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友情作文 > 正文

情境创设_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美国“结构教育”的代表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现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与真理的迫切而强烈的欲望,给他们以强大的探究动力。
  
  一、 问题情境与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材料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当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时,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一时不能同化接纳新知,从而产生一种力求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心理状态。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激烈的认知困惑,悬而未决的疑难驱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1.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又特别喜欢实验,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生动性、直观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奥妙的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科学方法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利用实验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学会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证据,从而发现物理实验现象下蕴涵的科学道理。
  当学生看到在装满水的烧瓶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在烧瓶径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当在烧瓶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无不万分惊奇。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联系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社会生产、热门科技话题等方面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物理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学习杠杆知识时,可以问学生:“你听说过小小称砣压千斤这句话吗?”“为什么小小的一个砣能称千斤重的物体?”这种由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感到物理是有用的,物理就在身边,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兴趣盎然。
  “现在,冬天,很多人都穿纳米羽绒服,家里有纳米洗衣机,你知道纳米是什么吗?神州号登月,你知道它的燃料是什么?为什么用它作燃料?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撬起地球,你相信吗?”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学习并联电路时,在探究并联电路特点前,先让学生回忆串联电路特点,然后提出“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用电器,这两个用电器一定串联吗”不少学生是“一定串联”的答案。但当学生见到并联电路开关在干路上也可以控制两个用电器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的认定恐怕使学生终生难忘。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纸盒烧开水”“覆杯实验”“10毫升水和10毫升的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毫升”等等现象,当时都让学生惊讶无比,正是如此,学生很急于知道答案,思维高度的集中。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方便地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媒体集成在一起,优化了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特别是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学习《水循环》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五个画面:① 一个转动的被水覆盖了四分之三的地球―“水球”;② 如鱼得水的“和谐”画面;③ 触目惊心的“干旱”画面;④ 食物链;⑤ 被严重污染的河流。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场景和形象的模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刺激,让学生体会到水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和增强了节水爱水的环保意识。再如九年级下册中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若用演示实验展示,由于铁屑撒在光滑的玻璃上,无法竖起让学生观察,大多数学生难以观察到铁屑的整体分布状况,现在有了多媒体,利用实物投影将其投影到屏幕上,将实验过程放大展示,就能使全班学生很清晰的看见实验现象,对于用磁感线来表示各种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学生就很容易学会。
  5. 用新奇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讲故事形象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探究欲望。
  在学习“磁体”内容前,可介绍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的故事,这样讲述不仅使学生对磁体的某些性质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学习浮力时,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叫狄杜的将军准备把决定处死的俘虏扔到死海里淹死。那些俘虏被扔进死海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人总是浮在海面上,就是不沉入海里。这位将军很生气的说,把他们都绑上大石头,然后再往里扔,被绑上石头的俘虏心里想,这下我们肯定要死了。但是结果令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那些俘虏仍然浮在海面上,没有被淹死。狄杜认为是上帝不让俘虏死,所以就决定放了他们。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上帝的“旨意”――此时学生已欲罢不能,教师则因势利导,引入课题,探究浮力的有关知识。
  6.用风趣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 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1.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明确教学目的,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即问题的内容要针对课堂教学目标,问题的指向必须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切入点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也能紧扣主题,提高课堂的效率。
  2.问题要有主题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问题要适应学生实际
  教师提出问题前,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重在教师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的渴望,使学生思维处在积极的思考状态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标签:创设 焕发 情境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