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移民 > 正文

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恰当运用多媒体 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时代所趋,形势所迫。《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号召“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它独有的优越性:它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开放的平台积极主动地摄取各类信息。同时也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方法进行学习,这些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
  但是,多媒体环境真的就能给音乐课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吗?它真的能在课堂上“尽得风流”吗?未必!音乐课,成也多媒体,败也多媒体。有的时候,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上,形同鸡肋,甚至喧宾夺主,使课堂丢失了音乐的本质。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才能让音乐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笔者就以下案例,来谈谈这一观点。?
  [案例]?
  这是一堂题为《小螺号》的音乐课。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利用多媒体让学闭着眼睛听海浪声、海鸥的叫声,把学生带入海边的情境;接着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了一组海边的景物图片让学生观赏。观赏完图片后,老师问学生:“海边美不美呀?”学生回答:“美!”老师再问:“你想不想去海边玩玩?”学生回答:“想!”。于是老师说:“那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海边走走。看,一群海边的姑娘唱着歌在欢迎我们了。”说完马上点开了多媒体上的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MTV。等学生欣赏完MTV,老师说:“我们来到了海边,你喜欢做些什么呀?”有的学生回答说喜欢在海边游泳,有的学生回答说喜欢在沙滩上修建城堡,有的回答说喜欢拣贝壳……几个学生回答后,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小结。然后拿出一个海螺让学生看看、摸摸、吹吹之后说:“老师这里有一段题目叫《小螺号》的舞蹈,同学们想看吗?”学生回答:“想看!”于是老师就在学生的回答声中点击鼠标播放舞蹈的音像资料。欣赏完舞蹈老师问:“同学们也想来学着唱唱舞蹈中的歌曲吗?”学生回答:“想!”老师说:“那好,老师把舞蹈再放一遍,请大家跟着歌曲轻轻唱一唱。”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老师只是把舞蹈节目先后播放了四遍,让学生一遍遍跟着舞蹈中的歌声学唱,老师没有在学生学唱的时候进行教唱,也没有任何的指导,更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学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课结束前,老师总结说:“今天我们感受到了美丽的海边景色,还欣赏了舞蹈,学习了歌曲《小螺号》,大家会唱这首歌了吗?”学生回答:“会了。”老师说:“最后,让我们再欣赏一段动画片《赶海的小姑娘》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说着又开始播放多媒体音像。?
  在以上案例中,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的多媒体几乎主宰了整个课堂。教者严格执行着自己预定的程序,很多时候不能有效地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序,同时对有些步骤的导入,对有些问题答案的启发诱导都有“引君入瓮”之嫌。笔者认为,音乐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要恰到好处――音乐教学是目的,多媒体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让多媒体主宰课堂,主宰学生,而忽略音乐本身的存在,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试想:多媒体画面再优美,声音再悦耳,它也只不过是教师对文本的演绎。就如将名著搬上荧幕,编剧总会融入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创造出自己眼中的文学形象一样。而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教师眼中的一个“哈姆雷特”,而击碎学生心中无数个“哈姆雷特”是不是太得不偿失呢?要知道:音乐教学的审美意义和现代化手段的审美教育意义是各有所长的,更是无法互相取代的。?
  案例中学唱歌曲的活动,照理应该是这一课的重点,但教师简单地以多媒体手段来代替、省略并缩短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看起来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道路,其实是剥夺了他们对歌曲进行感受、实践、表现、再创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意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扼杀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的同时,折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而且有些教学课件的音像资料内容与上课内容“形”似而“神”不似,很难与课程要求相吻合。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我们的音乐教师有什么理由可以这样做呢??
  音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实践等活动获得音乐素养,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师通过点击鼠标播放多媒体课件就能达到的。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课堂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而不是被动到接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所以,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并不意味着你就拥有了跟上时代潮流的新的教学理念,而一旦缺乏了新的教学理念,充其量,你只能算是“穿新鞋走老路”。你仍然会“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把活生生的孩子变成机器人,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都给打碎掉”。?
  另外,笔者还想说的是: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屏幕上的画面更加清楚,我们必须在教室四周拉上厚厚的窗帘,在这样一中宽敞但不明亮的环境中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会给学生一种什么感觉了?压抑,甚至是窒息!这种昏昏然的环境,怎能激发学生聆听、学习、感悟音乐作品的兴趣呢?恐怕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影响 !?
  多媒体教学虽然能给学生带来多彩的画面,但课堂中更应有教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不可忽视的、精彩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多媒体教学只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而那种无视教育本质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大张旗鼓地盲目开发,无限制地扩大课堂容量,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音乐课堂的教学应注意营养的搭配,应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而不仅仅是容量。我们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如沫春风,而不是如坐针毡。 ?
  总之,多媒体教学虽能活跃音乐课堂,但音乐课堂不是一味地追求热闹,更要有门道。多媒体辅助手段的使用必须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个根本目的服务,必须出于课堂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机整合,我们才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为音乐课堂“增光添辉”。

标签:锦上添花 恰当 课堂 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