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工院校毕业证查询 [对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是明显而又巨大的;也提出一些今后改进工作的尝试和设想。   关键词:领导重视 成立机构 文化特色 课程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日益完善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技工院校自1998年起毕业生就业制度从原来的“集中教育、统一分配"转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一就业制度使学生不但要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增强择业意识和能力,掌握求职技巧,而且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出真正适应市场日益变化发展需要的毕业生,促使毕业生充分就业,这既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技工院校的声誉乃至生存和发展。
  近几年,民工荒、用工荒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此,我院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本人认为有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一、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随着各行业改革的深入,社会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就业难”的矛盾日益转向“用工荒”的矛盾。一方面,社会各行业对就业的岗位的有效需求不断扩大,有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或以上;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用的人才又未能及时到位或工作未能使学生安心,有的学生毕业后一两年内换了好几个工作岗位,都未能安下心来。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技工院校的高度关注。从对祖国的建设事业和安全稳定负责、对学生的成长和前途负责、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负责的“三负责”精神,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院的整体建设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学院现在有一名副校长专门分工主抓这项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工作,保证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参加就业工作形势分析会、企业及就业对策调研活动等。全校动员,强化教职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克服“学生就业与我无关”的思想,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班班主任的考核也与学生的就业率挂钩。现在在全校已经形成为毕业学生就业主动服务作贡献的浓厚氛围,使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明确工作内涵,充实工作内容,开拓就业指导新天
  就业指导又称为“求职择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概括起来是“六个指导”,即: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观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走向社会指导;其目的是要做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近些年来,学院就业指导给学生开设就业指导的课程;开设专门针对综合素质的课程,如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课程,克服毕业生存在“就业知识贫乏症”。学校为落实好指导工作的全部内涵和拓宽就业指导的内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好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责是协调和指导毕业生就业的有关事项。如招聘会、面试、人才市场推介等。学院自2003年把招生就业指导处功能分开,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就业指导中心充分发挥了指导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就业市场调研决策的主体作用。1、收集整理企业用工信息,建立用工信息库,发布用工需求信息;2是组织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及面试活动;3、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专业方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特点和技能及考核情况;4、与核心能力建设指导中心合作,开设毕业生自荐、面试的模拟培训活动,提高学生一次性面试的成功率。
  二是开好就业指导课及心理咨询工作。我院从2004年9月起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向学生宣传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为毕业生培训面试应聘技巧,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顺利度过试用期。就业中心还建立了信息库,让毕业生能主动与各用人单位联系;让毕业生通过对面试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提高就业一次性通过率。学院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择业彷徨中的毕业生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建设性地提出毕业就业的参考建议;引导学生做好到车间、下基层、站柜台的心理准备,树立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态度;帮助性格内向孤僻的毕业生减压轻装上阵。做好就业信息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和岗位责任;学院利用校内外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为就业指导中心与企业、社会牵线搭桥,建造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核能指导中心还成立“天天服务模拟公司”,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进行体验。
  
  三、克服不足,激发内在动力,舒展个人潜能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尽管毕业生谋求职业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他们表现出的心态和言行中不难看出问题,这些必须引起学院的高度重视并及时矫正。
  帮助毕业生克服依赖心理。有不少学生在对待毕业就业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依赖“政府、学校、亲友”的“三依赖”心理。针对上述问题或现象,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造势,正面引导就业信息;家长和学校要鼓励支持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冲浪,勇当弄潮儿;学院可邀请以往靠个人奋斗谋取理想职业和奋斗成功的毕业学生到校现身说法,增强广大学生对就业的信心。
  
  四、打造文化特色,做好就业铺垫
  校园文化是学校固有的客观存在,伴随学校的教育而产生、形成与发展,校园文化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载体。学校通过校园环境、文化理念的建设来熏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综合素质与技能等。校园文化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广阔的平台,如我院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技能节、艺术节等,既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为学生提升自我、增值人生提供平台。
  
  五、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工学一体”的课程模式改革
  自2001年开始我院进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到近年来的开设各类专业“工学一体”的课程,模拟岗位工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学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同时,敢于创新,在原有的机电工程系、汽车产业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工程系的基础上,因应社会产业需求,组建文化创意产业系,把服装设计、室内装修、动漫设计、影视制作、广告美工等职业岗位独立出来,更好地培养技能人才,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标签:职业指导 技工 院校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