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台湾是准主权国家吗 从主权国家到区域性组织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者简介:王晓庆,女,管理学硕士,研究实习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区域性组织是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理性选择,但其形成受到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多方面的挑战,应采取现实主义策略、全球眼光、和而不同、韬光隐晦等策略推动其实现。
   关键词:全球化;区域性组织;主权国家
   一、区域性组织――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理性选择
   (一)区域性组织相对于全球化的比较优势
   全球化是现代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全球范围内的无序竞争和达成国际共识的低效率也是客观现象。地域上的相邻、相近和成员数量上的减少使区域性组织具备了组织优势。根据组织理论,一个有效的组织最适合的成员个数是5~12个,当今国际行为主体是以将近二百个主权国家为主,降低效率就不足为怪了。从有效组织的角度看,区域性组织将在提高国际行为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降低国际行为成本。
   (二)区域性组织是主权国家的理性选择
   1、主权弱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权威受到了冲击,主权国家已经不能达到单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高度。同时,主权国家本身对于全球化进程就是一股阻碍力量。在全球化成必然趋势与主权国家主权弱化的双重作用下,区域性组织在避免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行为主体的断层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强化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方面,区域性组织可以形成主权国家力量上的规模效应,从而优化竞争力,在丛林法则盛行的国际秩序中,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上。
   2、国家安全的需要
   国家安全涉及到许多方面,但不管是依据传统安全观还是新安全观,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国家越来越感到安全感的危机。每个国家都有现实的和潜在的许多对手,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国内稳定和发展,就要努力减少对手的个数,尤其是从周边对手的削减开始,而这种削减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国家间的相互信任。
   3、文化的相似性
   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常常是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国家,相互的文化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这种文化同质性为国家间的认同感打下了有利的心理基础。全球化引起的竞争加重了各主权国家的不安全感,在具有更多文化同质性或相似性的区域内,人们对区域性组织的认同会更容易,从而更有力于提高对该组织的忠诚度,使其在国际行为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4、技术的有限性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远程通信称为可能,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截至2004年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至少一个区域贸易协定。区域性组织的建立已经成了大势所趋。在远程技术的局限性和短程通信技术的大发展状况下,区域性组织无疑是主权国家的最佳选择。 5、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都要依赖资源的充分供给。这就对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构成了压力。对于资源的不足,只有开源和节流两种途径。搞R?D(研究与试验发展)当然是长久之计,但技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的投资也十分可观,并且周期长,风险大。从长期来看,资源进口是不可避免的,而短距离的运输当然经济学上的最佳选择。 --!>
   二、区域化组织遭遇的挑战
   (一)领土争端
   区域性组织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地缘的相近,但各地域内普遍存在的领土争端对区域性组织的建立和稳固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例如,在亚洲,东亚海域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对于日本海(韩称东海)的海域争议,韩朝在黄海地区岛屿之争,中韩朝在东海海域的争端,中日钓鱼岛岛屿争端等等,都是对建立区域性组织的挑战。
   (二)远程同盟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同盟的建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极大可能性。远程同盟的存在,为地区性组织的建立设置了障碍。美日同盟频频插手亚洲事务并施加实质性的影响就是例子。从短期看,似乎是极具震慑力的力量,但从长远看,远程同盟的结局,可以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说明。一个周边都被自己的实质对手控制的国家,要保证本国的安全和稳定是不可能的。
   (三) 历史后遗症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与历史的联系。中国国内不时掀起的抵制日货的高潮就是对历史后遗症阻碍区域性组织发挥作用的最好说明。但历史是客观的,历史所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消除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减少建立区域性组织的人为障碍。
   (四)制度差异
   各主权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在制度选择上也存在着差异。区域内各主权国家的制度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制度因素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阻碍作用亦随着国际交往内容的侧重点转移而有所降低。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与各资本主义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就是证明。
   三、对策
   (一)现实主义策略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一直是对外关系中重要的两个指导方针。在对待区域性组织面对的挑战问题上,应该以现实主义为主。发展才是硬道理。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一跪,对缓和民族情绪,促进欧洲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这种行为,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但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选择。
   (二)全球眼光
   主权国家应该看到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并在肯定此趋势的基础上,认清全球化进程的漫长性和困难性,以及在该进程中全球化组织的局限性和主权国家的阻碍作用,从全球范围出发,理解区域性组织的比较优势和建立区域性组织的必要性。
   (三)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针对各主权国家间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应采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态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区域性组织的建立势在必行。可以预见的是,最弱小的或建立的最晚的区域性组织要么是被简单地地缘化,要么是被迫加入到另一个相对成熟的区域性组织中去。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把握时机,建立有利于利益最大化的区域性组织,实现先入为主的优势。
   (四)韬光隐晦
   这是适用于区域性大国的一个战略。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不能由大国倡导建立区域性组织。之所以选择韬光隐晦,是基于历史的考虑。例如,“门罗主义”的实践,导致了拉美国家至今仍时时提防美国的强权政治,以至于影响了本国、本地区的发展。以史为鉴,是各国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当各国都有了建立区域性组织的愿望时,大国可以担任协调的角色,促进组织的建立与维系组织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本文中区域性组织并非特指某一类组织,而是对于各种基于地域基础之上的区域组织的一种概括,只是描述性概念。
  参考文献:
  [1] [巴]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M]. 白凤森,徐文渊,苏振兴,吴国平,郭元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4~240
  [2] [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89~305
  [3] [日]星野昭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 [M].刘小云,梁云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29~258
  [4]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23~339

标签:区域性 主权 组织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