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音乐高考 > 正文

塑造人格的黄金时期_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格塑造分析研究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快速越步,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却远远落后,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诸方面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上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人格;缺陷人格
  
  一、社会转型时期诸方面对人格塑造的冲击和影响
  “社会转型”是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的汉译,表达了“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的思想。[1]学术界对此做过许多探讨,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六大转化”,即中国社会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化,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正在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正在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正在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正在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在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响度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2]
  (一)社会转型的冲击
  1.伦理道德“失范”。随着以经济体制转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转型,社会关系发生急剧变化,传统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原有伦理道德规范被打破,无视道德标准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以宗法为显著特征的传统伦理道德虽被打破但仍有较强影响,于是,在传统与西方之合力冲击之下,伦理道德遭到多方面的混乱与冲突,而与之相适应的与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的道德体系尚不健全,伦理道德失范成为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
  2.社会思潮碰撞激烈,价值取向多样化。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的文化渗透,其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经由各种渠道蜂拥而入,各种社会思潮碰撞激烈,特别是以新自由主义、新左派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二)社会转型的影响
  诚然,社会转型带来了选择多元化、交流渠道多元化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个体意识独立性的增强,但是其弊端仍不可忽视。
  1.人际关系复杂。中国人口众多,竞争空前激烈,市场经济中的收入第一位标准,其消极后果便是把他人看成对手而非朋友。人际关系疏远淡化,人性自私的部分在欲望膨胀的时候也更加膨胀,由自私衍生出来的其他手段和方式明显增多。风气堕落、物欲横行、信用底下、贪污腐败盛行。物欲,现在成了流行和公认的标准,错误标准的树立,人心也就跟着出错。
  2.教育存在问题。传统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教会顺从”的教育,要求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规范和理想。在社会急速转型的今天,“教会顺从”已经过时。其次,过分强调知识的接纳和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及概念、准则的解释与说明,忽视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再次,教育内容贫乏,方法单一,视野狭窄。
  3.价值取向偏颇。一定的民族是与一定背景、一定环境、一定文化、一定生活方式和民族风俗习惯等相联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内的改革与全球化的影响交织在一起,情况更加复杂。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必然会产生标准失范和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特殊时期,外来文化很容易乘虚而入反客为主。在转型中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追求、价值观、道德观等发生变化是必然的,强势文化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经由各种渠道,不断对世界其他民族发挥影响,这种异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破坏了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改变人们对本国政治、历史及文化价值的评判,以至削弱了其民族自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价值取向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倾向于更个人的、更现实的和多维度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个体需求、个人成就以及自我奋斗的重要性,更崇尚权利、自尊、平等和自由,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如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互相依存、社会和谐、携手共进等有所淡化。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绝对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的价值观,正在被具有现实主义 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中,不少人越来越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在这样背景的影响下,往往急功近利,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冲击下,往往感到迷惘和困惑,实用主义的气息浓厚,失之浮躁。[3]
  二、预防及对策
  (一)加强社会交往
  交往具有自我认识的功能。任何人都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因为自己看自己不免会产生片面。马克思在谈到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即商品B的物体成了商品A的价值的镜子时说:“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界上,既没有带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4]可见,社会交往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人们正是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在对他人的认识中来形成自我表象。对人的认识越全面,对自己的表象就越清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丁格提出过一种社会对比理论,认为当人们在缺乏客观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将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想知道自己是否智力过人、才能出众,那么只有通过社会交往和与人比较才能做到。离开了交往对象和可供比较的对象,就没有衡量自己的尺度或明鉴自己的镜子。因此,通过与更多更广泛的对象交往和比较,一个人就能逐渐形成较为恰当的自我表象,即能避免夜郎自大,又能避免妄自菲薄。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扬善祛恶,弃旧图新。
  其次,交往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人的自身的完善又必须以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为转移,必须在人的社会活动即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从社会整体看,人们的社会生活之所以有条不紊,是因为有一套协调人们相互关系及制约人们社会行为的方式和方法、规章和制度。社会学将这些方式和方法、规章和制度统称为社会规范。它通过习惯、时尚、民风、名俗、道德、法律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纪律等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这些东西,人初生时是不懂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社会交往过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系统灌输以及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一个人才能逐渐地学会,并使之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总之,“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也就是说,社会交往是任何个人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前提。
  (二)增强学校民族精神教育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为本民族成员所共同具备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它是用以维系、协调、凝聚民族成员间的精神纽带,是激励和推动本民族朝着共同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6]中华民族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经由以爱国为主题以“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为主要表现的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到“五四”以来形成的“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也正是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学子所急需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途径: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紧围绕民族精神教育,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变过去的顺从教育、本本教育为发挥学生主体式的、参与式的、创造式的“学会选择”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自身的感受和心理体验。
  2.社会转型期的民族精神培育,必须和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必须以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同时,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必须把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力措施。一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以此为契机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潮。二要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来培育其民族精神。
  3.社会转型期民族精神培育要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必须培养理性求实的科学精神、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风尚、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开阔前瞻的风险意识、遵规守法的纪律精神、敢闯敢冒的竞争意识、兼容并包的开放胸襟、生于忧患的危机意识,使当代人既饱受传统民族精神的熏陶,又迸射出富含时代进步因子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时代民族精神风貌,在契合现代化价值取向中完成社会转型期民族精神培育。
  
  参考文献
  [1]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M].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
  [2]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3]田克俭.民族精神与竞争力[M].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59页.
  [6]廖小宁.民族精神万古常新[N].光明日报,2003年9月10日.
  
  作者简介:王?(1984―),女,重庆人,硕士,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专职辅导员。

标签:分析研究 中国 塑造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