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招聘会 > 正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运用研究法上课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是贯穿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中的永恒主题。高中的学生大多处于16至19岁,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形成时期,而高中历史教材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思想阵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历史教学中,以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能够构筑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江泽民同志也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见,爱国主义对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历次编写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也就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学习“乡土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通渭县榜罗镇是党中央确定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作为红军长征落脚点的决策地。1935年9月,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自武山县进入通渭。9月27日晚,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小学召开了“榜罗镇会议”,会议为红军长征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9月29日,红军进驻通渭县城,毛泽东在文庙街小学首次朗诵了他在长征路上酝酿写成的《七律?长征》。1979年,县委县政府在榜罗会议遗址的基础上建成了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再现了当年榜罗会议的历史情景,馆中陈列着许多历史照片和红军用品,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基地。2009年5月,该基地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而今当地的高中学生,普遍成长在比较优裕的环境里,对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经历知之甚少,甚至对有些事情不相信。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对他们进行以乡土历史为基础的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教育非常必要。要让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二、传承“辉煌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要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学以致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如华佗、苏轼、郭守敬、宋应星),而且留下了为当今世界所称道的文学典籍、科技巨著,如《资治通鉴》《红楼梦》《梦溪笔谈》等,更有引发世界巨变的“四大发明”。他们不仅缔造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丰富的史料,激励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增进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三、铭记“屈辱历程”,培养奋进意识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人民特别是新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法、日等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镇压敢于抗争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但许多次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真正当家做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是相当必要的,让他们深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作为年轻一代,要继承发扬先辈们优秀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勿忘“分裂之痛”,激发团结精神
   历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五霸”“七雄”,有过“三国鼎立”,有过民族政权并立,但最终都实现了统一。可见,统一是大势所趋。中国台湾,17世纪荷兰殖民者曾占领过它,后郑成功将它收复。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台湾被割让,到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史实充分证明,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就能清醒认识到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教育学生将来一定要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系统的工程。每个历史教师都要合理利用历史教材及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历史课的作用和意义,以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根本目标。
   (通渭县马营中学)

标签: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教学中 高中历史