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背影选取感人的细节仿写一首诗 [再析《背影》感人的细节]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背影》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本文对《背影》的感人之处进行了新的感悟。   【关键词】《背影》 父爱 细节 真情 感悟   
  经典之作,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而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错过。
  一、注意感人的背景铺垫
  “感伤意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屈原赋《离骚》,韩非作《孤愤》,贾谊哭长沙,曹雪芹写《红楼梦》,梁祝化蝶,无不抒发了哀怨之情,充满感伤色彩,从而也使得作品永远被人们流传。而《背影》一文,正好顺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惯,把一个传统的严父形象写得悲悯动人,满足了人们的感伤情感。在教授《背影》时,要注意到文章开篇就交待了家中一连串不幸的遭遇:“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交卸”“还了亏空”“办丧事”,这一系列的祸不单行就奠定了文章悲伤的感情基调。文章的最后同样充满了感伤: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老境颓唐”,并且父亲自叹“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人读之不禁悲从中起。也正缘于此,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二、体味慈父细节的爱
  《背影》中作者表现父爱不只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特写镜头,事实上,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文章第四段,作者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理解:
  ①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
  ②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
  ③“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
  ④“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从以上四点来看,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细读文章第五段,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沉重打击面前,依然活得冷静自如的父亲:①“我”去买票,父亲忙着为“我”照看着行李;②行李太多,需要雇脚夫,他便又忙着和脚夫讲起价钱;③送“我”上车,他特意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把椅子;④叮嘱“我”夜里小心,不要着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里的四件事,件件都是那么琐碎。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透析“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例如:
  ①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父亲嘱咐过“我”之后,又嘱托茶房。“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的人,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从这几处文字来看,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背影的感人之处
  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送别中,在父亲那一次次的代劳和不知疲倦的背影中, 作者终于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爱。
  “背影”是一盏心灯,点亮了年轻的朱自清的眼睛,使他在那一刻能端详父亲,在几年之后,能审视、解剖自己。“背影”所承载的岁月加诸父亲的种种磨难与辛酸,让朱自清走进了父亲孤独而坚韧的精神世界,荡涤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也让朱自清带领我们走进父辈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和尊重驱走他们的孤独和失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温暖和幸福。

标签:感人 背影 细节 再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