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员工手册 > 正文

班级日常每周工作记录 [班主任工作中的主体教育思想]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多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他既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也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因而作为班主任,应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才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贯彻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其教育过程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完全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学生很少有什么自主性可言。比如,一些老师要求学生上课时老师不问不许说话,有些小学老师怕学生乱动规定上课时学生必须双手放在背后,还美其名曰:“小小手背背后”,其实整个教室里学生看上去简直就像木偶,机械呆板,缺乏灵性。这种教学模式“目中无人”,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或当作待加工的材料任意摆弄,以至于学习乏味被动,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一事实已被魏书生的教学实践、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实验、北京的中学主体教育实验等成功经验所证实。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面临新课改的大潮,很多老师都在积极行动,课堂上或有问有答、或积极讨论、或创设情境……这些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其中很多活动学生的参与还是比较肤浅和被动的:其一,教师所提的问题未必是真正具有启发意义的,学生的参与未必是建立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有些问答、讨论纯属烘托气氛;其二,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进行而不是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回答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实质参与,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学习活动的进程和方向。比如,我们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主动提出问题;把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作为教育教学的必要环节;鼓励学生独立归纳总结、自测自评、创新求异等。
   2. 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管理中唱主角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班级和学校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积极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管理,从而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管理自己,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相反,如果只是班主任一管到底,而学生没有发动起来,一旦班主任不在,那么,整个班级工作就会乱了套。我们在教学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学校的各种管理当中去。比如,学校开展的普通话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可以不再由教师组织,而交给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评判;班级实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制度。只要教师组织引导得法,在班级事务中,在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事情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管起来,这既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从一些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更好地提高教育效益上。
   3. 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在我国学校中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但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大部分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要弥补这一缺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按照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取得进步,就要尽可能地避免整齐划一的要求,给学生有所选择的余地。比如可以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那些完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看点有关的书籍、做做练习等。当然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从早操到晚休整天派定老师跟着学生,自习课排定了科目,什么时候该学什么,规定得死死的,完全丧失了学生自主安排的空间。更有胜者,有些学校干脆取消课外活动和周末休息,把学生调整身心、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时间完全剥夺。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只能使教师、学生恐惧学校,失去工作和学习的乐趣,就是取得了好的考试成绩,也只是暂时的、失败的。
   总之,主体教育思想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对自身生活、学习、发展方式的选择。

标签:班主任工作 主体 思想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