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巧妙激发_巧妙引入 激发兴趣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乐亭县聂庄初中 河北乐亭 063606)      一堂课的导入往往仅几分钟,但却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起始环节,正如一场歌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因此研究导课的艺术是不容忽视的课题。学习的发生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使开场白的情境丰富多彩,“吊”足学生的“胃口”,为45分钟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具体做法如下:?
  
  一、 生活引入法:?
  
  我在讲《物质的溶解》时,开始教师创设这样的情景:“老师做饭时,一不小心把油、盐、糖、面都沾到了衣服上,这可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同学们拖口而出“洗呀!”“用什么洗呀?”“用水洗。”“水起什么作用啊?”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质的溶解。一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懂得了除去衣服上污渍的方法,学会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溶解和乳化等知识。?
  
  二、 故事引入法:?
  
  在讲《二氧化碳》这节课时,我用一则小故事引入新课:意大利有一个神秘的“杀狗洞”,人如果牵着狗进入此洞中,狗就会晕倒,甚至死亡,而人却安然无恙;若人弯腰去救狗,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了?问题情境创设后,我故意不做声,环视着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学生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锁眉冥思,当他们把视线都转向我时,我便微笑着说:“学完这节课的知识后,大家就会揭开这个谜底。”学生们听后立即兴奋起来,对新知识的渴求溢于言表,于是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通过我的讲解,学生们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这一物理性质跟神秘的“杀狗洞”的故事有机的联系了起来,谜底揭开了,使新知识得以很好地消化。?
  
  三、 质疑引入法:?
  
  提出一些最简单最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当他们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时,教师却出人意料的得出看似错误的结论,让学生不知所措,迫切的想从教师那儿得到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质疑引入法。例如:我在讲《分子》这节课时,做了这样的引入:我先在黑板上写出“100+100=?”并提问。同学们看后哄堂大笑,面露不屑的表情。这时,我给学生们做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用100 ml酒精和100??ml水等体积混合,叫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读出混合后的体积,并将结果告诉大家,当同学们得知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时,都面面相觑。这时,我说:“为什么100 ml+100 ml<200??ml成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此不等式成立的原因。”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我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听完了新授课,把分子间有一定的空隙等分子的基本性质很快就掌握了。?
  
  四、 诗词引入法:?
  
  为了增强化学授课艺术的感染力,有时我用朗诵诗词的形式引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碳酸钙》这节课时,一上课我就绘声绘色地朗诵了明朝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然后我说:“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保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精神,还包含了三个化学反应。你会用化学知识解释吗?”学生听后感觉很新鲜,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听我的讲述,随着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放映桂林的著名风景:石林、溶洞、挺拔耸立的石笋、石柱的变换万千,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很好的掌握了石灰石在高温下变成白色的生石灰,生石灰的消化以及熟石灰在空气中转变成白色固体碳酸钙等一系列化学变化的知识,从而明白了《石灰吟》中包含了三个化学反应的道理,学生很快完成了三个化学方程式。
  
  五、 实验悬念导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我通过演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态、声、光、电诸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这种方法如果在教学开始设疑,教学内容结束再进行总结或让学生解答,还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例如在序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并不一定让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将化学课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上课伊始,就向学生介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再补做魔棒点灯、水上火舞、烧不坏的手帕等有趣的小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讲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又如在《生活中的酸和碱》的教学中我这样导入,让七位同学每人举一张我事先准备好的白纸,用小喷雾器分别喷洒,纸上立刻出现“生活中的酸和碱”几个红字,学生们哗然,兴奋异常,我顺势指出,这是因为白纸上的字是用无色的酚酞试剂写的,喷雾器里有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色。紧接着又演示了其他的几个有关酚酞遇不同的酸、石蕊遇不同的酸或碱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这酸碱指示剂遇酸或碱时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用这种方法,教室里始终能看到学生惊奇的眼神,积极的探讨,高涨的热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 “魔术”引入法:?
  
  我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开始创设这样的情景:出示一朵白色的小花(用酚酞试液浸过),再向上面喷洒一种无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很快就会惊奇地发现:白色的小花变红了,教师望着一双双好奇地眼睛问:“为什么雨过花红啊?”,然后教师在上面喷洒另一种无色溶液(稀盐酸),红色的小花又变成了白花,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教师开话了:“别急!学完本节课你们就明白了。”

标签:巧妙 引入 激发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