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一年级日记 > 正文

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改带来新理念,新理念催生新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在是一个被动的、封闭的、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开放、积极的发展过程。为此,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设计、施教、控制、应变四种能力,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吃透大纲与教材的“适度性”,双边活动其乐融融,高度的“启发性”,机智应变精湛教学的“艺术性”。为了更好的贯彻新课程标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重点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课堂教学中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求新、求变,实行开放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探求新的方法和知识,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探索多种解法,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经过探索易于找到多种解法,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继续探索打下基础。发散思维必须以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为基础。在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熟悉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发散思维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变通性和独特性。实践是思维的源泉,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思维得到的认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构造数学模型,提供数学想象,伴以实际操作,鼓励发散思维,就会把数学嵌入活的思维活动中,并不断地使学生在做数学,谈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构造模型,形成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解题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尝试进行问题解决式研究,可以改造一些常规性题目,打破模式化。使学生不是依靠简单模式来解决,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如此种种,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时,还要将思维的“扩散”与思维的“集中”循环使用,即“求同”与“求异”紧密结合,借此提高课堂效率
  
  二、必须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之外的人的心理因素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情感、意志、信念、性格等等。一个人的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在小学、初中及社会生活中初步形成,但在高中阶段可塑性增大,完全可以通过高中教育的补偿作用以改变和完善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干不肯干,学生的学习成绩正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的产物。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培养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教师的课上情感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挥起着制约或催化作用。积极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其作用较大时间较长。教师要想方设法架起这座水乳交融的师生情感桥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充沛的精力、生动的语言、深切的情感讲课时,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对学生无私的奉献都会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介绍数学史和著名数学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的潜能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能够
  得到有效的释放和开发,做到“乐教”与“乐学”的和谐共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不断的感染熏陶、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课堂效率,并将在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显现出异彩。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数学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课上例题,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
  贯彻新课程标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怀有高度的责任心,应该树立一种不懈追求与奋斗精神,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去创造教学上的奇迹―使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学效率最高的课!

标签:课堂教学 贯彻 新课程标准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