,但病根却是一个,就是实体经济脆弱,财政赤字致债台高筑,负债总量和GDP之比严重失调,债务超出国家偿还能力。
  而债务危机背后真正的问题还在于生产率,缺乏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至于难以有效抵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欧洲人比较懒散,而高福利又养懒汉,欧洲人比美国人更倾向于增加休闲时间而非工作,欧洲的人均GDP比美国低24%,年均收入总额的差距也拉大到4.5万亿美元。
  
  剜肉补疮非良策
  
  当一些经济学家正乐观地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已趋舒缓之际,深水激流的欧债新一轮危机又席卷而来,且催生欧洲社会动荡,欧元区再次陷入恐慌。
  2010年11月24日,葡萄牙爆发近22年来最大规模罢工――大约300万名工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为摆脱债务危机困境即将出台财政紧缩政策。大罢工导致该国交通、医疗等行业无法正常运行,首都里斯本国际机场的多个航班取消,全国超过3/4的火车班次被迫取消,60%的公交车也停在始发站无法出发。医院由于缺乏医务人员而人满为患,只能向患者提供初步的紧急救护。
  葡萄牙是继希腊、爱尔兰之后,又一个被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在爱尔兰接受救助后,金融市场的关注焦点就盯住了葡萄牙,葡萄牙将成为下一块可能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而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西班牙也许会紧随其后倒下。
  欧盟对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救助,其灵丹妙药就是大把撒钱,填补债务窟窿。但这种剜肉补疮的做法不能根治债务危机,只是权宜之计。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了总额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随时准备为像爱尔兰这样步希腊后尘的欧元区国家提供及时救助。这套现成的机制对于解救爱尔兰和葡萄牙来说还是比较宽裕的。
  但欧盟手头的“救济款”毕竟有限。如果危机波及西班牙,后果不堪设想。从经济规模上来看,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加在一起也仅相当于欧元区总量的6.3%,可能的救助总额也仅为2500亿欧元。而西班牙的经济总量占到了欧元区的11%,若按同等比例进行救助,将耗资近5000亿欧元,这几乎要把欧洲稳定机制掏空,弄不好会将整个欧元区拖下水。
  再说,像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可以想像,几年之后,等到现在这批债务变成到期债务需要偿还的时候,眼下暂时度过难关的债务国家不可避免地又将面临一波新的危机。
  欧盟似乎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10月28日至29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秋季峰会上,审议通过了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领导的专门小组就加强经济治理提出的最终报告。
  作为强化财政纪律的一个有力措施,报告措词很严厉。欧盟今后将强化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执行,对违规成员国的处罚将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落到实处,而且所有处罚决定都将依照“反向多数”的表决机制作出,即对于违反欧盟财政纪律且拒不纠正的成员国,欧盟委员会将建议处罚,除非欧盟成员国以有效多数票表示反对,否则处罚自动生效。这对欧盟机构过去议而不决的拖拉作风也是一个彻底的改造。
  但纸面的东西要付诸实际,尚须一番努力。在欧盟内部团结还是口头大于行动,欧盟经济治理漏洞还未补全之前,债务危机的悲剧还可能继续上演。
  今天的投资者,并不关心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政府能够借到多少钱,他们关心的是这些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前景。目前正在市场上发债的葡萄牙,就不得不支付高利率才能吸引到足够愿意冒险的投资者。如果实体经济长期低迷,那么再完美的救助计划,也不过是暂时让债务国多过几天好日子罢了。
  欧洲债务危机的最终了结,还是指望债务国加强实体经济建设,苦练内功,完善内生机制。正如今天的冰岛人,重新开始织补渔网一样。实体经济的改善,才是国家经济免于崩溃的根本保证。
  国际研究机构的最新成果表明,欧洲需要加快生产率增长30个百分点才能刚刚好维持现有的GDP增长。它需要更快的增长速度才能缩小与美国在人均GDP上的差距。而唯一可以释放活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方法,就是欧洲必须掀起新一轮结构改革的浪潮,其中包括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在创新领域增加投资。

标签:重来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